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16 类型:中考真卷

一、第一部分

  • 1.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

    苏州地处江苏南部,东(lián)上海,南(jiē)浙江,西(bāo)太湖,北(yī)长江。大革命时期。我党革命活动家萧楚女等就在苏州留下了足迹。抗战时期,新四军、“江抗”部队和阳澄湖、太湖地区的游击队同敌伪展开了【甲】的斗争。抗战胜利后,苏州地区的党组织,团结群众及其他各界力量,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江南解放指日可待。这年春天,人民解放军陈兵江北、饮马长江,渡江战役【乙】。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强渡长江。4月22日,沙洲解放。此后,解放军以【丙】之势迅速推进,27日下午,常熟解放。

    就在27日拂晓,主攻苏州的部队发起总攻,并于当日早晨6时40分,宣告苏州解放。29日上午,解放军挺进吴江,由北门进入县城松陵,吴江解放。

    5月12日晚,解放军向上海外围的昆山、太仓等3座县城发起进攻。深夜11时,太仓解放。13日拂晓,解放昆山的战斗胜利结束。

    至此,苏州全境解放,这座千年古城开始了新的生命历程!

    (1)、根据汉语拼音,给第一段画横线的四处填入恰当的动词。

    ①(lián)    ②(jiē)    ③(bāo)    ④(yī) 

    (2)、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艰苦卓绝   一触即发   摧枯拉朽 B、含辛茹苦  千钧一发  摧枯拉朽 C、含辛茹苦   一触即发   排山倒海 D、艰苦卓绝  千钧一发  排山倒海
    (3)、这篇短文的题目由正、副标题组成,请根据要求,把正标题补写完整。

    ①切合短文内容;②用词不要与副标题重复;③恰当使用修辞手法;④不超过5个字。

    千年古城

              ——苏州解放纪实

  •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2)、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3)、 ,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6)、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8)、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 3. 在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宣传活动中,有同学画了下面这幅漫画。如果为画中的人物配一句话,下列与漫画情境匹配且寓意最深刻的一项是(        )

    A、水开啦,怎么办? B、妈妈,快,水开啦! C、水开啦,可是,热水瓶呢? D、我长大了,这点小事可难不倒我!

二、第二部分

  • 4. (一)名著阅读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常有用笔冷静客观而意含褒贬的写法,下面一例摘自《朝花夕拾》中的《琐记》请概括其中的“褒贬”之意。

    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注释】为了求新知:“我”先到了江南水师学堂,后因水师学堂“乌烟瘴气”更去了矿路学堂。在忆及矿路学堂一次汉文考试的作文题《华盛顿论》之后,鲁迅紧接着写了上面一句话

  • 5. 下面是著名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传》后写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董超薛霸

    聂绀弩

    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鲁达感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

    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①概括第二联涉及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此联简析诗人对“林、卢”所处社会的认识。

    ②尾联中“佶京俅贯”和“超霸二公”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哪两类人?

  • 6.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中宵

    杜甫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释】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阁百寻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一句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一样,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 B、“中宵步绮疏”写诗人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 C、“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 D、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
    (2)、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

    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二两句意思和它相近。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云球 , 宇文玉,居虎丘。母董如兰,通文艺,云球幼风慧,年十三为县学生,父殁,家坠丧乱,常卖药得资以供母。

    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尝以意造自然晷,定昼夜,晷刻不违分秒。又用水晶创为眼镜,以佐人目力。有老少花、远近光之类,随目对镜不爽毫发,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天台文康奇患短视,云球出千里镜相赠,因偕登虎丘试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②诸峰崚嶒苍翠,万象见,乃大诧且喜曰:“神哉,技至此乎。”云球笑曰:“此未足以尽吾奇也。”又出数十镜示之。如存目镜,百倍光明,无微不;万花镜,能视一物化为数十;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种种,神明不可思议。

    著《镜史》一帙,今坊市依法制造,遂盛行于世。其母序之曰:”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

    (选自《吴县志),有删改)

    【注释】①孙云球(约1630-1662),苏州人。②天平、灵岩、弯窿都是苏州的山名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夙慧(具有) B、毫发(差错) C、万象见(完成) D、无微不(看见)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去世后,卖药、制镜成了孙云球维持生计的手段。 B、孙云球的千里镜效果好,用来望远,景物清晰如在眼前。 C、“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 D、孙云球的《镜史》,对制镜行业的发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

