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qìn)园春     (fēn)外      略输           红装素(guǒ) B、(mǎng)莽      妖(ráo)      上阙           江山多(jiāo) C、(zhé)腰       今(zhāo)     稍(xùn)    原弛蜡象 D、(tāo)滔       风(sāo)      文采           成吉思(hán)
  • 2. 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欲与/天公/试比高 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只/识弯弓/射大雕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 , 风景异常美好。 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 , 事事顺心如意。 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 , 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 4. 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5. “惟余莽莽”中“莽莽”和“顿失滔滔”中“滔滔”的意思是(    )
    A、无边无际  河水流动 B、白雪  波涛 C、白雪一片  河水流动 D、无边无际  波涛滚滚
  • 6. 感情是书法创作的动力之源,情动于中而形于书。从下面毛泽东《沁园春·雪》书法作品的用笔、结体、章法和墨法,我们感受到毛泽东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    )

    A、严谨和沉稳 B、潇洒与豪迈 C、刚健而娟秀 D、端庄和雄厚

二、填空题

  • 7.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惟余莽莽             莽莽:

    晴日               须:

    ③分外妖娆             妖娆:

    ④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折腰:

    ⑤略文采             输:

    ⑥一代天骄             天骄:

    ⑦只识弯弓射大雕       弯弓:

    往矣               俱:

  • 8. 文学常识填空。

    ①词,又称 , 按字数一般分为(58字以内)、(59到90字)和(91字以上)三种。

    ②“秦皇汉武”中“秦皇”指 , “汉武”指;“唐宗宋祖”中“唐宗”指 , “宋祖”指

    ③“风骚”原指《》里的《》和《》里的《》。

三、语言表达

  • 9. 同学们在学习本课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

    要求: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80字左右。

  • 10. 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雪”的名句,如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最喜欢的关于的“雪”的名句还有哪些?请写出来。
  • 11. 课文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并融情于景,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请你任选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融入自己的心情,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写法分析】上阕采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句句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要做到情景交融,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写景的同时叙写自己的感受;二是把自己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中,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客观的写景,但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情。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反复等要根据具体表达的需要选择使用。

四、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节日

    金鑫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你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未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了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很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是星期天,早晨,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天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根儿没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局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儿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将她引到阳台上玩儿,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在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走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来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给我几本,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1)、请写出第③段“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一句中“有心人”所包含的两层意思。
    (2)、联系上下文,品读父亲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①父亲给“我”送钱时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怎样的感情?

    ②父亲向“我”要书时,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给我几本,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3)、文章最后写道:“我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请说说“我”在沉默中想到了什么。
    (4)、试想,如果“我”带回了那个小男孩送给“我”的康乃馨,那么“我”会不会把它作为父亲节礼物送给父亲呢?为什么?
    (5)、请从下面两句的划线词中任选一个,设计一道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的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①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走过来,在裤兜里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

    ②我手里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五、诗歌鉴赏

  • 1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上阙写的是 , 下阙写的是 , 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下片“惜”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

    (1)、在《沁园春·雪》中,一个“望”和一个“惜”字各统领了上下阙,在本词中也有两个字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它们是“”和“”。
    (2)、分别概括这首词上下阙的内容。
    (3)、“层林尽染”“百丽争流”中的“染”“争”两个字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4)、“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