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综合能力提升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2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相同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同 B、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100g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可析岀10g甲物质 D、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 2.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水面低于溢水口;将一块质量为m、体积为V的物块甲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用空的小烧杯接住;物块甲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mg B、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ρgV C、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mg 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小于ρgV
  • 3. 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将木块沿虚线部分切开,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沿ab切开,左右两部分都将上浮一点 B、沿cd切开,拿走下部分,剩下的木块上浮一点 C、沿ab切开,左右两部分还是漂浮 D、沿cd切开,上半部分漂浮,下半部分悬浮在水中
  • 4. 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  )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B、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大于3g 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5.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美系图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B、圆柱体的高度是9cm C、四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4N D、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
  • 6. 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20℃的100克物质A的饱和溶液样品若干份,下列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有( )

    ①取样品升高温度至60℃将变为不饱和溶液

    ②取样品降温度至10℃仍是饱和溶液

    ③取样品升温至60℃,加入80克物质A,固体恰好全部溶解

    ④加入20克水降温度至0℃仍是饱和溶液

    ⑤蒸发掉20克水,再恢复到20℃仍是饱和溶液

    ⑥配置图中C状态下的此溶液100g,需要的水比100g样品中含有的水要少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 7. 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其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t0<t1<t2)时的溶解度如下图所示: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M是硝酸钾 B、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C、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 8.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C、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4:5
  • 9. 甲、乙体积相同,乙、丙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其中丙为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所受的浮力大于甲所受的重力 B、乙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丙物体的密度最小 D、若三个物体均由同种材料制成,则丙一定为实心
  • 10.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高度为1cm、质量为m的圆柱体,它在水中受到最大浮力为 mg2 ,圆柱体下表面刚刚与水面接触到全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及圆柱体所受的浮力F分别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11.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136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136N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7.8×103kg/m3 D、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 12. 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相比较,正确的是(   )
    A、h=h=h B、h=h>h   C、h>h=h D、h>h>h
  • 13. 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ρ=7.9克/厘米3 , ρ=1.0克/厘米3)( )

    A、312克 B、237克 C、318克 D、326克
  • 14. 如图所示,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 水线在A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 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 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 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 15. 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 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 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 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 16. 把一个质量为 80g,体积为 120cm3 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溢出水的质量为 8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 8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溢出水的质量为 12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溢出水的质量为 12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 17.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C、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18.  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20℃时,KCl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40℃时,5g KCl加10g水可得到33.3%的溶液 D、50℃时,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
  • 19.

     如图是甲、乙、丙3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6 D、t1℃时,将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乙>甲=丙
  • 20. 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在此温度下,向5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40.0% B、30.0% C、28.6% D、23.1%

二、填空题

  • 21. 体积是100cm3 , 质量是90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g。(ρ=0.8×103kg/m3
  • 2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把50g甲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稍微加热丙的饱和溶液即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4)、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步骤是:加水溶解、加热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5)、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质量,甲>乙 B、析出晶体质量:甲 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溶液质量:甲>乙
  • 23. 为研究A物质溶液的性质,可进行以下步骤的实验:

    ①称量容器为ag,②将一定量A的溶液倒入容器,称量为bg,③将容器放入恒温箱内,在温度为t℃时进行恒温蒸发,④当观察到溶液刚开始微量结晶时,迅速取出容器,冷却后称量为cg,⑤继续加热蒸发并用余热蒸干,称量为dg。

    试求:

    (1)、容器内溶质A的质量为 g ,
    (2)、原溶液中溶质A的质量分数
    (3)、溶液刚开始微量结晶时,剩余溶液的质量约为g,
    (4)、温度为t℃时,溶质A的溶解度约为
  • 24. 如图甲所示,弹簧秤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一个由阀门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缓慢放水,此过程中合金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经过 的放水时间合金块刚好完全离开水面,合金块的重力为N,此过程中合金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N。

  • 25. 如表是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2)、60 ℃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克。

