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 2. 铕(Eu)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反应,应保存在氩气中。铕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u+2H2O=Eu(OH)2↓+H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3. 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蒸馏水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 4. 小科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由此实验可知(   )

    A、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 B、金属的活动性顺序:Zn>Fe>Cu C、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 , 可能含有CuCl2
  • 5. 为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它们置换酸中的氢的能力,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 B、 C、 D、
  • 6.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金属,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铁、镁 B、锌、镁 C、锌、铁 D、铁、锌
  • 7. XSO4可溶于水,金属x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X+H2SO4=XSO4+H2 B、Mg+XSO4=MgSO4+X C、Fe+XSO4=FeSO4+X D、X+CuSO4=XSO4+Cu
  • 8. 钯、镍、铜在电子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小明想比较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只有实验④有明显的现象。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铜>镍>钯 B、铜>钯>镍 C、镍>钯>铜 D、镍>铜>钯
  • 9. 某小区放着如图所示三只垃圾桶。下列家庭垃圾应投入可回收垃圾桶的是(      )

    A、废电池 B、铝制易拉罐 C、剩饭 D、过期药品
  • 10. 在稀硫酸除铁锈的实验中,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小明猜想气泡是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的,为了验证猜想,他应选择以下哪几个实验进行验证(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1. 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 12. 把足量的铁粉分别投入到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 )
    A、Na2SO4和CuSO4 B、H2SO4 和  CuSO4 C、HCl 和H2SO4 D、CuCl2 和 Cu(NO3)2
  • 13. 线上学习,居家实验。小明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上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锈迹 C、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实验表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 14.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
  • 15. 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 4 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 C、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丙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 16. 在试管中加入一段纯净的镁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如下现象: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了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②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经检验,疏松的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气泡中有氢气。对于上述实验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AgNO3+Mg=Mg(NO3)2+2Ag B、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C、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D、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 17. 小胡晴霞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①中无明显现象,②中发现红色固体析出,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镁的活动性顺序 B、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MgCl2和CuCl2 C、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D、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Mg
  • 18. 某学生将锌粒放入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分析有科学道理的是(   )
    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          B、CuSO4溶液呈碱性 C、溶液中可能含有氢离子 D、若用银粉替代锌粒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 19. 如图所示为人们总结出来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A、常温下,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腐蚀 B、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 C、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D、铜器时代早于铁器时代,这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有一定关系

二、实验探究题

  • 20. 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B。

    【提出问题】滤渣B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滤渣B可能是:①银、铜和锌;②银和铜;③

    【实验探究】⑴取少量滤渣B加入适量稀盐酸,若无气体产生,则滤渣B不可能是猜想(选填①、②或③)。

    ⑵该小组继续实验,使用不同种方法确定滤渣B是银和铜,请写出该小组使用的一种方法

  • 21. “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 +2H2O=2Na0H+H2↑。

    【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绿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绿色沉淀

    绿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1)、【实验结论】⑴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⑵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2)、⑴【实验反思】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⑵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 22. 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上达到防锈的目的。小明想利用实验室的药品和器材来比较铝和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器材及药品】厚度相同的铝片和铬片(表面打磨过)、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剪刀、秒表、注射器若干、具支试管若干、橡胶塞若干、相同气球若干。

    ( ( 温馨提示:在金属活动性强弱差别不大时,产生气泡的快慢 难以区分) )。

    (1)、实验中使用的铝片和铬片表面均用砂纸事先打磨过,其目的是
    (2)、小明利用相关实验器材搭建了如右图所示装置,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步骤。

    建议:①每组实验中取用稀盐酸 10mL;②每组实验取用金属片 2 片;

  • 23.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4mL饱和NaSO3溶液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在编号2组设计是实验操作中加
    (2)、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3)、【反思与评价】该同学在猜想时,认为镁条变黑与O2有关,与空气另一主要成分无关,其理由是
  • 24. 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观察对象

    现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较多红褐色锈斑

    ③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 U 形管内充满 O2 后,在导管 b 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 20mLO2后在导管a 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 2:一段时间后,观察 U 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1)、步骤一中,检查 U 形管内是否已充满 O2的方法是
    (2)、铁制品的锈蚀条件之一是需要O2 , 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

三、填空题

  • 25. 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

    (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嘉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
    (2)、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
    (3)、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嘉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 26. 铜、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

