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3节 大气的压强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空气对所有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大气压的作用,以下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事例的是( )A、热水中的塑料袋在膨胀 B、上升的氢气球 C、风吹风车旋转 D、用吸管吸饮料2. 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冷水的压力将矿泉水瓶压瘪 B、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 C、瓶内气压减小而将瓶壁吸入 D、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而将矿泉水瓶压瘪3. 下列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A、注射器注射药液 B、吸管吸牛奶 C、吸盘挂钩挂炊具 D、吸尘器吸灰尘4. 下列现象中, 不是通过形成低压区实现的是( )A、新冠负压病房 B、气密性检查 C、 刮风时窗帘外飘 D、 吸气5. 小科利用小风扇、矿泉水瓶等材料自制了一个简易吸尘器,连上电源后能吸走桌上的纸屑、灰尘。下列事例与简易吸尘器原理相同的是( )A、磁铁“吸”铁钉 B、用吸管“吸”饮料 C、与头发摩擦过的橡胶棒“吸”轻小物体 D、两个表面削干净、削平的铅柱压紧后“吸”在一起6. 澳大利亚库伯佩地是一座位于沙漠中的地下小镇,小镇房屋建于地下,所有的房间都有垂直井进行通风。若地面的风向水平向右,则下列表示垂直井中风向正确的是( )A、 B、 C、 D、7. 如图所示,当玻璃瓶慢慢下移,最后罩住蜡烛瓶口浸入水中后,烛焰逐渐变小,最后熄灭,过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则( )A、瓶内、外水面始终不动 B、瓶内水面低于瓶外水面 C、瓶内水面高于瓶外水面 D、瓶内水面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瓶外水面8. 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 B、是因为手上沾由水吸收了“油”的热 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 D、是因为“油”的沸点低9.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入肌肉里10. 某兴趣小组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将吹风机对准竖管上端向下吹风,在3个相同的水平玻璃管右端口处同时放置相同规格的乒乓球,某时刻乒乓球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实验原理与高压锅工作原理相同 B、三个玻璃管的左端口处,C处压强最小 C、增大吹风机的风速,乒乓球向左移动更明显 D、增大水平玻璃管的直径,乒乓球向左移动更明显11.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暖锋天气示意图 B、为冷锋天气示意图 C、锋面过境前,甲地气温较低、刮风下雨 D、此时甲地为狂风暴雨天气12. 温岭市某日天气预报如下:“明天小到中雨,偏北风4-5级,气温明显下降10℃-18℃”,造成这样天气受下列那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A、高压 B、水汽 C、暖锋 D、冷锋13. 台州某日天气预报如下:“明天小到中雨,偏北风4~5级,气温明显下降10~18℃。”造成这样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高压 B、冷锋 C、暖锋 D、水汽14. 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低气压区的是( )A、无云 B、阴雨天气 C、蜻蜒飞得较高 D、晴朗干燥15. 下列操作没有用到大气压的是( )A、用针筒注射药水 B、离心式水泵抽水 C、吸饮料 D、中医里的拔火罐16.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A、甲图: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 B、乙图:吸盘能吸附在墙上 C、丙图: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 D、丁图:用吸管喝饮料17. 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实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B、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 帕 C、大气压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的 D、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18. 小金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将杯子倒置、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19. 下列教材中的插图,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A、列车站台的安全线 B、飘出的窗帘 C、用力向两张纸吹气 D、吸尘器清洁地面20.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 C、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D、护士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二、解答题
-
21. 从一个装满液体的塑料壶内往外倒出液体时,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液体流出时远时近、时断时续、发出“咕咚咕咚”声音,甚至还会撒出来溅到身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采用图(填“甲”或“乙”)的方式倾倒液体,并用科学知识简要解释这种方式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22. 读下方某北半球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在气压控制下(填“高”或“低”),天气状况以为主(填“晴朗”或“阴雨”),(2)、丁地在锋面在过境时,丁地主要以天气为主(填“晴朗”或“阴雨”)23. 如图所示为洛阳桥船型桥墩的示意图,水流在桥墩前一分为二,沿柱面两侧向后流动。(1)、请写出洛阳桥桥墩被设计成船型的优点。(2)、请你展开想象,就洛阳桥船型桥墩的设计理念,举例说明还可应用在哪些方面。24. 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2)、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 , 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25.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在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cm)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m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三、填空题
-
26. 小明用饮料瓶完成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1)、将一个塑料瓶去底后,与橡皮膜、细玻璃管等组装成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压强计。把该简易压强计浸入水中并适当增加浸入深度,细玻璃管中的液柱会向运动。(2)、用大、小两个塑料瓶制作成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模拟风的形成。实验中,蜡烛与线香均处于点烧状态。则图乙中C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应为。(填数字)27.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教育专家东尼·博赞创造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学习科学过程中,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科学知识自主建构串联成网,可直观显现知识脉络,深刻领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是某同学没有完成的思维导图,试在A、B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A.B.
