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2019-2021高考政治真题汇编: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2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习近平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

    ②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人有意识地建构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 著名书画家黄宾虹观察自然深有领悟,以自然之理来诠释笔法。如“平”似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变”像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在艺术实践中感悟自然,令黄宾虹艺术精进。这表明(   )

    ①艺术之理与自然之理相契合

    ②悟出自然之理就能提升人的艺术造诣

    ③艺术造诣水平取决于主体的感知能力

    ④效法自然是提升艺术造诣的重要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的争论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④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19世纪欧洲一些神灵研究者声称自己具有让人返老还童、改形换貌、招魂降神以及点石成金等超意识能力。对这些“超意识能力”评价正确的是(    )

    ①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肯定了人类具有穿越到神灵世界的能力

    ③无视了物质的决定性      ④说明人类意识具有不受限制的创造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冰壶被人们喻为“冰上国际象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作为一种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投掷性竞赛项目,它要求队员融为一体,机智应对,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体能,展现动静之韵,更考验参与者的智慧,展现取舍之道。由冰壶运动之美可折射出的哲学之思是(    )

    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人的自主选择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基础

    ④实践水平的提高取决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许多百岁老人拥有错误FOXO3A基因,科学家猜测,这可能是他们保持身心活跃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缺乏该基因的小鼠在压力状态下很快出现脑细胞死亡。新的研究发现,这种基因具有使大脑干细胞在压力状态下留存下来的神奇功能。这佐证(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②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永无止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习近平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这说明(    )

    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盲动

    ③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

    ④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有人说:你我一起看一棵被称之为“树”的植物,我看到的是我理解的树,你看到的是你理解的树,不管你我看到的树是多么相似,而“树”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知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 9. “乡野路,田地旁,帮扶队员不辞忙;东家奔,西家访,不落一个送芳香。”这一民谣成为某地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由此可以看出(    )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发展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毛泽东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说,“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晃就过去了”。人们在时间规律面前要“争”,要“抓”,其哲学依据是(    )

    ①时间的价值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性

    ②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前提

    ③时间规律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待时间态度的统一性

    ④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对时机的把握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 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①现实世界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

    ②现实世界是客观理念世界的模仿和分有

    ③世界是由水、土、火、气等构成的

    ④世界是由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2. 漫画(下图)主要讽刺了(    )

    ①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

    ②脱离生活实际而拘泥于书本知识的现象

    ③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现象

    ④书本知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 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与实际。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A、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C、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 14. “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
    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二、材料分析题

  • 15. 近年来,中国科幻作家两次获得国际科幻界顶级荣誉——雨果奖,国产科幻电影也收获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越来越多的“未来感”不断涌现。

    科幻作品的未来感,恰恰是来自当下的现实感。太空漫游、人工智能,外星家园等科幻作品中许多看似天马行空的设定,或多或少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源头活水。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世界级未来学家、科技作家频繁造访中国,他们踏上中国的土地,更多的是为了寻找一种未来发展的可能,因为中国在许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亿万人民追逐梦想的脚步中,可以听到时代的脉动,看到潮水的方向。

    “科幻作品的未来感,恰恰是来自当下的现实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6. 中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度迈向高质量、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新阶段,浙江民企面临一代向二代“塔尖交棒”的“大考”。浙商创新“交棒”文化,形成“交棒”新理念,从“老爸做什么,儿子也做什么”转变为“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如二代对父辈产业有接班意愿且有接班能力的企业,实行子承父业,在传承原有产业基础上开拓创新,拓宽产业领域;二代不愿意接班要自己创业的企业,原有产业交给专业的管理因队“接棒”,给创业的二代以资源支持·在新理念指引下,不少浙江民企实现平稳“交棒”,甚至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创新的作用角度,简要说明浙商创新“交棒”文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在浙商实现平稳“交棒”中意识的作用。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现点加以评析。
    (2)、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