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1年高三文综历史模拟试卷(三)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07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兴修的比较重要的水利工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魏国的西门渠和楚国的芍陂。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   )

    A、缘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推动了各地联系的加强 C、促使经济重心日益南移 D、影响了各国的兼并战争
  • 2. 《史记》中关于汉代地方特产的记载明显增多,如西北的畜产,安邑的枣,秦燕之粟,蜀汉江陵之橘,淮北常山河济间之获,齐鲁之桑麻,渭川之竹,山西木材等。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
    A、区域性市镇的出现 B、全国性商业流通增强 C、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D、手工业技艺水平较高
  • 3. 北宋程颐、程颢指出:“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中国而用夷狄礼,则便夷狄之。”宋初学者石介将佛、道视为“中国”坏乱之源:“释、老之为怪也,千有余年矣。”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
    A、力图复兴儒学,稳定社会秩序 B、思想僵化落后,固守华夷观念 C、传承礼仪文明,促进文化交流 D、主张三教并行,提倡儒术主导
  • 4.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之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
    A、政府鼓励租佃关系发展 B、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C、徽州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D、定额租制利于缓和冲突
  • 5.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说明“这场革命”(   )
    A、加速了清政府统治的瓦解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想潮流 D、获得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行径丝毫没有改变,人们对巴黎和会的失望情绪与由于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俄在中国满洲以及别处侵略的土地一律放弃)产生的欣喜之情形成强烈反差。在这一现象影响下,当时中国(   )
    A、主流思想已经发生变化 B、资本主义道路行将破产 C、社会舆论左右国内政局 D、救国主张出现新的探索
  • 7. 1958年,曾任公社书记的李丙炎说:“那时吹牛皮,我觉得是政治需要,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看不起我们,我们就得自己给自己壮胆,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于是就放心地放起高产‘卫星'来。”据此可知,李丙炎认为当时“大放卫星”(   )
    A、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C、有其特殊的历史现实背景 D、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 8. 下表为中国1978-2007年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初次分配关系演变情况。

    国家

    企业

    居民

    1978年

    33.9%

    11.1%

    55.0%

    2007年

    24.1%

    18.4%

    57.5%

    据上表可知,收入分配改革(   )

    A、调动了企业和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因让利于民使国家财政收入下降 C、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促进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大发展
  • 9. 在克里斯提尼之前,雅典的人名必须冠以其父的名字,如“克里斯提尼,梅格克勒斯之子”;克里斯提尼规定,雅典人名必须冠以其所在的德莫(雅典政体中最为基础的行政单位)的名字,如“来自阿罗佩科的克里斯提尼”。这一改革意在(   )
    A、为雅典民主提供法律保障 B、撼动贵族政治存在的根基 C、规范雅典人名的称呼方法 D、完善雅典基层的行政制度
  • 10. 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船坚炮利以及商业资本主义扩张基础之上;工业革命后,其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变化说明工业革命(   )
    A、宣告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B、推动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 C、加强了资产阶级对外扩张和掠夺能力 D、改变了西方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方式
  • 11. 《四月提纲》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内容中并没有直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等,而是仅土地改革、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当时(   )
    A、列宁为赢得人民支持的策略考量 B、俄国民众和沙皇统治的矛盾激化 C、苏俄正面临帝国主义侵略的困境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
  • 12. 1981—1985年,美国把危害生态的投资35%放在发展中国家;全球每年有害垃圾5亿吨,90%来自发达国家,大部分被转移到第三世界。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   )
    A、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 B、完全被发达国家所控制 C、导致第三世界长期落后 D、引发南北之间新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1月3日,在吕宋岛的马尼拉,河北岸的信奉基督教的华人居住区,晨钟都相继敲响。来自中国沿海港口的平底帆船,现在已经开始抵达这里。

