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 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huì)行     (bì)命      (shào)时     积(xīn) B、(chí)担      眈(dān)     (zhān)蔽     (míng)目 C、(suì)入      (pī)斩      (jiǔ)尾      假(mèi) D、(xiá)      闲(xiá)     (qín)兽      大(jiǒng)
  • 2.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3.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少时,一狼径      相甚远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学好几何 C、止增笑            震欲聋 D、狼亦矣            狡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奔倚其下        悟前狼假寐 B、后狼止前狼又至    顷刻两毙 C、而两狼并驱如故    禽兽变诈几何哉 D、屠惧,投骨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一狼其中 B、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C、其一坐于前 D、担中肉尽,有剩骨
  • 6. 下列对各句中划线的“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场主积薪中(麦场) B、一狼洞中(柴草堆) C、意将隧入以攻后也(狼) D、屠自后断股(狼)
  • 7. 下列对《狼》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尚未彻底认清狼的本性,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余地的情况下做出了与狼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那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二、填空题

  • 8.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划线词的意思。

    ①止:后狼而前狼又止    露尻尾

    ②意:暇甚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③前:恐后受其敌        狼不敢

  • 9.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野有麦场

    担持刀

    ③屠

    ④一狼其中

    ⑤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⑥乃悟前狼假

    以诱敌

三、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项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狼》选自《》,作者是朝的蒲松龄。
    (2)、解释下列加点词

    行甚远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翻译下面句子。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下列句子中,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11.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 , 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鹤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鹤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①鹳:一种凶猛的鸟。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狼其中      洞:洞口 B、乃悟前狼假    寐:睡觉 C、其上        巢:筑巢 D、古木上        集:停息、聚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3)、【甲】文中的狼贪婪、凶狠、狡诈,【乙】文中的鹊是怎样的呢?
  • 12. 阅读蒲松龄《狼》两则,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b),则死狼也。仰首(c),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注】①蚤:通“早”。②昧爽:拂晓。③直:通“值”,价值。

    (1)、将“审视、遥望、近之”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a , b , c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野有麦场

    ②一狼其中

    ③有屠人货肉

    ④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