28. 读下面某北半球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在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为(2)、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锋,丁地在近期内可能会出现、天气。29. 古人曾发现在高山上有“煮米不成饭”的现象,当时人们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所造成的。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 (选填“高”或“低”)。导致水的沸点(选填“升高”或“降低”)所造成的。30. 小金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打开天窗,其它车窗关闭,空气通过天窗流动的方向是(选填“车内→车外”或“车外→车内”),原因是。为防止车轮打滑,小金想在汽车尾部装上尾翼,其剖面如图乙、丙所示,则尾翼安装方向应是图所示。31. 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在按压弹簧片时排出了橡皮管里的大部分空气,使橡皮管里的气压 , 管外的墨水在作用下进入管内。32.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小明同学观察到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①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②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炸了。(1)、如果你是小明,根据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压可能与气体的和有关。(2)、小明进行了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如图甲,先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常温水的密闭烧瓶中,然后,从细玻璃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压(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图乙的a处位置。(3)、紧接着,小明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压增大,请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四、实验探究题
-
33. 离瘪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距离向袋内吹气,塑料袋会鼓起(如图甲)。小明认为塑料袋中的气体都由口中吹出。为了验证猜想,他用瘪塑料袋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口径相同、长度分别为30厘米、60厘米、90厘米的瘪塑料袋各两个,分别标为A1、A2 , B1、B2和C1、C2。
②微微张开塑料袋A1的袋口,将袋口紧贴嘴(如图乙),将口中的气体一次性吹入袋中.直至人不能吹气时迅速扎紧袋口,塑料袋呈筒状(如图丙),过程中保证不漏气。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
③微微张开塑料袋A2的袋口,将袋口距嘴10厘米,向袋内快速吹一口气,然后迅速扎紧袋口,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
④换用塑料袋B1、B2和C1、C2 , 重复步骤②和③,获得结果如表所示。
吹气方式
实验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嘴贴袋口吹气
A1中充满气体
B1中气体体约占容积的1/2
C1中气体体约占容积的1/3
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
A2中充满气体
B2中充满气体
C2中充满气体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否定小明猜想的实验组别是。(2)、实验中,塑料袋C1中的气体并未充满,如何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体积在C1容积中的占比?。(3)、说明“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能使塑料袋充满气体”的原因:。34. 如图(a) 所示,将一根弯管中注满水、并将端B(入水口)放入水箱中,当另一端A(出水口)处于某高度时,水会自动从A流出,这种现象叫做虹吸现象。为了研究形成虹吸现象的条件,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多次改变A、B以及水面(虚线所示)的高度,实验现象如图(b)(c)(d)和(e)所示。(1)、小敏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图(d)和(e)没有发生虹吸现象,得出结论:弯管中注满水,当A高于B时,不会发生虹吸现象。小科依据图的象认为小敏的结论有误。(2)、小科分析比较图(a)、(b)和(c)中A所处的高度,得到发生虹吸现象的条件是:弯管中注满水,。35. 小金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⑴实验时,首先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⑵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筒慢慢匀速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请分析推导说明并得出大气压值的表达式.
⑶小金将数据带入后发现所得大气压值偏大,又将所有的数据重新进行测量,发现测量数据都正确无误。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一下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36. 小乐在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完成了如下两个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1】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将一个机翼模型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端各挂一个弹簧秤,并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实验时,机翼模型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其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若发现;可说明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实验2】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A、B、C为三节直径不同的管子,三节管连接在一起,分别插入气体压强传感器(测量气体压强的装置)的探头,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①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节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A管内气体流速比C管内气体流速(选填“大”或“小”)。
②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图线①反映的是(选填“A”“B”或“C”)管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第10s时,①②③三条图线开始出现下移,由此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选填“增大”或“减小”)。
37. 洋洋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⑴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⑵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⑶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F;
⑷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1)、洋洋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2)、瑞瑞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3)、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