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过关练
-
1.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词的正常语序应当是 (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橘子洲头独立,湘江北去。2.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中“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运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运用了夸张和借代的修辞手法。3.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用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则活画了岳麓山一带枫林的红色仿佛人工染成的。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其中“透”字写出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 C、“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苍鹰展翅、矫健勇猛的雄姿。 D、“鱼翔浅底”的“翔”字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状态。4.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大爷对记者说:“现在其实有好多电影、电视,都是讲述我年轻时候的故事,总是能让我回想起那个峥嵘岁月的时代。” B、贫穷山村的农家女孩苏明娟能够脱胎换骨,完成人生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好心人的帮助,更离不开她自己的勤奋。 C、40多年前,一批风华正茂的知青响应祖国号召,来到苏北响水县康庄大队插队落户;40多年后,已年过花甲的他们重返这片热土,感受这里的巨大变化。 D、真实案件改编,戏骨同台飙戏,剧情扑朔迷离,节奏酣畅淋漓……《破冰行动》从立项起就备受关注,最后的呈现也不孚众望。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深刻阐述并提出了红船精神。 B、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多数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 C、目前我国中小学营养餐浪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源于中小学营养餐与学生的期望落差太大造成的。 D、针对海岸种树不易成活、年年造林不见林,林业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出了很多造林的新模式。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____的话题,人们不仅对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津津乐道,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儿腻。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同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____。(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____,而且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____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炙手可热 曲高和寡形同陌路惨淡经营 B、街谈巷议曲高和寡渐行渐远苦心经营 C、街谈巷议高山流水形同陌路惨淡经营 D、炙手可热高山流水渐行渐远苦心经营(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除当的一项是( )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C、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D、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7. 下面是某人发给朋友的一则手机短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我于昨晚得知家母重病住院、急需手术、资金不足的消息,甚为挂念。现承蒙×××捎去5000元,以尽绵薄之力,请务必领受。他日抽闲我定当莅临医院探望。祝愿老人家病体早日康复!
8. 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扩写“鹰击长空”,要求所写语句符合表达方式的特点,每题字数不得超过40字。(1)、用描写的方式扩展。(要求:能反映出事物的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2)、用议论的方式扩展。(要求:有观点,有分析判断。)9. 毛泽东诗词有着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富有激情;③不少于60字。10. 微写作秋意漫洒苍穹,一景一物皆蕴透着浓郁的秋色、秋香。请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段颂扬秋天的文字,抒发你对秋的赞美之情。(250字左右)
二、阅读提升练
-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七律·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注]
毛泽东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注释】 作诗那天正好是毛泽东生日,在冬至后的第四天。1962年冬,中国刚经历了三年特大灾荒,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反华的浪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大雪横飞、乌云滚滚、万紫千红都已凋零的茫茫冬景,是对自然景象的客观描写,没有象征意味。 B、作者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驱一切“虎豹”“熊罴”,“虎豹”“熊罴”都指反动邪恶势力,在诗意上又与冬景相协调。 C、作者以在最寒冷的时节独傲霜雪的梅花,象征作者及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斗志和高洁的精神。 D、此诗将险恶的环境与抒情主人公的坚强意志进行对比,将软弱渺小的“苍蝇”与傲雪挺立的“梅花”进行对比,加强了表达效果。(2)、请你联系背景,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念奴娇·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注] , 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注释】毛主席自注:“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横空出世”,横在空中,高出人世;“莽”,苍莽无际;“阅尽”,看尽了,经历了。开头三句从空间角度,表现昆仑山的雄伟、阔大。 B、“飞起玉龙三百万”,形容披雪的群山连绵起伏,像千万条玉白色的巨龙在飞舞。“三百万”为数词虚指用法,形容很多。 C、“安得倚天抽宝剑”,“安得”,怎么能得到;“倚天抽宝剑”,即抽出倚天的宝剑;“倚天”,形容剑极长,靠在天上。 D、“把汝裁为三截”,形象地写出了改造自然的巨人形象。“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写昆仑山经过全人类的改造,化害为益,全世界人民共享“凉热”。(2)、这首词的上阕在意象描绘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1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虞美人·枕上[注]
一九二一年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注释】此词是毛泽东写给新婚不久的夫人杨开慧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江海翻波浪”以比喻、夸张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突出、鲜明地写出“愁”状。 B、一个“晓”字,点出是彻夜未眠;一个“影”字,写出若即若离的别样之苦。 C、下阕末两句,作者触景生情,见月怀人,含蓄地写出了别离之苦。 D、这首词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离愁别绪。(2)、这首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相比,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新诗与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割裂,本应并肩携手,共创中国诗歌的辉煌前程,但可惜两者间似乎一直存在深沟高垒,不由得令人感慨万端。
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当然有新旧之别。但新旧之分仅是从时间、内容与形式上做出的区分,并不代表质量、成就的高低之别。新的作品好,旧的作品未必不佳,有许多艺术形式与艺术品,所历年代越久,价值反倒越高。艺术不是时装,不能以追新逐奇来掩饰内中的空虚。简单的线性进化思想并不足以概括艺术的发展。艺术作用于人类的灵魂,因此,触动心弦、深入人心才是它的价值所在。唯有将人类的体验深化、升华,清晰准确地予以美的表达,给人以无穷启迪的艺术,才永远是新的、伟大的、不朽的艺术。
新诗、旧诗皆是诗。旧诗中有不少宣扬封建落后思想的作品,这是需要我们加以摒弃的。但另一方面,它又有许多风清骨峻、思精韵美的流芳之作,有许多感时忧国、魂牵中华的灿烂篇章,怎么能将其一笔勾销而全盘否定呢?如果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新诗,同样不也是精品稀少,而多为应时应景、歌功颂德、肤浅跟风之作吗?