    在1688年的世界上,正是这些帆船构成了把各地区联系起来的纽带。西班牙的大型帆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经济上看,马尼拉是17世纪下述两大重要经济活动的交汇点:一个是西属美洲银矿出产的白银大量流入,另一个是华人们的门类齐全的制造业的商业企业。无论是哪一年,都会有一两艘西班牙大帆船,从阿卡普尔科穿越太平洋,把“新世界”出产的白银运到马尼拉,以购买中国丝绸、中国和印度的棉织品,以及“新世界”需求量甚大的其他精美消费品。于是,“马尼拉大帆船”的故事,浮出了水面。

    ——摘编自约翰·威尔斯《1688年的全球史》

    材料二

    1571年至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货币共计4亿比索,其中1/2流入了中国。在近代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

    ——摘编自全汉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汇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马尼拉大帆船”的故事是一部“世界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工业“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的历史”这句话的认识。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大鹏(1857—1942),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人。他1890年开始写日记,连续记了51年,现尚存有41年的日记,编成《退想斋日记》一书。

    民国二年

    正月初一来给刘大鹏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

    “上年五月被贼剪发半截。恨贼为乱难当(挡),莫能食其肉而寝其皮,为此生之大憾也!”“恐众怒难犯,不得已偕行抵县”,“勉强应承本县(太原县)临时议会议长”

    民国三年

    “大清宣统六年春正月初一日壬子

    自宣统三年,递首孙文倡行革命扰乱中华。逆臣袁世凯乘势与贼共和,過君退住。四年壬子春正月,袁即咸临时大总统,改行阳历。……子本清人,岂能随世沉浮,奉贼之朔乎?叛逆逼民遵行新历,而民皆置若罔闻,仍行旧历,而以今日为元旦。

    “登堂祭祖时,仍戴顶帽,不从叛逆之制”。

    民国四年

    投资柳子峪西坪窑(煤矿)。担任太原县煤矿事务所干事。被众人推举为太原县商会特别会董。

    民国十八年

    元旦“家中包扁食以贺阳历之新年”。

    ——摘编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太平天国初期的科举考试年年进行。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除以天王生日为期的“天试”外,尚有东、北翼试,一年四次的京试各自开科取士,各自出金榜。为倡导男女平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还举行了女试,这一创举对近现代女子教育可谓功不可没。

    太平天国科举对于考官的选拔虽然是认真的,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选拔体系,然而完备的考官制度却挽回不了太平天国虽有众多科考出身之人,却无栋梁之才的事实。这是因为太平天国科举考试中规定“其文与策论不满三百字者不录,题目写错、抬头写错者不录,误写避讳字面不合天情者不录,真草不完及字迹两样者不录……。这些不录规定以及试题内容的限定导致太平天国科考出现凡应试皆及第的奇特现象。太平天国试题多以阐述太平真主教世的道理为主,应试士子需按照这些题目阐发“天教”教理。这对于长期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也遭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强烈抵制与对抗。

    ——摘编自吕子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

    (1)、根据材料,概括太平天国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太平天国科举改革的作用。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向国会提出扩充海军的计划。日本从1920年开始了“八八舰队计划”,即在八年中增加八艘主力舰和八艘巡洋舰。到1921年,日本的海军军费已占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英国议会亦通过决议,增加战列舰、巡洋舰和潜水艇的制造。就连原来重视陆军而轻视海军的法国,也制定了庞大的扩充舰队的计划。

    经过历时3个月的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美、英、日、法、意五国代表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美英日法意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对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力量的比例进行了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总吨位比例是5:5:3:1.75:1.75;缔约各国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是,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美国同意放弃其在菲律宾、关岛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放弃在香港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等等。

    ——摘编自茹莹《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主力舰吨位比例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国海军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国海军条约》。
  •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居正)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劝上力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听纳。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攘地千里,荒外警服;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数年,囧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悻,严考成,霰(核实)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万历)十二年……籍没张居正家,其产不及严嵩二十分之一。株连颇多,荆川骚动。上曰:“张居正……钳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周上负恩,谋国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伊属张居正、张嗣修、张顺、张书俱令烟瘴地面充军。”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一

    (1)、根据材料,指出对张居正的不同评价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