辽宁省阜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13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火药爆炸 C、汽油挥发 D、纸张燃烧2.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3 B、SO3 C、KClO3 D、CH3COOH3.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4. 氮化硅(Si3N4)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5. 下列有关碳酸氢钠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俗称苏打 B、碳酸氢钠属于碱 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2HCO36. 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C、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D、羊毛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禁止使用燃煤发电,减少酸雨的形成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8.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点燃系在细铁丝下端的火柴,立即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D、集气瓶底部的水不能用少量细沙代替9. 化学知识有助于树立符合题意认识,选择科学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有20多种,多数需要从食物中获取 B、人体内铅、汞含量过高,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最好不要吸烟 D、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钙药品10.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了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B
划玻璃的刀头上镶一小粒金刚石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C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D
人被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
肥皂水显碱性
A、A B、B C、C D、D11. 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葡萄糖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8 D、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12.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
A
二氧化锰
氯化钾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甲烷
一氧化碳
点燃混合气体
C
生石灰
石灰石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D
水
植物油
加入洗涤剂,振荡
A、A B、B C、C D、D二、填空题
-
13.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1)、分析图一得出:①②③表示物质是由构成的;④的名称是;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图二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3)、已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相同,则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周期。14. 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1)、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天然水通过①沉淀、②过滤、③蒸馏等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净水效果会更好,运用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3)、图一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二是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实验示意图。
①由图一获得,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②图二实验,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支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物质X为固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15.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1)、从微粒角度说明图中反应的实质是。(2)、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16.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中。(1)、生活中常见的医疗器材、厨房用具和餐具等,很多都是用不锈钢制造的。这是利用了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能力。(2)、不宜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如果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很容易破坏铝制品表面致密的(填化学式)薄膜。(3)、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 下图是进行有关化学实验的装置或操作。(1)、实验一:测定某河水样品的pH。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河水样品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较,读出该样品的pH>7。(2)、实验二:探究灭火原理。烧杯①中蜡烛熄灭,烧杯②中蜡烛不熄灭,说明其灭火原理是。(3)、实验三:探究活性炭性质。装置A中充满了红棕色的NO2气体,向A中加入活性炭并充分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然后再将a与b连接,打开T处弹簧夹,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三、综合题
-
18.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A,D是铁锈的主要成分,C为黑色粉末,B是一种常见气体。它们之间转化及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问题。(1)、E物质是。(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和D反应现象是 , A和D反应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符号是。19.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实验装置。(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用装置B,理由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常在试管口放。(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选用装置依次是(填字母)。(4)、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20.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1)、为了鉴别它们:先把两支试管分别贴上标签①、②,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未知液于①②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
①中无明显现象
②中产生白色沉淀
①中原溶液为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继续探究②试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
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三成立
四、计算题
-
21. 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取废硫酸4.9 t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得到硫酸亚铁1.52 t,计算废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