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市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8-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森林古猿 B、黑猩猩 C、长臂猿 D、大猩猩
  • 2. 人体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A、阴道 B、卵巢 C、子宫 D、输卵管
  • 3. 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儿期 B、童年期 C、青春期 D、成年期
  • 4.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 5. 下面所列物质与对应缺乏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B、维生素C—贫血症 C、生长激素—侏儒症 D、维生素D—佝偻病
  • 6. 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好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5分钟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胰液和肠液
  • 7. 小明和小红一起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不科学的是(   )
    A、可以通过测量花生种子燃烧时水温的变化来计算其中的能量 B、两人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计算得出一粒花生种子中的能量 C、花生种子必须燃烧完全 D、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不需要作出假设
  • 8. 食品安全事关人的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B、青菜买回时要清洗干净 C、购买袋装食品要看保质期 D、购买经过检疫的猪肉
  • 9. 我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明显增多,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 B、青少年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C、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饮食无需定时定量 D、青少年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水果、蔬菜,以满足对维生素的需求
  • 10. 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呼吸道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B、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C、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D、呼吸道能消除空气中所有有毒的气体
  • 11. 2013年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气管、肺泡、支气管 B、气管、支气管、肺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肺泡、支气管、气管
  • 12. 我们跑操时,呼吸加深加快。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明显减少的是( )
    A、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 13. 如图为模拟呼吸运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B、甲图模拟呼气,膈肌收缩 C、乙图模拟吸气,膈肌舒张 D、该模型能模拟胸廓前后径变化
  • 14. 肺泡有利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①肺泡数目多;②毛细血管壁厚;③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④肺泡壁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5. 血液的组成成分包括(   )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血浆、红细胞 C、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D、血浆、血细胞
  • 16. 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的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不是血管,是神经 B、病人到医院输血时,针头是插入的血管是静脉 C、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 D、管腔最小、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的是毛细血管
  • 17. 献血能够挽救很多人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输家人的血 B、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300mL不会影响健康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 18. 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   )
    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B、血液→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尿液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 19. 排尿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      )

    ①提供营养物质

    ②提供能量

    ③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④排出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

    ⑤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 20.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感光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虹膜、视网膜、玻璃体 B、晶状体、视网膜、视觉中枢 C、晶状体、瞳孔、视觉中枢 D、玻璃体、角膜、视网膜
  • 21. 饮酒过量,走路摇晃不定,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伤害(   )
    A、大脑 B、脑干 C、脑神经 D、小脑
  • 22. 我们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一些行人看见此告示牌后就会改变行走路线,而一些小动物却熟视无睹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 23.

    李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 B、3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 C、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 D、该反射弧完成的是条件反射
  • 24. 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垂体 B、甲状腺 C、肾上腺 D、唾液腺
  • 25. 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有关树的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C、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二、综合题

  • 26. 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消化系统包括两部分。
    (2)、在图一中消化道中呈囊状、最膨大的部分是[] , 它能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3)、图一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4)、图一中[]所分泌的消化液 , 虽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5)、小明因患肝炎早餐非常简单,只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一杯牛奶,食物中最早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是 ,也是图二中曲线所表示的物质,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
  • 27. 请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血液的流动,应选择活的并且尾鳍色素(填“较多”或“较少”)的小鱼。
    (2)、图一中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 , 漏出口和尾部,并不时地往棉絮上滴加清水。
    (3)、图二中①是血管,③是血管;②是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该血管的这一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
  • 28. 食物进入人体后,经人体的消化、吸收、利用并形成残渣和废物被排出体外,下图示相关的一部分生理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应适量多吃肉蛋奶等食物,以补充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 , 它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场所是 , 消化后的产物氨基酸经过过程a吸收进入A系统。
    (2)、A系统为全身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其动力器官是。在A系统内,血液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主要原因是心脏中有及静脉血管中有
    (3)、通过呼吸,氧气进入血液,经过e、f过程,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血变成血,并被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呼吸作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释放能量。
    (4)、图中属于排泄的途径是(填字母)。
  • 29. 肾功能损伤或是衰竭的患者,因无法排出代谢废物而危及生命。医生常通过血液透析机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入特殊膜材料制成的管道系统,使血液与管外的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然后再将除去代谢废物的血液输送回患者体内。图1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2为血液透析示意图,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半透膜的管道系统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半透膜管道系统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

    (1)、当血液在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之后液体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都能再次回到血液。
    (2)、图2中,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血浆和尿液)相似,半透膜模拟的是层细胞构成的肾小囊内壁和毛细血管壁,半透膜的管道系统的作用相当于尿液形成中肾小球的作用。与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比较,血液透析的工作过程中没有肾小管的过程。
  • 30. 新冠肺炎阻挡了上学的脚步,空中课堂架起了学习的桥梁。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在“空中”与老师相见,老师们变身“主播”,让疫情变成人生大课。

     

    (1)、观看安徽省线上教育教学课时,屏幕上的信息反射来的光线,在图1[]上形成物像;同学们感受老师声音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图2[]
    (2)、空中课堂上,老师会随机点名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当听到老师叫到自己名字时,学生立刻打开麦克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属于反射。
    (3)、当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避免损伤图2中的[]
    (4)、利用手机进行网上学习,如果长时间距离屏幕太近,会导致图1[]曲度变大,形成近视。生活中,你是如何预防近视的?请写出预防近视的几条措施(至少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