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燕山区2021年八年级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3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图是某同学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番茄果肉和口腔上皮细胞时看到的物像,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2是番茄果肉细胞,图3是口腔上皮细胞 B、三幅图中颜色较深的球状结构为细胞核,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起着控制作用 C、这三幅图中细胞最外边的结构是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作用 D、图1和图3的细胞中没有细胞质,图2细胞中有细胞质
  • 2. 下列结构不属于器官的是(  )
    A、皮肤 B、 C、 D、小肠腺上皮
  • 3. 海棠花的主要结构是
    A、花冠 B、花萼 C、雌蕊 D、雄蕊和雌蕊
  • 4. 水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 5. 用苹果树枝条进行右图所示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和丁组对照,可以探究叶是否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将该实验放在黑暗处,效果更明显 C、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乙和丙 D、量筒内液面下降的高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丁>丙>乙>甲
  • 6. 为应对气候变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植树造林 B、节能减排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D、使用一次性餐具
  • 7. 如图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实验的装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氢氧化钠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在实验前需要进行暗处理 C、一段时间后将叶片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b叶 D、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导管向下运输到根
  • 8. 下列关于人体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B、维生素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 C、无机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蛋白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 9. 肺的功能单位是(   )
    A、呼吸性支气管 B、细支气管 C、肺泡管 D、肺泡
  • 10. 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
    A、汗液通过皮肤排出 B、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C、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 D、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 11. 狗的泌尿系统与人相似,其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肾单位 D、肾小球
  • 12. 构成丹顶鹤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 B、神经元 C、神经末梢 D、反射弧
  • 13. 如图为屈肘时的动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肱二头肌,呈舒张状态 B、②为肱二头肌,呈收缩状态 C、②附着在一块骨上 D、①与②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屈肘
  • 14. 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为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B、②为输卵管,是完成受精的场所 C、③为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D、受精卵在进入①后才开始进行分裂
  • 15. 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水螅、酵母菌和绿色开花植物都可以进行出芽生殖 C、用嫁接或扦插的方法繁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D、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比,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 16. 如图是人的性别决定遗传图解,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后代B的性别为男孩 B、后代A产生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 C、后代B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Y D、后代的性别由母亲决定
  • 17. 如图为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B、DNA是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 C、图中所示的两个基因中碱基的排列方式相同 D、DNA分子呈单螺旋状
  • 18.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异一定会产生新的物种 B、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D、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 19. 有蚯蚓的土壤疏松、肥沃,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之间会相互影响 D、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 20. 对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与沙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同 D、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各种生物成分之间才能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 21. 下列有关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B、红薯和地瓜属于同物异名 C、林奈“双名法”由科名和种加词构成 D、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的种类越多
  • 22. 某同学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进行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观察菌落上菌丝的有无,区别细菌和霉菌 B、细菌和霉菌都是单细胞的 C、细菌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取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而霉菌则为自养 D、若从菌落中挑取一点细菌和霉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它们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 23. 有关如图所示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三种生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B、这三种生物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这三种生物都靠种子进行繁殖 D、水绵生活在水中,葫芦藓生活在阴湿的环境,肾蕨生活在干燥、光照充足的陆地上
  • 24. 下图是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表示的是远古时代的猿类 B、从①到③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促进了脑的发育 C、在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过程中,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D、⑦与①相比,大脑结构中特有的结构为语言中枢

二、综合题

  • 25. 某同学想研究血细胞,将鸡血进行适当的处理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将鸡血做成血涂片,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若要将图中所示的血小板移到视野的正中央,需要向移动装片。

    (2)、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最多的是 , 其与人类等哺乳动物相比,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细胞内没有
    (3)、当鸡得了禽流感,数量会明显增加的血细胞是
    (4)、该同学将红细胞放到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将红细胞放到5%食盐溶液中时,细胞 , 说明细胞质中液体浓度食盐溶液浓度;将红细胞放到清水中时,细胞破裂,破裂的结构是

  • 26. 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物质和能量,请结合下图分析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1)、蛋白质进入消化系统后最先被消化的场所是[] , 进入⑧后在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
    (2)、氨基酸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小肠适于吸收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有______(多选)
    A、小肠很长,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
    (3)、氨基酸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③流入A右心房。请用序号、文字、字母和箭头的形式表示出氨基酸从A处到达⑰处的血液循环路线:A右心房→→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⑰组织细胞。
    (4)、⑤处血液成分与②处相比,含量增加的物质为
    (5)、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后,构建自身的组成物质;在能量缺乏时也可在氧气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请用序号、文字和箭头的方式写出尿素等代谢废物从血液到形成尿液的过程:肾动脉→⑨入球小动脉→→集合管→肾盂。
  • 27. 松果体是位于脑干和小脑上方的红褐色豆状小体,是人体“生物钟”的调控中心,昼夜周期中光照与黑暗的周期性交替,会引发松果体褪黑素的分泌量相应地出现昼夜周期性变化(见图1和图2)。请回答:

