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 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B、静以/修身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学/无以广才
  • 2.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dàn)泊     宁静致远 B、(yín)慢     无以成学 C、(kū)落      年与时驰 D、(zào)     悲守穹庐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B、“学须静也”的“学”不单单是指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身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指单纯的安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 4. 下列词语中的“穷”与“悲守穷庐”中的“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理屈词穷 B、穷追猛打 C、穷乡僻壤 D、山穷水尽
  •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非淡薄无以明志 B、非宁静无以至远 C、淫慢则不能厉精 D、险躁则不能治性
  • 6. 源于《诫子书》中的“宁静致远”为不少有识之士所青睐,他们挥毫泼墨,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对下面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幅是行书,笔画洒落有致,风格秀逸多姿。 B、第二幅是隶书,结构古雅端整,笔意朴实淳厚。 C、第三幅是篆书,横笔蚕头雁尾,线条匀净修长。 D、第四幅是楷书,形体方正端庄,结构严谨有度。
  • 7.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其作者是印度的作家、诗人泰戈尔,泰戈尔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文章紧紧围绕济南冬天“温晴”这一总体特点来写,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C、书,又称“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我们学过的《诫子书》是东晋时期的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 D、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豆蔻”是指女子十三四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

二、填空题

  • 8.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君子之行()   非淡泊无以明志()()   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性()   年与时)   成枯落()   悲守穷

  •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以修身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非学无以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

    ⑤险躁则不能治性

    ⑥悲守穷庐

  • 10. 本文的作者是 , 字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 , 俗语有。本文题目中的“诫”的意思是 , “书”是指

三、语言表达

  • 11.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优良的家风造就国之栋梁。学过《诫子书》后,同学们以“扬优良家风,承传统美德"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走近优良家风)以下是第一活动小组搜集的以“家和万事兴”为内容的四幅书法作品,你认为对其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如图是草书。其特点是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体势连绵,笔画省简,结构简单。 B、如图是篆书。中锋运笔,圆起圆收;提笔运转,粗细一致;弧画运笔,搭接无痕。 C、如图是楷书。其优点是本着实用的目的,力求运笔快捷,省时省力,易于辨认。 D、如图是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2)、(传承优良家风)以下是第二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研读这两则材料,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材料一 

    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代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

    “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3)、(学习优良家风)“孝悌”是优良家风的重要内容。第三活动小组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组图画,请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图画的内容(不超过28个字),并从教育方式的角度谈谈它给人们的启示。

四、文言文阅读

  • 12. 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列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子书  诫:                    ②非学无以广才  广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选用原文词语填空。

    文中指出修身养德的方法就是“”和“”;无论是“广才”,还是“成学”,作者强调获得成就取决于“”,“”则导致失败。

  • 13.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则不能励精,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 , 弃疑滞。,使庶几 , 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 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注】①疑滞:犹豫不定。②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③揭然:显明的样子。④恻然:恳切的样子。⑤细碎:琐碎的杂念。⑥嫌吝:怨恨耻辱。⑦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⑧济:成功。⑨窜伏:逃避,藏匿。⑩下流:地位低微。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则不能励精(懈怠) B、意与日(消失) C、躁则不能治性(危险) D、广咨问(广泛)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庶几

    A、夫君子 B、下车引 C、者不如好之者 D、学而时习
    (3)、下列对两篇文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徒碌碌滞于俗”的原因是没有远大志向,同时也没有珍惜时间。 D、“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含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4)、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②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

  • 1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②非学无以广

    ③悲守穷

    ④又天子

    (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