    ②神哉,技至此乎。

    (4)、孙云球母亲说“岂吾子之初心哉”,孙云球的“初心”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
    (5)、在“中国智造”的主题征文活动中,有同学写道,“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使用与创新。从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随后他以孙云球和《核舟记》中王叔远的“奇巧”为论据来证明观点。这两个论据的选择是否妥当?为什么?
  • 8.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凉爽、幽暗、静谧的树林里,浓密的树冠中不时传来几声鸟鸣,抬头就能看到祖母绿、地衣灰、暗铜黄、鳄梨绿等颜色交织在一起。这便是新喀岛卖型的山地雨林,该岛是远在太平洋西南地区的狭长的热带土地,位于澳大利亚和斐济之间。岛上的大型蕨类植物公园因为园内的高大树形蕨而得名。这些树形蕨可以长到七层楼高,让整片森林笼罩在一股原始气息当中。

    我走的这条小径先是上坡,不久就蜿蜓向下来到溪水边。越靠近溪水,鸟儿的鸣唱也越发响亮。我来这座岛屿,是为了看到据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新喀鸦。这是一种鸦科鸟类,这个科的鸟智慧不凡。几年前,一只叫贝蒂的新喀鸦将一段金属丝掰弯做成钩子,来钩取难以够到的食物,由于这一智慧的行为,贝蒂为人们所熟知。最近,一只绰号为“007”的新喀鸦使得这个物种再次备受瞩目,它在英国广播公司2014年摄制的节目中大显身手,以迅捷的速度完成了一道极具挑战性的谜题,这道谜题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高级讲师亚历克斯·泰勒设置。谜题包含八个独立的步骤,由各式各样的隔间和装有棍子及石子的“工具箱”组成,相关装置全都放在桌面上。此前,007见过部分装置,但这些装置的组合是它首次遇到。要顺利获得放在隔间管道里的肉,007得按照正确的步骤解开谜题。

    视频中,羽色乌黑、长相帅气的007翩翩飞来,停在树枝上,它花了点时间审视周边状况,然后飞到另一个树枝上。这个树枝系着一条绳子,绳子末端系着根小木棍——这小木棍就是谜题的第一步。007先用嘴叼住绳子,把绳子一段一段地往上拉,直到自己的喙够得着小木棍。接着它飞到桌面上,跳到装有肉的隔间旁,把小木棍插入隔间的水平洞口,想把肉扒出来。但木棍太短,它只好用这根木棍获取三个彼此分隔的箱子里的石子。007旁边还有一个隔间。里面有一全处于平衡位置的跷跷板,跷跷板上放着一根长木棍。这只新喀鸦把刚才收集到的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入隔间上方的洞口。石子的重量让跷跷极向下倾斜,长木棍顺势滑出。乌鸦叼着这根木棍把之前隔间里的肉扒了出来。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只乌鸦只花了2分30秒便完成了谜题。它的聪明在于:要完成这道谜题,需要理解工具不仅能用来获取食物,还能用来获取另外一件对最终获取食物有帮助的工具。这种借助工具获取工具的行为,即元工具使用,此前只在人类和类人猿中观察到。泰勒表示:“这意味着乌鸦能够理解工具这一抽象的概念。”而且这项任务还需要工作记忆——一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暂时(也许只有几秒钟)储存信息或思维,并且对其进行处理的能力。工作记忆使得我们在书架上找书时能够记得我们要找的是什么书,或者在掏出纸记录之前记住电话号码是什么。工作记忆是构成智力很关键的一部分,这只乌鸦显然具备这种能力。

    (摘编自珍妮弗·阿克曼《鸟类的天赋》,沈汉忠、李思琪译)

    材料二:

    一只乌鸦口渴了,他来到一个水瓶前。乌鸦把喙伸进瓶口,发现里面只有一点点水,他够不到。乌鸦左顾右盼,看到地上的石子,便叼起一颗扔进瓶子,然后又叼起一颗……

    最后,他喝到了水。

    (摘编自《伊索寓言》)

    材料三:

    源于民间的寓言,一部分是从动物故事演化而来的。

    原始人靠渔猎维持生活,和动物关系密切。人类不断熟悉它们,细致观察它们的形态、习性,并通过想像赋予动物人的性格,借以展现理想,传达事理。《伊索寓言就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加工整理而成的。

    (摘编自沙聪颖等主编的(儿童文学》)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行为属于“元工具使用”的一项是(   )
    A、会挽雕弓如满月 B、直挂云帆济沧海 C、谁持彩练当空舞 D、稚子敲针作钓钩
    (2)、科普作家珍妮弗·阿克曼是材料一的作者,其作品被盛赞为“以扎实的科学为基础的艺术”,结合材料举例说明你对这一评价的认识。
    (3)、读了上面三则材料后,有同学认为寓言“乌鸦喝水”可能真有其事,并阐述了理由。如果你就是那位同学,会列出哪些理由?
  • 9.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稻谷来到了春天

    帕蒂古丽

    那一年,稻谷还在地里,大雪就像盗贼一样从南山那边扑过来,抢夺了村庄收割的喜悦。    爹爹悔得直跳:“嗨,就在地里多放了一夜,谁知道雪这个贼娃子,会趁村庄睡着的时候,把一地壮壮实实的稻谷全给埋起来了。现在镰刀磨得再利,又有啥用?”

    “辛苦了一年的收成,总不能就这样送给雪贼,就是一点一点挖,一捧一捧捧,也要把它收回来。不然,娃娃们挨饿不说,明年的稻种子都有麻烦。”妈妈低头看着隆起的肚子说。

    这天,村里的大人孩子全都出动了,扛着铁锹、木锨,推着手推车,带着簸箕、筛子,到雪地里刨稻谷。

    雪一尺多厚,要一锹一锹把雪铲成维,再运到稻地外面去。等手推车推出去的雪在稻地四周围起冰雪长城,脚下的稻谷才从雪缝中戳出了一根根尖细的稻芒。就这样,大雪从人们手里抢夺去的宝藏,又被人们抢夺了回来,尽管只抢夺了一部分,至少人们没有完全输给这场大雪。

    我们把本来躺在冰床上的稻谷,搬回了家里。

    妈妈挺着大肚子,抱了一大捆干树枝在炕洞里点燃了火。爹爹掀开了大炕上所有的苇席和毡子,把六麻袋夹带着冰雪的稻谷全都倒在了大炕上,用木锨摊平。

    爹爹把苇席、毡子、褥子,一层层铺在摊开的稻谷和冰雪上,妈妈抱来的干树枝已经堆满了半间屋子。爹爹说:“孩子们,你们拉开被窝,就睡在稻谷上。我和你妈一起把炕烧热。”晚上,睡在炕上,一股凉气从身子底下直往上拔。

    “下面火炕烤,上面身子婚,稻谷干得快一点。”爹爹在被窝里说这句话时,牙齿都打着战。

    我们在稻谷上睡了一个冬天。我们每天晚上早早就躺在火炕上,用身子去暖那些稻谷。

    冬天终于到了尾巴根上的时候,又一个弟弟降生在铺满稻谷的大炕上

    大炕上又多了一个娃娃,家里顿时热闹了很多。我家的门上还挂了一根透着喜气的红布条。爹爹妈妈的脸也像五九过后的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

    “一九二九不是九,三九四九冻死狗,五九娃娃拍手……”村里女孩穿了鲜艳的衣服,扎了漂亮的麻花辫,一边唱一边跳橡皮筋,春天的气息就从她们的童谣、花衣服和头顶的蝴蝶花,弥漫到整个大梁坡。

    大梁坡的春天,最先是沿着出去觅食的羊踩出的雪坑走进来的。深深浅浅的羊蹄坑在春风里一行一行变得水汪汪的,厚厚的积雪覆盖的大地从那一个个小坑里重见天日,小小的羊蹄坑从村庄四周越走越远,向着村庄外更远的地方散开去。

