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专题复习之声学(基础巩固)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组织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 2. 下面是常见的交通标志,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
    A、 B、 C、 D、
  • 3.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4. 夏商时期,已有铜质的铃和皮制的鼓。人耳能分别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 5. 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徐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徐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徐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徐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 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 C、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D、身体各部位的不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
  • 6. 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 D、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 7.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成人皮肤面积约为1.5~2平方米。下列有关人体皮肤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排汗和散热等不是皮肤的重要功能之一 B、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C、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D、皮肤内分布着多种不同的感受器
  • 8. 某同学用尖锐器物掏耳朵,不小心戳伤某结构而导致听力下降。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 B、鼓膜 C、前庭 D、耳蜗
  • 9. 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环境质量检测仪 B、高速隔音墙 C、工人戴耳罩 D、摩托车的消声器
  • 10. 2021年4月,虹桥镇大乌石村举行樱花节,美食巷中烤串香气扑鼻,这种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
    A、鼻腔 B、嗅觉细胞 C、嗅觉神经 D、大脑
  • 11. 2018年9月28日作为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的关键工程乐清湾大桥通车,起于玉环市芦浦镇分水山,终于乐清市南塘枢纽互通,使行车难的状况得到改善。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如下图),经过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板墙(屏障),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 12. 央视一套曾经播放过明星义演,资助聋哑人装人工耳蜗。下列对耳和听觉产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鼓膜、听小骨、耳咽管和鼓室组成中耳 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耳咽管引起中耳炎 D、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 13. 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它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此地有乐队出租 D、禁止停车
  • 14. 2018 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 Troika 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
  • 15. 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
    A、音调  响度 B、音色  响度 C、音色  音调 D、音色  音调  响度
  • 16. 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城市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 17.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人在享用佳肴时,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
    A、热觉、味觉、嗅觉 B、视觉、嗅觉、味觉 C、触觉、嗅觉、听觉 D、视觉、触觉、嗅觉
  • 18. 人在打瞌睡时,头部突然下垂会立即惊醒,参与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     )
    A、耳蜗、前庭 B、半规管、耳蜗 C、前庭、半规管 D、耳蜗、前庭、半规管
  • 19. 古代有十指连心的说法,这是因为(     )
    A、心灵手巧 B、手指上的皮肤特别薄    C、手指比较灵活 D、指尖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 20. 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菲菲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间,音调逐渐变 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大 B、菲菲声带每秒震动振动的次数变多 C、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大 D、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

二、填空题

  • 21. 在“瞎子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瞎子是用(填感觉的名称)来感知大象的形状的,此种感觉形成部位在。  
  • 22. 为了品尝“舌尖上的美味”,小明去吃了一次重庆火锅,结果感觉又麻又辣,眼泪直流,形成麻和辣感觉的器官是
  • 23. 甲同学在一根很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将耳朵贴近钢管可以听到两次敲打声,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填“快”或“慢”),所以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 24. 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及相应的感觉器官

    触觉的感觉器官是;嗅觉的感觉器官是;味觉的感觉器官是;听觉的感觉器官是;视觉的感觉器官是

  • 25. 新冠肺炎患者NBA球星戈贝尔治愈后说自己没有嗅觉和味觉了。他的这些感觉的形成部位在
  • 26. 声音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填“声源处”、 “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 27. 在瞎子摸象这个成语里,瞎子是用来感知大象的形状,此时这种感觉形成部位在。古人云: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的缘故。
  • 28. 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及相应的感觉器官:触觉的感觉器官是;嗅觉的感觉器官是鼻;味觉的感觉器官是_ ;听觉的感觉器官是;视觉的感觉器官是。感觉在产生。
  • 29. 白居易有诗词写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人们是通过声音的来识别出“琵琶声”的。“琵琶声”是靠弦的产生的。
  • 30.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声音的不同;但对于声音主要是由哪个物体发出的有所疑惑,于是他又找来了薄铁片、薄塑料片和薄木板,用相同的速度先后在梳齿上划过进行对比,发现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判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选填“梳齿“或“硬卡片”)发出的。而人的听觉是在形成的。

三、解答题

  • 31. 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最后告诉她患了感冒,开出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比较敏感。
    (2)、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说明理由。
  • 32. 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了世界.探测航道上的冰山,请你说一说用声学方法探测冰山的道理。


  • 33.

    如图,请利用一个鼓(包括鼓槌)和碎纸屑设计实验来说明振幅和响度之间的关系。


  • 34. 邻居张爷爷的耳朵听不见声音,医院检查结果是,耳的各部分结构没有问题。明明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耳朵本身没有问题,怎么就会听不见声音了呢?根据本节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 35. 在同样的环境下,分别用左右手摸一个玻璃球和一块小木块,然后说出两手对这两个物体冷热程度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 36. 利用一根钢尺,研究声音的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1)、实验的步骤:


    (2)、实验的现象:

    (3)、实验的结论:

  • 37. 小闻同学按如图所示将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辨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就能探究出“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闻同学对瓶吹气时会引起振动。
    (2)、小闻同学分辨出A、B、C、D四个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分别对应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改用筷子敲打瓶子,那么音调的排序和贴着瓶口吹气时的音调排序刚好相反,请说明理由。
    (4)、小闻同学利用同一个声音传感器将实验过程中三次敲打瓶子产生的波形图拍了下来,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次实验小闻是用不同大小的力度敲击了同一个瓶子 B、三次实验小闻是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了不同的瓶子 C、甲、乙两图对应的实验中,小闻敲击瓶子的快慢相同 D、丙图对应实验中,小闻的敲击的瓶子发出的声音尖锐
  • 38.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 说明了。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 并由此推理可知:
  • 39. 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长度的关系,则应选择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低的是按住点,最高的是按住点。
  • 40.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为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

    (1)、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此实验说明了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由振动产生

    (2)、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s分别调节到10cm、15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说明了。   
    (3)、以上两次实验均用到乒乓球,请任意选择一次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