若说诗歌是人类文化的无价珍宝,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这珍宝和明珠是由旧诗、新诗共同组成的。倘若说中国曾是诗的国度,那么这诗指的主要是旧诗而非新诗。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近百年来,旧诗被放逐得太久,被不加分析地排斥得太厉害,已到了该重新认识它的时候。
新诗与旧诗须要结盟。新诗、旧诗相互以自己的意趣与标准去评价不同的东西,不是致力于求同存异、互相学习,而是希望以已驭人,让别人来归顺自己,这都是不可取的。诗歌的天地大得很,与其独演独舞,何如联手共舞?新诗、旧诗联盟,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大于三。
从实际来说,只须将现今散落在民间的旧诗词组织、刊物吸引、纳入文联、作协或诗歌学会,给予他们同等的政治待遇、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存活成长,就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创作力量。同时,积极开展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和深度对话,在交流中不断消除分歧,增进融通。总之,对新诗、旧诗要一视同仁,不能怀抱歧视与偏见而区别对待。
新诗、旧诗要互相学习。具体来说,新诗可以向旧诗学习其严谨、简洁、精练,学习其重音韵、重意境、音调铿锵、朗朗上口、易记易流传。旧诗可以向新诗学习其自由无拘、求新求变、永不满足、永远探索的精神。新诗、旧诗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只要能打消人为芥蒂,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一定能接续《诗经》传统,彰显汉语音、形、义的内部特质和精妙关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诗歌审美言志、表情达意的深刻内涵,推动中国诗歌进一步发展。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想要让旧体诗词重新振兴,与新诗一道发展,除了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外,每个写诗爱诗和关注诗歌命运的人都应尽己之力,献计献策,去接续文脉,创造佳构。最根本的是要写出音韵铿锵、神足意满、打动人心、能传之久远的诗来,“让金子般的诗句出现”,就一定能迎来诗歌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
(有删改)
(1)、下列对“新诗与旧诗的关系及现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诗与旧诗本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两者相互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B、新诗与旧诗有着本质的联系,但近百年来我国注重发展新诗,对旧诗不加分析地排斥。 C、新诗、旧诗同属诗歌艺术,二者只有内容、形式的新旧区别,没有质量、成就的高低。 D、新诗、旧诗在当今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彼此想以己驭人,衡量标准不一。(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新诗、旧诗本应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但二者之间似乎一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B、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它的价值就在于能触动人的灵魂、深入人心。所以新诗不必注重形式和内容,发扬其自由无拘、求新求变、永远探索的精神即可。 C、旧体诗要想在新时代有所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写出有思想内涵、能触动心弦、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作品。 D、新诗、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可惜二者现在没有一道发展,令人感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旧体诗中有部分作品思想内容不健康,宣扬封建落后思想,这些都需要摒弃。但新诗也须学习旧体诗的严谨、简洁、精练等特点。 B、作者认为旧诗才是人类文化的珍宝、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因此在写作新诗时勿忘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重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取向。 C、诗歌的发展天地大得很,新诗与旧诗应该“共舞”,对此作者满怀期待,希望彼此之间能求同存异,互相学习。 D、对于新诗与旧诗的结盟,目前具体的措施是把民间旧诗词组织等纳入正式机构内,提高他们的待遇,积极开展沟通交流、深度对话等活动。15.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② , 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释】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16.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释】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