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0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 1.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私有财产的出现 B、战争的出现 C、生产力的提高 D、部落联盟的出现
  • 2. 下列组合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蔡侯纸”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张仲景──“五禽戏” D、王羲之──《兰亭序》
  • 3. 一本书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元昊建立西夏、张骞通西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这些史实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对应顺序,正确的是(    )

    A、夏商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时期   明清时期 B、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夏商周时期    明清时期 D、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 4.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 5. 与商周同时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出土了著名的青铜器(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大型青铜立人像 D、编钟
  • 6. 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其中包括( )

    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战争   

    ④黄花岗起义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7.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呀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
  • 8. 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万农民支援前线。准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准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
    A、民众的大力支援 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D、党中央指挥正确
  • 9.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量

    年份

    粮食(百万吨)

    棉花

    煤(亿吨)

    1952

    163.42

    1.30

    0.66

    1.35

    1957

    195.05

    1.64

    1.31

    5.35

    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 10. 观察图表,人民体育事业得到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    )

    ①党和政府的重视

    ②外交事业的发展

    ③改革开放的进行

    ④人民群众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1. 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 12. 关于如图所示的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D、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
  • 13. 被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作“尼罗河的馈赠”的古代国家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印度
  • 14. "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 15. 下面是19世纪某国的人口分布示意图。此图说明该国 ( )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是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
  • 16.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很多相同点,下面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引起战争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 B、战争的性质完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C、战争为美国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D、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
  • 17. 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22年停止,其原因是(    )
    A、“王政复古”政变的发生 B、掀起了反英民族大起义 C、超出了非暴力的范畴 D、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 18.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2013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8个。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欧洲联盟名称的由来 B、欧洲联盟成立的目的 C、欧洲联盟成立的过程 D、欧洲联盟成立的作用
  • 19. 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领导南美起义军打败了(    )
    A、荷兰殖民者 B、葡萄牙殖民者 C、西班牙殖民者 D、英国殖民者
  • 20.

    下面一组漫画图片呈现的是某人的快乐生活片段,据此判断他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德国

二、综合题(共3题;共60分)

  • 21. 品读经典,穿越时空,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情怀会在你的心灵中慢慢沉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摘编自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

    材料二: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

    ——摘编自《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

    材料三:《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先生的《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本著作的合称。通过对一系列革命挫折的深刻反思,孙中山先生从思想、经济和政治层面对未来中国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字里行间表达出他博大的革命胸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带着理想未成的遗憾溘然长逝,弥留之际,口中仍念记着“和平、奋斗……拯救中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什么途径?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哪些重要的发明?
    (2)、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二书目中①、②两处被隐去的信息。
    (3)、某位书友建议将(本草纲目)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你觉得好不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4)、依据材料三,我们阅读《建国方略》时,除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主张外,还应从他身上学习什么优秀品格?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 22. 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布满艰辛。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请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 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 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 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材料二: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1894 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 

    (2)、导致材料二中俄国 “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的这场改革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促成美国成为 “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因素有哪些? ( 写出两点即可 ) 

    (4)、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谈谈我国能够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

  • 23. 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中国外交展示过灿烂辉煌,也经历过风霜雪雨。如今中国引领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传统智慧与天下情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拓与辉煌之路】

    材料一:

    【伤心与屈辱之路】

    材料二: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夷”为师。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计”求强、求富,用西方科学挽回颓势。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

    【风雨与彩虹之路】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说出两点即可)
    (2)、仔细分析材料一中的八幅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古代中外交往的特点。(提示:从路线、方式、政策三方面考虑)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的含义。
    (4)、请再举两例,材料四中未提到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
    (5)、通过学习中国外交的历史,谈谈对你的人生之路有何启迪。(说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