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专题复习之空气与生命(优生加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0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某只含铁、氧两种元素的样品A,高温时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测得沉淀的质量与原样品A质量相等,如果A中只含两种物质,则A中一定含有( )A、FeO B、Fe2O3 C、Fe D、Fe3O42. 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向混有少量硫酸铜的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向装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D、向一定量的氯化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 工业上可利用石灰石和废铜屑等原料生产国画石青颜料。石青的化学式是aCuCO3·bCu(OH)2 , 已知Cu(OH)2和CuCO3都能受热分解,分别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氧化物相同),且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到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到220℃。现取34.6g石青样品,对样品固体进行热分解实验,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如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0℃~66℃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未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B、m=24 C、在A,B,C,D四点处固体物质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均为19.2g D、若将m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这说明固体物质中的氧元素已全部转化为氧气除去4.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三种物质,A是一种氧化物。加热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4
7
31.6
0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6.7
0
3.2
A、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8.7g B、D可能是单质,C一定是化合物 C、组成物质C的元素种类一定比物质B多 D、反应过程中C剩余15.8g时,容器中B的质量为13.35g5. 下列四幅坐标图分别表示物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其中与选项表述不符合的是( )A、甲:将一氧化碳气体通入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变化 B、乙: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溶液的pH变化 C、丙:分别将等质量的铝和铁放入足量的盐酸中,放出H2的质量的变化 D、丁: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质量的变化6.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 , 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乙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7.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1 B、物质甲与丁质量比为14:85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8.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14g。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C、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7.6g D、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铜6.4g9. 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a≥810. 将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X。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的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6.6
2.7
m
A、m 等于 4.0 B、X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X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3∶111. 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克新物质D。若增加10克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克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克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12.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 B、丙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 C、甲内血液来自内脏的左心房 D、丙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左心房13. 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吸入 B、乙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的位置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吸入 C、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进行,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14. 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条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5. 17世纪荷兰的科学家海尔蒙特将一株2.3kg重的柳树苗栽种在木桶里,桶内装有90kg的干土,在培育的过程中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五年后,经过称重,柳树苗重达76.8kg,而土壤只减少了0.057kg。这个事实说明( )A、 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只来源于水 B、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C、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只来源于雨水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完全来源于土壤”的结论是不科学的16. 5月27日上午,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在冲顶珠峰过程中,登山者要借助氧气瓶进行呼吸。根据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的过程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B、乙图中气体交换后 D 处氧气浓度大于 C 处氧气浓度 C、乙图中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D、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17. 如图为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①可以补充自然界中的氧气 D、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1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2
m
8
14
A、 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4:1 D、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12 g19. 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0.2g B、0.6g C、0.8g D、0.9g20. 13.5gCuCl2样品,当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后,得到29gAgCl沉淀,则样品中不可能混有的盐是( )A、 BaCl2 B、CaCl2 C、AlCl3 D、NaCl二、填空题
-
21. 小明将装有植物的密闭装置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夏季晴朗的室外测定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1)、图中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点是(填字母)。(2)、从氧浓度的角度考虑,一天中时左右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最佳时间。22. 将12.9克 NaCl和 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 CaCl2 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3
m
9
10
10
求:
(1)、表格中m的数值是。(2)、溶液中 Na2CO3 完全反应是在第次实验。(3)、固体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4)、请画出上述过程溶液中 NaCl 质量的变化图。23. 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橡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4.7%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比约是。24. 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盐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缓慢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一m曲线,并在坐标轴内画出曲线oac和obc,回答下列问题:①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则指针变化情况为;