    (1)、“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   
    (2)、用等质量的锌、铁、镁三种金属分別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曲线X、Y、Z分别表示锌、铁、镁的反应情况 B、反应后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 C、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 D、三份盐酸均反应完
  • 27. 利用废弃的黄铜(含铜、锌)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1)、过程Ⅱ中加入过量锌粉的目的是
    (2)、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所选用的物质C是(填一种酸)。
  • 28. 为了探究Fe、Cu、Ag、R(R为未知金属)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的溶液里,只观察到①中铁丝表面出现气泡,②中铁丝表面有紫红色物质;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丝进行实验,观察到①中R丝表面出现气泡,②中R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为相应金属丝插入烧杯前,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

    (1)、图乙所示的②中存在的阳离子是(从 中选填)
    (2)、Fe、Cu、Ag、R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
  • 29.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六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序号)。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⑤将等体积的三种金属打磨后分别与氧气反应,比较剧烈程度,⑥将铝和铜分别表入硝酸银溶液,再将铝和铜分别浸入稀盐酸溶液中
    (2)、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30. 不锈钢产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锈钢中含有铁、碳、硅和锰等元素。
    (1)、不锈钢产品不易锈蚀,其采用的防锈蚀的方法是
    (2)、把铁矿石炼成钢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利用氢气和铁矿石在高温下反应来完成,主要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Fe2O3+3H2=高温2Fe+3H2O ,这个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现了氢气具有性。
  • 31. 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是人民心中最美英雄,图中展示的是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铝来制作口罩挂条,其中一个原因是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2)、小明欲验证铁、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直接使用下列药品组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
    A、Al、Fe、H2SO4 B、Al、FeSO4溶液 C、Fe、Al、MgSO4溶液 D、Fe、Al2(SO43溶液
  • 32.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1)、硬币要求具备耐磨性好、抗腐蚀性好等优点。2019年版5角硬币的材质就已换到钢芯镀镍合金,它的硬度比纯铁(填“大”或“小”);
    (2)、铁铸币易锈蚀,小明取三枚相同已打磨过的铁钉,设计了如图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经过较长时间后,观察到A试管中铁钉生锈,B、C试管中铁钉不生锈。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
    (3)、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 种即可)。
  • 33. 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4. 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此类似,碳在高温下,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活泼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不与碳发生反应。如碳在高温下,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但与氧化铝不反应。
    (1)、判断C、Fe、Al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碳与氧化铜 B、锌与稀硫酸 C、碳与氧化钙 D、银与硫酸铜

四、解答题

  • 35. 科学课上老师演示了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后的溶液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可能的原因是
    (2)、同学们先用pH试纸测反应后的溶液,发现pH试纸变红;再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某同学认为刚开始产生的沉淀不可能是氢氧化锌,其理由是
  • 36. 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丙同学所得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
    (2)、甲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是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若取用金属混合物15g,加入到120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
    (4)、计算丙同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37. 小乐在网上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取火方法,将包口香糖的“锡纸”剪成中间窄、两端宽的条状,并将其两端搭在电池的正负极上(有一定危险,请不要模仿),过了一会儿,“锡纸”中间部分燃烧起来.
    (1)、“锡纸”燃烧揭秘:“锡纸”的中间狭窄的地方温度最先升高,其能量转化方式为;电池在工作时将能转化为电能.
    (2)、“锡纸”成分揭秘:

    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者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实验探究:取包口香糖的“锡纸”,将有金属的一面打磨后,朝上放在点滴板上;并向其表面滴加氯化锌溶液,观察到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实验分析:

    ①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判断“锡纸”是(“锡”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③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探究实验的是(选填字母).

    A.硝酸银     B.稀盐酸      C.硫酸亚铁       D.氯化镁

  • 38. 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向盛有30g铜锌合金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 H2SO4=ZnSO4 +H2↑。计算: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9. 小明同学学习了有关金属的知识后,做了以下设计和实验。
    (1)、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他她设计了四个方案,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反应Cu + 2AgNO3 = Cu(NO32 + 2Ag发生在方案中。

    A. Fe、Ag、CuSO4溶液                   B. Fe、Cu、AgNO3溶液、稀盐酸

    C. 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D. Cu、Ag、Fe、稀盐酸

    (2)、将铁粉加入盛有ZnSO4和CuSO4 , 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据此判断,滤渣中含有;滤液中的溶质是

五、综合说理题

  • 40.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从a点到d点溶液质量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