    (3)、50 ℃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 ℃,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 26. 要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分别得到纯净物,供选择的操作有:A:蒸发结晶B:降温结晶C:趁热过滤D:加水溶解E:加热浓缩;供选择的仪器有:①蒸发皿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试管⑥漏斗⑦酒精灯⑧玻璃棒⑨滴管⑩烧瓶.试回答: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下同); 2)需选用的仪器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7.          海水可以“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兴趣小组同学按甲图中的步骤将粗盐进行提纯。

    图甲              图乙

    (1)、    甲图中的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乙图中的 (填序号)。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2)、    若要利用提纯出的精盐配制 100 克 12.5%的食盐溶液,则下仪器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字母)。

    a.烧杯 b.10mL 量筒 c.100mL 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

    (3)、    若(2)中配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12.5%,则可能的原因是(填数字)

    ①称量食盐时,砝码放左盘食盐放右盘    ②将称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食盐洒落烧杯外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 28. 用溶解硫酸铜粉末的方法配制100g 20%的硫酸铜溶液,部分步骤如下:
    (1)、①称量硫酸铜粉末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 , 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②量取所需水时,选择的量筒的量程是(选填“20”“50”或“100”)mL。
    (3)、通过③溶解和④装瓶后,得到了一瓶20%的硫酸铜溶液,若测得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1.16g/cm3。取出50mL此硫酸铜溶液,可稀释得到8%的硫酸铜溶液g。
  • 29. 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
    (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步骤D中称取10.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g,最终得到食盐晶体3.2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 30. “底部很平滑的圆柱体铁块沉到装水的烧杯底部时,还受到浮力吗?”

    小乐认为铁块下表面一定还有水,所以受到浮力;

    小欢认为铁的密度很大,其下沉后会与烧杯底部紧密接触,所以不受到浮力。

    于是她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①用细线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上,测出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F1 , 如图甲所示。②将铁块沉到烧杯底部后,再向上缓慢提拉弹簧秤,测出恰好拉起铁块时弹簧秤的示数F2 , 如图乙所示。

    【实验预测】支持铁块受到浮力的证据是F1F2(选填“=”“>”或“<”);支持铁块不受浮力的证据是F1F2(选填“=”“>”或“<”)。

    【实验结果】若实验测得F1=7.9N,F2=6.9N。可知:此时,铁块受到浮力,且铁块浸没水中后,烧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会比铁块浸入前增加N。

    【交流评价】小乐提出,可以不做步骤①,而是测量出时弹簧秤的示数F3。再与步骤②中F2进行比较,也可得出相应结论。

  • 31. 下图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中砝码的总质量为15g,游码指示质量为4g,实验时读数为19克,但食盐的实际质量为g;
    (2)、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用滴加;
    (3)、操作D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4)、按图示操作,一定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选填图中字母)。
  • 32.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的溶解度(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时,乙和丙(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Ⅳ.若分别将100g乙、丙的饱和溶液从50℃降温到4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A. 乙、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乙<丙C.溶液质量:乙>丙  D.溶质质量分数:乙>丙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越。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编号)

    a.小于40℃ b.大于40℃  c.无法确定。

四、解答题

  • 33. “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直筒形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 , 高度为30cm。求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求杯子受到的浮力。
    (2)、求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玻璃杯中所放物体的最大质量)。(已知ρ=1.0×103千克/米3 , g取10牛/千克)
  • 34. 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t=140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
    (2)、当t=140s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3)、图乙中a的值是多少?
  • 35. 一个重为0.6N的鸡蛋放入一杯盛有3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水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蛋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是多少?(盐水的密度为1.2g/cm3
    (3)、往这杯盐水中不断加水,该鸡蛋受到的浮力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详细说明不断加水后浮力变化的原因。
  • 36. 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g取10N/kg.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

    (1)、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细线对木球的拉力;
    (3)、剪断细线后,当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 37.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秤悬挂一物体,保持静止;当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g=10N/kg)求:

    (1)、物体的质量;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4)、若用细线悬挂一个体积不变的木球(ρ=0.6g/cm3)使二者悬浮,如图丙所示。则木球的体积至少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