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确立于( )A、隋炀帝时 B、隋文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太宗时2. 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3. 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A、满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回族4.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 我们要想了解唐朝时中亚、印度半岛及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以及社会习俗,应该查阅的历史书籍是( )A、《天工开物》 B、《资治通鉴》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6. 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 )
①唐玄宗重用奸臣,朝政腐败 ②北方突厥族的侵扰
③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 ④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里的“他”是( )A、赵匡胤 B、赵构 C、李世民 D、寇准8.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9.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南宋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10. 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沿用至今。这制度是(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11. 下侧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某项科技成就。他描述的是( )A、造纸术的改进 B、“麻沸散”的制成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2. 明代一位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四书”“五经”13. 明朝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所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军机处,强化君权 B、设立东厂,监察臣民言行 C、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D、废除丞相,权分六部14. 张学良晚年曾作诗:“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伟绩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该诗赞扬的是( )A、文天祥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15.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6.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关于西藏地区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 B、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C、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D、清政府设伊犁将军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17. 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金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18. 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岳飞抗金 D、郑和下西洋19.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武轻文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重文轻武20. 它诞生于明代,图文并茂,全面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的作者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宋应星 D、李时珍二、非选择题。
-
21.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材料中的话是谁说的?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2)、材料一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3)、材料二“以人为镜”中的“人”指谁?(4)、材料三说明这位皇帝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问题?22.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鳊》
材料二:“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宋史·高宗本纪》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影响?(3)、材料一、二反映的史实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两则材料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4)、谈谈你对材料一、二事件的看法。23.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条件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从科技这一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4.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 60
62.9%
6624296
37.1 %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2)、材料二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5. 请结合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图1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2 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