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有人说: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下列关于青春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青春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②青春像个大旋涡,充满矛盾与困惑,使我们跌入深渊

    ③青春是永恒的,莫因烦恼而感到悲观失望     ④青春是人生重要的过渡阶段,要促进生理和心理相协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 “羿蹚过九十九条大河”中的“蹚”字用法不当,“宣和通宝”不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货币,“司马光砸缸”故事中北宋时代还没有烧造出能装人的大缸……近年来,不少学生敢于质疑,边读边思考,纠正了不少错误。这说明学习过程中要(    )

    ①勇于质疑批判    ②善于合作交流    ③敢于否定一切    ④积极探索发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行已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D、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 4. 梁萧成绩不错,平时乐于助人,人缘很好。经常有男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也总会热情地为同学解答。但是,她的这种做法遭到了妈妈的极力反对,在妈妈看来,男女生应该规规矩矩,彼此不相往来,交往多了,必然会产生“男女感情”,影响学业。梁萧妈妈的想法是(   )
    A、正确的,因为男生女生的交往必然会导致早恋 B、错误的,因为男生女生产生爱情有利于促进学业 C、正确的,因为异性之间的友谊会让人敏感、遭到质疑 D、片面的,因为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 5. 时光是最无情的,再美的芳华在时光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某中学七年级(1)班准备召开关于珍惜青春的主题班会,下列最适合作为班会标题的是(    )
    A、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B、不忘初心,不负青春 C、芳华短暂,关注自我 D、标新立异,展现青春
  •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青年展开奋斗未来的壮阔画卷。或俯身扎根或乘势而起,或攻坚克难或因势利导,总之,时代潮流澎湃,好青年当勇搏击。下列古诗可以用来激励青年奋发有为的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7. 中学生若曦在观看了电影《你好,李焕英》后,沉浸在对妈妈的思念中,回想起妈妈对自己一点一滴的关爱,自己却经常顶撞妈妈,非常后悔,久久不能释怀。这表明青春期的情绪具有(    )
    A、冲动性 B、细腻性 C、闭锁性 D、表现性
  • 8. 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典礼2020年8月18日晚在成都举行。为了给来成都参加大运会的海内外宾客提供更好的志愿服务,3万名赛会志愿者、50万名城市志愿者将积极行动起来,相互协作,为大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下列选项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 )

    ①滴水不成海,独木不成林  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③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④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9. 泰戈尔曾在诗作中写道:“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世界对于每个人都是残忍的,它会给予你痛击、会给予你伤痛,可是,活着总归还是要向阳的生活。如何保持积极情感,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①体味美好情感,坚决远离网络

    ②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③多读书,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

    ④要做一个爱自己的人,拒绝参加任何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描写与朋友离别的诗句,但表达的情绪却迥然不同,这说明(     )
    A、情绪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事件引发的 B、相同的事件引发相同的情绪,不同的事件引发不同的情绪 C、每个人的经历、胸怀和境界不同,对同一事件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D、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情绪也经常发生变化
  • 11. 如果我们能做到用纯的心灵去看待,用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每时每刻存点善念,多一点敬意,多一分善意,社会大家庭必将更加美好。这段话启示我们(     )

    ①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周围环境    ②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③周围世界会因我们的积极情感更美好    ④情感与情绪既紧密相关,又有区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2. 七年级(1)班开学初纪律松弛,部分学生值日不负责,作业拖拉,个别同学偶尔旷课。班主任立即整改,制定班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表扬先进,严肃批评违反者,很快就扭转了之前混乱的局面,班级获得了卫生流动红旗。这告诉我们(     )
    A、不负责、不学习是青少年的天性 B、建设美好集体离不开共同的规则 C、美好的集体能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 D、集体生活为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
  • 13. 家住息县某小区的林女士有着和很多居民一样的烦恼。林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晚上7点到10点,一群中老年人便在小区内跳起广场舞,喇叭声非常响亮。林女士的小孩近日要高考,为了让孩子能够专心学习,前段时间她将此问题向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反映,可是物业每次协调不到两天,广场舞的喇叭又会恢复原来的音量和时长。后来她求助于相关执法部门才得以解决。这说明(    )

    ①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②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还需要法律来调整 

    ③法律调节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服务 

    ④法律离我们很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第五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 )
    A、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唯一准则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15.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这体现了法律的(    )
    A、评判作用、制约作用 B、规范作用、保护作用 C、保护作用、教育作用 D、规范作用、教育作用
  • 16. 尊崇法律、依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他人出行,该小区张某将其车划伤 

    ②李强经营一家小商店一直主动纳税

    ③读七年级的李可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就打算辍学去打工

    ④林某坚持赡养和扶助父母,认为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 17. 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我们(    )

    ①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辨析题

  • 18. 有的同学说:学了法律以后,我才知道我们很多权利都受到了国家的特殊保护,比如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财产继承权和知识产权等,国家还制订了两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利,所以,有了国家的这些特殊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就一定能够快乐健康安全地成长。

    请你辨析这些同学的观点。

三、简答题

  • 19. 赵军与张鹏约好周未一起到书店去看书,可是张鹏临时有事没有去成,忘记告诉赵军,赵军生气极了。第二天上学后,赵军在教室里反张鹏骂了一通,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还说再也不要做朋友了。事后想想,赵军觉得自己太冲动了,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丢掉一个好朋友,太不值得了。为此,赵军一直闷闷不乐。
    (1)、以上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如果你是赵军的朋友,该怎样帮助他?
  • 20.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创建美好集体是七年级(3)班每位同学的美好愿望,但是,在班级中却出现以下现象:以李飞为代表的国学兴趣小组经常交流国学心得;以王珂为代表的“三人帮”经常逃课,以顶撞老师为乐趣;以张芳为代表的英语口语不错的几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英语口语比赛”获得一等奖,但这几名同学总是自以为是,同学们对他们很不满意。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2)、对于上述现象,请谈谈你的认识。如果你是赵军的朋友,该怎样帮助他?

四、情境探究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生不同时期的相关法律。 

    时期

    少年

    青年

    老年

    相关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劳动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材料二 205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该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其中“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理念贯穿整部法典始终,涉及监护、收养、遗嘱继承等各个方面。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谈谈法律有什么作用?
    (3)、伴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青少年,怎样做到与法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