②m1:m2= , 曲线oac表示的是(选填“左边”或“右边”)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25. 新冠病毒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疫情(1)、新冠病毒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和肺构成;(2)、如图甲是重型感染者出现胸部X片及CT影像学,上所说的“白肺”,这说明病毒已经严重损伤了肺的基本结构单位 ;(3)、如图乙是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是一 种可代替心肺功能的生命维持设备。其中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结构如图丙。工作时,将血液由人体静脉引出,从血液入口进入氧合器,血液经过由许多中空的、极细的纤维管构成的膜的外侧,从血液出口重回人体。同时向纤维管内通入气体,就能像正常人体内那样,使氧气、二氧化碳和血液在纤维膜的两侧通过作用进行交换。26. 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医院会采用呼吸机来缓解症状,分子筛制氧机供氧(1)、如图甲是新冠治疗时用的一款呼吸道正压呼吸机,呼吸机使气体压力增高,通过管道与患者呼吸道插管连接,气体经气管、支气管,直接流向肺泡,此时为吸气期;图乙中表示吸气期为段(选填“AB”或“BC”)。(2)、分子筛制氧机是采用物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如图丙)当空气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床层时,分子筛对(写化学式)的吸附能力较强,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结合题中内容可知氧气的用途之一是。27. “咳嗽”是由于异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道发生炎症,引起的保护性生理活动。咳嗽时会快速向外呼出气体,此时膈肌 , 肺内气压(“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喷嚏”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中,符合打喷嚏时呼吸特点的曲线是。28.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甲、乙在该反应中质量变化的比值为。29. 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提示:CaCO3+2HCl=CaCl2+H2O+CO2↑)。(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则生成气体质量为g,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30.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g。三、解答题
-
31. 某校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1)、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的值是。(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4)、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5
第2次
20
10
第3次
20
6.6
第4次
20
n
32. 某小组在拓展学习中开展了如下实验: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质量为50g时,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0g固体。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试求:(1)、求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按要求在图中画出实验中铜的质量变化图像。33. 某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其中含有少量的NaCl,小明同学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他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加水配成400g的溶液,把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浴液,实验数据见表: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溶液的质量
100g
100g
100g
100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2.5g
5g
m
8g
请分析表中数据并计算回答:
(1)、m=;(2)、40g该食用碱配成的溶液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g;(3)、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请根据实验四的数据画图并标上合适的坐标数据。34.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潜艇的制氧原理产生了好奇,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潜艇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为测定潜艇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开展探究,并得出正确结论。
已知装置B中盛有饱和NaHCO3溶液(NaHCO3不与CO2反应),碱石灰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2)、在A中不用稀硫酸而用稀盐酸原因;(3)、装置E作用;(4)、装置D中过氧化钠样品的质量为m g,装置D在反应前后质量分别为n1g和n2g,若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求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35. 小江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现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为了测定该碳酸钙混合物是否符合标准,小江同学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说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记录数据如下: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
100
100
100
100
混合物质量
3
6
9
12
所得溶液质量
101.9
103.8
105
a
剩余固体质量
0
0
m
n
(1)、分析表中数据,判断实验三中样品是否已完全反应并写出理由:(2)、表中a= , m= , n=(3)、通过计算推断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四、实验探究题
-
36. 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上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现象分析】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2)、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选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3)、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写出一点即可)(4)、【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小明认为:只要有氧气存在,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能燃烧。请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7. 为了探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以及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所需器材和药品进行实验。(器材和药品:量筒、氯酸钾、二氧化锰若干克)。(1)、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20%来计算,现在要制取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60%气体,请 你写出实验步骤。(2)、以下该小组两位同学所做的实验记录:小明同学是一次性先收集7瓶不同氧气体积分数的气体,然后逐一检验是否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结果记录,如表甲。
第1瓶
第2瓶
第3瓶
第4瓶
第5瓶
第6瓶
第7瓶
氧气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带火星木条
不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小王同学是先收集一瓶气体,检验它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分析后再依次收集下一瓶气体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乙:
第1瓶
第2瓶
第3瓶
第4瓶
第5瓶
氧气含量
60%
40%
30%
35%
32.5%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好?并说出你的依据。。
38.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图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所经历的时间。(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选填“V1-V2”“V1-V3”或“V2-V3”)。39. 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仪器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①氯酸钾 ②大理石 ③过氧化氢 ④二氧化锰 ⑤稀盐酸【装置】
(1)、写出A图中a仪器的名称 .(2)、小聪同学选择药品③和④制取气体,则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气体的验满方法是 . 则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或(填字母序号)(3)、小亮同学用装置A制取氧气,则加热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他选择了E做收集装置,则气体应从(填“b”或“c”)端通入.五、综合说理题
-
40. 气孔是绿色植物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和水分进出的主要通道和调节结构。兴趣小组实验时发现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气孔是张开,而在黑喑条件下气孔是关闭。兴趣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一: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一般的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保卫细胞的细胞液和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之间有机物(如葡萄糖)浓度不同时,水会从低浓度细胞流向高浓度细胞。
资料二:由于植物休内有机物和水分的运输,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资料三: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胀,气孔是张开;保卫细胞失水体积收缩,气孔是关用。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光照条件下气孔是张开,而在黑暗条件下气孔是关闭这现象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