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环状九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 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变性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2. 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3. 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D、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4.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D、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5. 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C、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6.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7.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适合中学生进行遗传病调查 D、先天性愚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遗传病,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8. 正常动物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可转变为癌细胞。下列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B、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9.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10.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11. 某长度为1 000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个,该DNA分子复制时,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链中的碱基数目多于2链 B、该过程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的 C、复制过程中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 D、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共需鸟嘌呤4 900个12. 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13. 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B、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C、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D、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14. 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400 mg/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B、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C、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D、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 NAA 处理插条15. 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A、A B、B C、C D、D16.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在细胞中,细胞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17. 下面图甲为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示意图;图乙表示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所引起的疾病示意图,图中①一⑤分别表示不同抗生素抑制细菌的作用情况,a~c分别表示某种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①表示促进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B、图乙中③④分别表示抑制细菌DNA复制和转录 C、吞噬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均有图甲中过程①②③ D、图甲中,与①相比②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T18. 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19. 关于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不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20. 下图为20世纪南半球四种鲸的捕获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缟鳁鲸种群处于食物链末端,获得能量多,更易生存 B、多年的捕获量数据可反映长须鲸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C、各种鲸的数量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D、鳁鲸在1928年左右捕获量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21. 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2. 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棟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棟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酸雨对棟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楝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樟树的大 C、无法确定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是否受酸雨影响 D、无法确定樟树或棟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是否耐酸雨23. 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中染色体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而染色质不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都有DNA-蛋白质复合物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24. 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可能不相同 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2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不可能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亚洲人与澳洲人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人工选择则不能 D、就目前掌握证据来看,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距今15亿年前的古细菌化石二、综合题
-
26. 下图中图甲表示绿色植物叶表皮上分布的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和关闭,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图乙表示叶肉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其中a、b、c、d各表示结构);图丙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绿色植物植株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和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场所分别是(填图中的字母)。(2)、图甲中可以看出气孔的和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炎热夏季中午,气温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强烈,部分气孔会处于关闭状态,在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C3的含量会 , 主要原因是气孔关闭,。(3)、假设温度等其他环境条件适宜且不变,则气孔关闭后,丙图中的C点将向移动。(4)、根据图甲、丙和上述(2)题中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27.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习近平主席在2020气候雄心峰会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提出2020年以后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并倡导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全球性生态问题除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外还包括、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生物多样性锐减,也是全球性生态问题之一。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 ,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3)、中国努力降低CO2排放,是因为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等。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通过降碳来缓解气候变暖,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原因是。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两个降碳方案。(4)、孟子、庄子曾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现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 它的追求是自然、经济、社会的。28. 新冠肺炎是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就世界范围内而言,新冠肺炎疫情仍不容乐观,截至2021年5月28日,世界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1.6亿。我国现在正在开展大规模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工作,全国上下积极参与。正常人体感染病毒时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图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体温的变化是根据体温调定点而改变的。发热时,首先是中枢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从而导致体温调定点上升,然后机体的代谢增加以达到体温调定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 , 激素乙通过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据图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 , 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29.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 , 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 .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 . 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答出两点即可).(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 , 其作用有(答出两点即可).30. 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基因A有 , 在大肠杆菌中,其初始转录产物中与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 , 无法表达出蛋白A。(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作为载体,其原因是。(3)、若要高效地获得蛋白A,可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因为与家蚕相比,大肠杆菌具有(答出两点即可)等优点。(4)、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法进行检测。(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
三、实验题
-
31. 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甲 红二×黄多 红二 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 红多×黄二 红二 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 乙 圆单×长复 圆单 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 圆复×长单 圆单 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上,依据是;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