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07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春秋中叶,齐叔夷钟铭文中有“余命汝司予菜,造-(当时的字符)徒四千”,郭沫若认为“-”是铁字的初文或省文。考古学者认为,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的竖炉冶铜技术,为冶铸铁器“提供了直接的基础”,春秋时期的冶铁业应“已使用鼓风竖炉”。这说明春秋时期( )A、民营手工业规模宏大 B、铁制农具普遍使用 C、官营手工业受到冲击 D、冶铸行业发展迅速2.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诫子植》、嵇康《家诫》、颜延之《家诰》等,最典型者当属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般的庶族家庭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由此可以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形成 B、世族文化影响扩大 C、宗法制度社会基础得到巩固 D、印刷技术快速发展3. 《隋书·音乐志》记载了大业二年在洛阳演出“百戏”的盛况:“……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这一现象表明隋朝( )A、民间艺术迎合统治阶层 B、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繁荣 C、朝贡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D、民间戏曲整合了社会价值的取向4. 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各设巡抚为长官,每两省(个别地区为一省或三省)又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这反映了清朝( )A、对地方的控制弱化 B、边疆危机空前严重 C、疆域治理策略灵活 D、中枢机构发生异变5. 光绪十九年九月,织布局突起大火,连忙赶往英法美租界请求救火,却遭拒绝。十一月,李鸿章重新募集资本100万两,再次抢滩上海城,取名“华盛”,在上海、宁波、镇江等处设立10个分厂。由此可见当时( )A、民族工业摆脱列强的控制 B、洋务企业走出发展困境 C、官办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 D、求富以自强的图存意志6. 南北会谈,初步达成“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从多数取决的协议”。这时,孙中山回国并被各省代表会议举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公开质问南方:“选举总统是何用意?设国会议决君主立宪,该政府及总统是否亦即取消?”这表明,袁世凯( )A、公开反对共和政体 B、极力推行君主立宪 C、凭借实力影响局势 D、抵制进行社会革命7. 全面抗战初期,王宠惠作为外交部长进行了多元的外交活动。主要是:积极争取对日直接交涉,谋求和平解决;澄清事实真相,寻求国际支持;加大对国内外的宣传力度,坚定国人的抗战决心。这些外交努力( )A、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利于争取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 C、改变英美对日政策 D、推动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8. 下图反映出我国( )
1978—2012年货物出口和进口总额
A、经济体制改革助力外贸发展 B、国民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C、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D、积极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9. 古希腊人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这说明古希腊( )A、神学占据主导地位 B、严格限制个人自由 C、城邦集体意识强烈 D、漠视公民生存权利10. 卢梭说,人们想习得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判断能力。他反对将知识按照百科全书的模式教给孩子,主张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这些主张( )A、体现了理性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B、追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C、反映了人文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11. 巴黎公社起义推翻了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后,起义者高举大旗,摧毁了象征拿破仑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旺多姆广场上的“凯旋柱”,并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图为社员们在广场上)。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革命措施十分彻底 B、一定程度超越民族主义 C、积极团结工农群众 D、全面贯彻马克思的主张12. 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把-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举措( )A、为赢得国内战争胜利提供物资保障 B、使苏联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C、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严重弊端 D、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19 世纪,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1788 年英国库克船长在悉尼登陆时,居住在澳洲的土著有30万人,500个左右的部落,人们从事狩猎和采集,通过以群体的家族集团形式居住在一起。到了19世纪中叶,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摘编自《澳洲土著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葡萄牙、英国、美国等国的殖民者往往迫使华工签暑契约,让华工以未来若干年工资支付运输费用。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据1939年版的《加州志》载:“今天位于南部的肥沃三角洲地区……在未开垦前,一些失意的淘金者集居于此,保值糊口。及1870年,中国工人于建造了中央太平漳铁路后,又接受低工资担任开垦三角洲地区的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逐渐全部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被开拓了。”
——摘编自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华工出国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留美华人的历史贡献。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了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到4296处,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3154家,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2019年发布的“文化建设70年‘大数据’”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建国后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相关文件(节选)
名称
时间,机构
内容
《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
1949年12月16日,政务院
各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是该区所辖省、市高一级的政权机关,并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领导地方政府工作的代表机构。
《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
1955年6月9日,国务院
聚居人口十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聚居人口不足十万的城镇,必须是重要工矿基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并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市的建制。工矿基地,规模较大,聚居人口较多,由省领导可设市的建制。
《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
1983年,国务院
积极试行地、市合并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市管县体制的绩效日渐甚微,甚至开始阻碍县的经济发展,改革这一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摘编自邓健华《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变革的宪法学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因。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1年3月11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所谓“租借”主要指战争物资(如飞机、坦克卡车等)以及其他补给(包括食品和劳务)的租借。租借最初应用于英国,之后将援助的范围扩大到包括俄国、中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到1945年8月31日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联邦所得的租借援助共300亿美元,占美国租借支出总额的60%。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在排除了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以后,从194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到1945年9月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102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苏联的统计为98亿美元)。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意义。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祖逖少年时轻财重,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他成年后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永嘉之乱后,率领亲党避乱于江淮,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祖逖礼贤下士,善于体恤民情将士稍有微功,便会加以赏赐。他生活俭朴,不言资产,劝督农桑,带头发展生产,又收葬枯骨,深得民心。他在建武元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刘琨在给亲威写信时,大力称颂祖逖威德,晋元帝也下诏擢升他为镇西将军。石勒见祖逖势力强盛,不敢南侵,命人在成皋县为其母修墓,又致信请求互市。祖逖虽未回信,却任凭双方互市,为此收利十倍,兵马日益强壮。
——摘编自《晋书·祖逖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祖逖的功绩。(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祖逖取得功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