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人类起源于(   )
    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黑猩猩 D、大猩猩
  • 2. 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
    A、阴茎 B、阴囊 C、睾丸 D、附睾
  • 3. 下列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①身高突增  ②性器官开始形成  ③男女孩分别出现遗精或月经  ④身体迅速发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 5. 长期不吃水果和蔬菜,导致牙龈出血,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 6. 下图标注的眼球结构中,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   )

    A、 B、 C、 D、
  • 7. 下列过程属于消化作用的是(   )
    A、葡萄糖通过小肠绒毛进入毛细血管 B、胰腺分泌的胰液经导管进入十二指肠 C、脂肪在小肠内转变成脂肪酸和甘油 D、有机物在细胞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 8. 下列小肠的特点中,与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长约5~6米 B、有环形皱襞 C、有小肠绒毛 D、有多种消化酶
  • 9. A型血的病人急需大量输血,应该选择的供血血型是(   )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 10. 位于人体胸腔内的器官是(   )
    A、心脏和胃 B、心脏和肺 C、肝脏和胃 D、肝脏和肺
  • 11. PM2.5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粉尘颗粒。这些颗粒由呼吸道进入肺的途径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 C、鼻→咽→喉→支气管一气管 D、鼻→喉→咽→支气管→气管
  • 12.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本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水浴加热的最佳温度是37℃ C、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变蓝色 D、实验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 13.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脑神经 B、脊神经 C、神经元 D、神经纤维
  • 14.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出现(  )

    A、甲亢 B、侏儒症 C、巨人症 D、呆小症
  • 15. 下列结构中一定不存在瓣膜的是(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 16. 血液成分中能够运输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 17. 人类的语言中枢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 18. 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产生于(   )
    A、肺泡 B、气管 C、血液 D、组织细胞
  • 19. 表中各项概念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B

    血液

    血浆

    血红蛋白

    红细胞

    C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D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甲状腺

    A、A B、B C、C D、D
  • 20. 果果同学为家长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从合理营养角度分析,需补充的食物是(   )
    A、炒青菜 B、鱼汤面 C、烤牛肉 D、煎鸡蛋
  • 21. 在“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要设置重复组,并取各重复组的(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D、任意值
  • 22. 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   )
    A、输尿管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肾单位
  • 23. 下列血管中的血液属于动脉血的是(   )
    A、肾静脉 B、肺静脉 C、上腔静脉 D、下腔静脉
  • 24. 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正确的做法是(   )
    A、随便采食野生的蘑菇 B、常吃发芽的马铃薯 C、多吃含防腐剂的食品 D、不吃已过期的食品
  • 25. 饭后1小时,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测得血液内4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器官最可能是(   )

    A、 B、肝脏 C、肾脏 D、小肠

二、判断题

  • 26. 下图分别是显微镜下观察到人的血细胞、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动脉和静脉横切结构图。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新冠肺炎患者体内数量会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图1中的③。
    (2)、若以血液为材料研究人体DNA应选择的血细胞是图1中的②。
    (3)、图2血管B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它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4)、图2中的A血管与图3中的D血管都属于动脉。

三、综合题

  • 27. 下图分别是女性生殖系统和新生命孕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①是 , 它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2)、图2中,A→B表示过程,该过程在图1中[③]完成;B→D表示细胞的过程。
    (3)、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和胎盘经母体排出。
  • 28. 健康人的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下图1~3是人体心脏工作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据图回答:

    (1)、图1表示心房收缩,血液穿过瓣膜进入的过程;b是
    (2)、血液从d进入主动脉,经过身体毛细血管网,最后由上下腔静脉流回a的过程,称为循环。
    (3)、如图表示一个心动周期(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的图解。由图可知,此人的心率是次/分钟。当处于0.3秒时,心脏的工作状态为上图所示。

    (4)、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地有氧耐力运动,使心室壁厚度增加,心肌的能力增强,有助于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
  • 29. 篮球绕杆往返20米运球是我市体育中考项目之一。果果同学听到哨声后迅速运球,而且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该活动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图中X表示的结构是
    (2)、果果同学听到哨声时,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刺激肌肉收缩,从而产生了运球动作,这属于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3)、哨声刺激会促使肾上腺分泌的增加,使人心跳加快、面红耳赤。
    (4)、由图可知,绕杆往返运球是受调节和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 30. 图1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2是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过程。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或字母)

    (1)、图1中,蛋白质开始被消化部位是[],对应图2中消化道的[]部位。
    (2)、图2中曲线表示淀粉消化过程,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
    (3)、图2中,D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 , 判断的依据是:
  • 31.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图1-3分别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结构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①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湿润、清洁和
    (2)、据图2和图3,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 , 它们的壁都是由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这有利于
    (3)、图3中B代表的气体是
    (4)、新冠肺炎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导致呼吸肌(选填“收缩”或“舒张”)时,肺部扩张不足,进而使吸入的气体量减少。
  • 32. 下图是人体由不同途径排出代谢废物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生理过程;表格为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请分析回答:

    主要成分

    肾小囊中(g/100mL)

    尿液中(g/100mL)

    98

    96

    0.1

    0

    0.03

    1.8

    0.72

    1.1

    (1)、过程A排出的代谢废物主要是;部分尿素和无机盐也可以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由B过程排出。
    (2)、在形成尿液过程中,过程C和D分别是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
    (3)、根据表格分析,甲、乙、丙、丁四种成分中,表示葡萄糖的是
    (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人体的有暂时贮尿的作用。

四、资料分析题

  • 33.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生活垃圾按照不同属性和处置方式,主要分为如图四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

    资料二 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动物误食可能导致死亡。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

    资料三 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几乎都能被微生物降解。通过生物转化,可以将城市垃圾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组分转化为腐殖质肥料、沼气或其他产品。

    (1)、废塑料属于垃圾。
    (2)、香蕉皮这类易腐、富含有机物的垃圾被回收后,将进入专门的处理厂被分解。
    (3)、与传统的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相比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是

五、实验探究题

  • 34. 人体的肝脏在消化、解毒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研究酒精对肝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40只健康状况一致的同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编号A和B。

    ②A组小鼠每天灌胃2次53度白酒,第1-3周按8mL/kg灌胃,第4-7周按10mL/kg灌胃,第8-16周按12mL/kg灌胃。B组小鼠每天灌胃2次等量的清水。其它饲养条件相同。

    ③在第4、8、12、16周随机取样,检测小鼠血清中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可以分泌 , 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2)、实验中B组起作用。A、B两组小鼠除了健康状况一致外,每天灌胃的液体量和次数也要相同,目的是
    (3)、ALT和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肝细胞结构中的受到损伤后,其通透性加大,导致二者释放进入血液,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变化,作为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的指标。
    (4)、实验结果表明:酒精灌胃后,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和酒精摄入量的增加,小鼠血清中;其中的含量增加更明显。
    (5)、根据实验结果,请你提出一条保护人体肝脏健康的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