    (1)、光照变化引起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量的变化,这一活动属于反射,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 , 其中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 , 效应器是
    (2)、褪黑素在血浆中的浓度白昼减少,夜晚增加,松果体通过褪黑素的这种昼夜分泌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放“时间信号”,这个调节过程属于调节。
    (3)、可见,人体对生物钟的调控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4)、若夜晚玩手机,会影响睡眠,原因是手机光线会褪黑素的分泌。
  • 28. 预防新冠肺炎流行最有效的方式是注射疫苗,截至4月10日,全国累计接种疫苗16447.1万剂次。我国生产的疫苗主要有两种: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燕山医院为燕山人民免费注射的就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

    (1)、根据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种类,新冠肺炎属于性传染病,该病原体的结构由构成。
    (2)、将提取的新冠病毒进行细胞培养的原因是
    (3)、当将疫苗注射人体后,疫苗起到作用,它可刺激体内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免疫属于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接种疫苗属于
  • 29.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黄淮海流域棉区棉铃虫大爆发。短时间内,多个产棉区被棉铃虫危害到几近绝收。农药防治几乎不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发生与为害。棉铃虫(图1为棉铃虫的生活史)为害棉花时,主要以幼虫蛀食棉花,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与此同时,美国孟山都公司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克隆到Bt杀虫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其转化到棉花中,培育出了转Bt基因抗虫棉(图2),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

    1992年底,我国科学家为了打破美国的限制,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t转基因抗虫棉。1997年起,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棉。1998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产棉大国。棉花的重要产物是棉纤维,棉纤维是由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而成,棉纤维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表层含蜡类物质和少量糖类物质,内壁面含有蛋白质、糖类等。但我国原棉平均长度3厘米,美国原棉3.3厘米,这0.3厘米的差距就导致了我们需要进口1/4的进口原棉。实验发现,把美国的优良品种引种到中国,棉花纤维又迅速变短。我国科学家通过长达13年的实验,成功让中国的棉花纤维增长了0.3厘米。让我国的高端棉纺织产业开始摆脱对进口棉花的依赖,也使中国的棉花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新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夏季温差大,阳光充足,棉花生长时间长。因此,新疆长绒棉,具有世界顶级品质。请回答:

    (1)、棉铃虫的发育类型属于变态,主要在幼虫阶段蛀食棉花。
    (2)、从苏云金芽胞杆菌的DNA上获得Bt毒蛋白基因,可以产生一种杀虫蛋白质,通过技术,获得具有Bt毒蛋白基因的棉株细胞,在棉株细胞内产生杀虫蛋白,这说明杀虫蛋白的产生是由控制的。
    (3)、利用棉株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大量抗虫棉的过程属于生殖。
    (4)、决定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棉纤维的长度,棉纤维是由发育而来。影响棉纤维长度的因素有

三、资料分析题

  • 30. 研究者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开展如下研究。
    (1)、挑选400粒饱满、大小相近的大豆种子,将4个罐头瓶放倒,在每个罐头瓶下部放两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方放100粒大豆种子,分四组进行如下处理:

    ①过一段时间后,种子能够萌发的是瓶。

    ②对比瓶,可以研究充足的空气是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2)、定期测量萌发种子的重量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阶段2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内贮藏的有机物通过释放出来的。阶段4重量显著增加,是因为发育成茎和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3)、再选取大豆幼苗进行无土栽培,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随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二氧化碳消耗的量可以反应出大豆幼苗的强弱;在20℃时最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请解释原因。

  • 31.   2020年,一场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蝗虫种类众多,广泛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所形成的食物网。请回答:

    (1)、在该生态系统中牧草属于者;图中没有体现出来的生物成分为者。
    (2)、黄鼠与蝗虫的关系为
    (3)、根据食物网,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4)、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蒿和星毛委陵菜的数量增加是草场退化的标志。下表是为防治蝗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牧草产生的影响。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用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牧草,原因是

    植物

    不同防治方式下植物类群所占百分比

    用虫胆畏油剂进行的化学防治

    用绿僵菌进行生物防治

    无防治措施

    禾本科植物

    45.3

    60.6

    52.3

    冷蒿

    32.6

    0.67

    1.32

    星毛委陵菜

    4.36

    0.37

    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