    【甲】冰冻了一个漫漫长冬的大地,就像是从羊蹄坑里解开了一粒粒黑色的纽扣,慢慢脱去了捂了一冬的白羊皮袄,一点一点露出了春色。

    眼见着路边的杨树返青。河沿的柳树吐出苍绿的芽苞,结冰的渠沟在睛天里变得水汪汪的,春天的味道慢慢地从冰融雪消的田野上升腾起来,

    【乙】清早,布谷的鸣叫从河坝那边飞过来,“布谷、布谷”的声音在窗户上、屋檐上飞来撞去。这声音撞到谁家,谁家就像得着了神谕似的,打开仓房,开始清理农具和闲放了一冬的马车和驴车。

    爹爹修整好拉犁锌的绳索,把它套在老牛身上,起早贪黑到稻谷地里犁了三天地,他说,这片地去年吃下了那许多粮食,肥得流油,今年根本不用上肥料了

    我们把稻谷从大炕上扫起来,堆到场院里,爹爹给马套上了石碾子。马拉着石碾子在场院里撒了大半天的欢,那些连着稻秸秆的稻谷,舒服地躺在碾子下面打滚。我们在被爹爹的铁叉叉到了一边的干净的稻秸秆上打滚,就像在铺了新褥子的大炕上打滚。

    我们把妈妈扬好了的稻谷,用木锨和簸箕铲进大麻袋里,抬到了车上。爹把驴车赶上了高高的大梁坡,我和弟弟妹妹坐在摞得高高的麻袋上,村庄一下子变得很矮很矮。我们被装满稻种的大麻袋托在半空中,天上软绵绵的云、地上暖洋洋的风,向着我们扑过来。

    从坡顶远远地看过去,雪埋掉过的那片稻地,被犁铧翻了个透,油黑油黑的泥土上,拢着淡白的水雾,日头照在雾气上,返出一道道、一圈圈紫蓝色的光晕,像虹一样。弟弟和妹妹跳下高高的麻袋垛子,在翻得松软的泥土上奔跑。爹爹停好了驴车,卸下稻种,坐在新打的田埂上,卷上根烟点着,美美地吸了一口,眯着眼睛看弟妹们在稻地里撒欢。

    我问爹爹:“这么大一片稻田,这几麻袋稻种不够播咋办?”

    爹爹将了一把密密匝匝的胡茬子,对着稻地盘算:“就是种子播稀点,也得把这块地全都撒上种子。今年雪水足,这地里,播上一颗种子,就能活一棵苗子,说不定去年埋在地里的稻谷也能发芽。再等些日子,这稻地里就长满绿绿的稻秧了。”

    【丙】爹爹说这话的时候,我看见他湿汪汪的眼睛就像是两大块水田,成片成片的绿色稻苗浸在他的眼波里,一下子盖满了整个大梁坡,连大梁坡上刮过的呼啦啦的风,都被爹爹眼睛里的光染绿了……

    (选自(天涯》2012年第2期,有删改)

    (1)、下面是关于文中事件发展脉络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将它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5个字。

      → ②村民刨稻谷→③ →④  

    (2)、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芸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用“盗贼、扑、抢夺”等词语,突出雪灾来得突然、凶猛以及造成的危害之大,侧面表现灾难面前大梁坡人不服输的精神。 B、“睡在炕上,一股凉气从身子底下直往上拔”“爹爹在被窝里说这句话时,牙齿都打着

    战”,这两处描写突出冬天之冷和救灾之难。

    C、文章写冬末村里小女孩的活动外,还通过羊群觅食、杨柳吐绿、渠沟水汪汪、布谷鸟鸣叫等情景,多角度呈现了大梁坡的春天气息, D、作者详细叙写“我”家的救灾情况,又简笔勾勒“村里大人孩子全都出动”的救灾场景,一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有利于文章主旨表达。
    (3)、文中“冬天终于到了尾巴根上的时候,又一个弟弟降生在铺满稻谷的大炕上”这一句,与朱自清《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
    (4)、在文中画线的【甲】【乙】【丙】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5)、朗读这篇文章时有同学把“稻谷来到了春天”读成“稻谷等到了春天”,老师向他指出错误,这个同学说两者意思差不多。你同意该同学的说法吗?为什么

三、第三部分(60分)

  • 10. 作文。

    “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能不改其乐”,是颜回的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精神;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是赵一曼的精神;

    “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是叶剑英元帅提倡的精神;

    ……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向往,然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人们往往又会犹豫,甚至畏难不前。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