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0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此次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房更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 弹指一挥间,西藏和平解放至今己70年。70年来,这片高天厚土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各项事业的面发展进步,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 3.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同志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10月25白,志愿军打响了入朝后的第一仗,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
    A、  朱德 B、彭德怀 C、陈毅 D、刘伯承
  • 4. 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灼烧的剧痛坚持在潜伏地点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确保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里的“他”是(    )
    A、陈化成 B、聂士成 C、邱少云 D、黄继光
  • 5. 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雄赵赵,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主义好”
  • 6. 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B、亲历土地改革运动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资料 D、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档案
  •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A、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 8.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投资比例为58%,交通运输为19.2%,水利农林为7.6%,文教卫生为7.4%,其他为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期间(    )
    A、农轻重比例协调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重点培养建设人才 D、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 9.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是(    )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B、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使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11. 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是中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目正经背 D、公私合营
  • 12.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材料总结了我国在全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是( )
    A、新中国成立初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13. 模范人物往柱是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石油工人王进喜在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不履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普通的解放军战士雷锋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的事迹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C、追求真理,改革创新 D、乐于助人,勤奋好学
  • 14.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最大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刘少奇 D、贺龙
  • 15. 1966年6月,毛泽东在《七律·有所思》中写道:“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指红卫兵)走旌旗。”诗中的“一阵风雷”喻指(    )
    A、  抗美援朝战争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 16. 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八字方针是为了(   )
    A、恢复建国初遭破坏的经济 B、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缓和文革造成的社会混乱 D、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 17.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更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二大
  • 1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是先开始于(    )
    A、农村 B、城市 C、国有企业 D、集体企业
  • 19. 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公私合营 D、企业全面私有化
  • 2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包括哪些(    )

    ①绿色 ②协调 ③创新 ④共享⑤开放 ⑥发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下列思想理论属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的是(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2. 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4篇署名是“皇甫平”的文章,文章批评了“一些同志”把市场说成资本主义,提出计划和市场只是利用资源的两种方式,不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标签。然而,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文章的背后,竟是邓小平。这主要说明了当时(    )
    A、  上海成为改革开放的新龙头 B、社会主义本质已被充分认识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 D、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 23.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21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21年的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全而建成小康社会   
  • 24. 新中国建立后,许多人的名字像以下四人一样带有时代烙印。四人中年龄最大的应该是(    )
    A、向小康 B、李建国 C、王文革 D、刘跃进
  • 25. 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梦已实现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D、综合国力的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26题29分,27题21分,共50分。)

  • 2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的一条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站起来】

    材料一 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

    ——《中国曙光》

    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材料三 经过五年经济建设,不仅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56.5%,而且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1957年我国钢材自给辛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辛达到60%以上。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幸提高了52%,12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29%。

    ——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富起来】

    材料四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4日)

    材料五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五大报告

    【强起来】

    材料六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材料七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部分)

    项目

    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

    从1978年的3678.7亿元,提高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6万亿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

    从1978年的355亿元,提高到2020年32.16万亿元人民币

    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1978年的171元,提高到2020年上半年的30733元

    贫困人口

    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7.7亿,到2019年底减少到551万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天安门广场变成红灯的海洋”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民族焕发新生”的理解。
    (2)、材料二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什么阶段?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4)、根据材料四,指出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历史性决策的会议名称。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材料中的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请你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6)、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梦”的内容是什么?“两个一百年”指的是哪两个时间段?
    (7)、根据材料七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哪些方面的重要成就?
  • 27.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二   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

    材料三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四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

    材料五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开始的尝试”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为“让世界进入中国”而最先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有何代表性事件能说明“中国开始走向世界”?

    (3)、写出两个第一批经济特区的代表城市。依据材料三,分析其能够成为经济特区的条件。
    (4)、材料四中整个“大胆行动”指的是对外开放中哪一具体举措?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
    (5)、据材料五指出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是什么?
    (6)、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