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每年6月6日为全国的“爱眼日”、爱眼日设立的宗旨是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 2. 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
  • 3. 如图所示,滑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和滑板车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车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滑板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滑行时以滑板车为参照物,景物是向后运动的
  • 4. 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 C、物体间相互挤压,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 5. 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③
  • 6. 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 机翼获得升力 B、 站台上设安全线 C、 吹气时两纸相吸 D、 活塞式抽水机
  • 7. 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深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C、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 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小
  • 8. 关于电功和电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做功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 C、功率大的物体比功率小的物体做功多 D、功率大的物体比功率小的物体做功快
  • 9.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t1t2时间段,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 10. 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力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不计机械和绳重、不计摩擦)(   )
    A、 B、 C、 D、

二、填空题

  • 11. 春天校园里鲜花盛开,小明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一些,应使镜头(选填“靠近”或“远离”)鲜花。若小明想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取景范围可以将焦距调(选填“大”或“小”)一些。
  • 12.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8N的瓶子保持静止,手对瓶子的压力为10N,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为(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当手对瓶子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增大”“不变”“减少”)。

  • 13. 杜甫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能把屋顶茅草卷走,是因为茅屋顶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屋顶上表面受到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塑料吸盘吸在玻璃上是利用了。三峡水利工程的船闸是利用原理工作的。
  • 14. 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填“增大”或“减小”)压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下潜到海底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压强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潜入海面下6k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Pa(ρ海水=1.03×103kg/m3 , g取10N/kg)。
  • 15. 如图所示是小刚做俯卧撑时的情景,小刚的质量为50kg,他的重心可视为点A , 脚到重心的水平距离为0.9m,手到重心的水平距离为0.6m。小刚受到的重力是N,方向是 , 地面对小刚双手的支持力是N(g取10N/kg)。

  • 16. 小明用水平方向上20N的力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箱子未被推动,则摩擦力2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水平推力为25N时,箱子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当水平推力变为3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 17. 一个正方体铁块,在水下某深度时,上表面受到15N压力,下表面受到20N压力,则铁块受到浮力是N;当铁块下沉到某位置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至20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N,此时铁块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N。

三、作图题

  • 18. 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力F1是使杠杆平衡所用最小的力,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示意图及F2的力臂。

  • 19. 如图,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G , 请画出:

    (1)、重物重力的示意图;
    (2)、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四、实验题

  • 20. 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冰雪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

    (1)、小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2)、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装有沙子的纸盒A、长方体物块B,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纸盒A。
    (3)、小刚通过比较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丙图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N。
    (4)、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还和受力面积有关,所以他进行的操作是,将A从中间切断,并拿走一半,测出剩余一半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受力面积有关。老师说操作是错误的,原因是
    (5)、该实验很难保证匀速,于是改进如图丁,要测量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下方木板是否匀速。(选填“必须”或“不必须”)

  • 21. 在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先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C: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利用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盐水和细线,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通过实验a和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
    (2)、通过分析比较所有实验,可以验证猜想(选填“A”、“B”或“C”)是错误的,而其他猜想是正确的。
    (3)、要验证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有关,应选用的图是
    (4)、要验证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应选用的图是
    (5)、该物体体积为m3 , 盐水密度为kg/m3
    (6)、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最后突然变为0,示数为0时物块处于______。(选填字母)
    A、漂浮状态 B、悬浮状态 C、沉底状态
    (7)、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22.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的

    重力 G/N

    提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

    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

    2

    0.05

    1.0

    0.15

    66.7%

    2

    4

    0.05

    1.7

    0.15

    78.4%

    3

    6

    0.05

    0.15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 ,编号②处数据应为
    (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 有关;
    (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 23.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50×10-2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cm,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g= 10N/kg)求:

    (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和物块的质量;
    (3)、细线剪断后,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 24. 在建筑工地上,“吊车”是常见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为吊车上的滑轮组的示意图。在起重过程中,钢丝绳用6×103N的拉力F,将重为1.2×104N的物体在l0s内匀速提升6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和总功。
    (2)、滑轮组拉力F的功率。
    (3)、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1.8×104N的重物,则其机械效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