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同步练习(优生加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每点反应都很充分),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a点时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b点时,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2.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3.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CO2+2NaOH=Na2CO3+H2O D、Fe+CuSO4=Cu+FeSO44. 如图,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对该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温度计读数持续上升 B、测其 pH 逐渐变小 C、溶液呈红色时,反应没发生 D、溶液呈无色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氯化钠5. 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6. 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7. 将a%的氢氧化钾溶液b克和b%的硫酸溶液a克混合,下列物质不能与这种混合液发生反应的是( )A、氧化铜粉末 B、盐酸 C、氢氧化钠固体 D、氯化钡溶液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二、填空题
-
9. 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酸、碱、盐三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
(2)、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 pH=7,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序号)
(3)、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 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1. 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12. 生活中蚁虫叮咬分泌的蚁酸可涂抹氨水消除,类似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大量应用,比如。(举一例)13. 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 pH,记录数据如下表:反应时间/s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mL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温度/℃
36.9
37.5
38.0
38.5
38.8
39.2
39.0
38.8
38.6
(1)、上述过程能够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2)、观察如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 125 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其化学方程式为。
(3)、小金同学提出也可以利用氢氧化钠固体来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在其中滴加稀盐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你是否认同此方案?, 原因是。
14. 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1)、在如图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 .15.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温度;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盐酸溶液,不断振荡,当溶液由色变为色时,停止滴加盐酸,此时恰好完全反应;测量温度,发现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中和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 .16. 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反应原理为:①SiO2+2C Si(粗)+2CO②Si(粗)+2Cl2 SiCl4
③SiCl4+2H2 Si(纯)+4HCl
其中反应①属于(填“复分解”或“置换”)反应.
(2)、四氯化硅(SiCl4)遇水会发生如下反应:SiCl4+3H2O═H2SiO3↓+4HCl,某地曾经发生将含有四氯化硅的废料倒入池塘造成污染的事件.事后环保人员在受污染的池塘中投放熟石灰进行了有效处理,写出用熟石灰进行有效处理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解答题
-
17. 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它的蛋白上有漂亮的松花,生活中我们都会拌上醋一起吃,否则会有一股涩味。小烁对此感到很好奇,查阅资料得知:
⑴制皮蛋所需的原料有: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
⑵禽蛋长时间放置,蛋白中的部分蛋白质会分解成氨基酸,它能跟碱性物质作用生成不溶于蛋白的氨基酸盐。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小烁解惑。
18.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19. 在九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个“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的活动(如图):在盛有3 毫升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一滴酚酞试液,向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1)、要确定最后得到的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做法是。(2)、下列哪些做法跟利用酚酞来帮助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中和反应是一样的 。
A、用吹大气球,上面的黑点之间的距离增大来说明宇宙膨胀。 B、用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C、滴加碘液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D、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3)、课后小李同学提出疑问:上述活动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以后,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是酚酞与稀盐酸反应被消耗,还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被消耗?请你利用实验中现有的药品,补充一个实验加以证明是什么物质与稀盐酸反应。。
20. 芋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既可当粮食,又可作蔬菜。(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
A、食醋 B、熟石灰 C、纯碱(2)、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3)、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而变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A、粮库内充入氮气使粮食不易变质 B、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水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 D、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21. 将一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逐滴滴入到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液的pH变化和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分析计算:(1)、图中A点(pH=7)处溶质是(写化学式)。(2)、该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22. 将m1g 7.3% HCl溶液和m2g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m1+m2=50g)。(1)、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左右。(2)、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3)、图中A点所得溶液中的两种溶质是。(4)、通过计算确定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23. 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锥形瓶
锥形瓶+稀盐酸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质量(克)
35.5
55.5
80.5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克;(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24. 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如图所示:(1)、甲实验恰好中和,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50.0g,滴加质量分数10.6%的Na2CO3溶液,如图丙,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丁,中和反应后乙溶液中含HCl的质量为g;(3)、请计算该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5. 某石化厂有一种石油产品含有质量分数为4.9%的残余硫酸,过去他们都是用NaOH溶液来清洗这些硫酸。NaOH和Ca(OH)2的市场价格如下表:名称
Ca(OH)2
NaOH
价格(元/千克)
6.00
24.00
(1)、若要清洗50千克这种石油产品,需要多少千克NaOH?(2)、石化厂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Ca(OH)2中和这些残余硫酸。每处理50千克这种产品,可以节约多少经费?四、实验探究题
-
26.
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是 ,仪器C的名称是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 ,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 (填②或③).27.某化学小组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温度计
(1)、实验一:配制100mL 10%的盐酸(密度为1.05g/mL)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mL(精确到0.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1.0g/mL)
(2)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
(3)混合配制.
(2)、实验二: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下: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变化(△t)/℃
△t1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1)表中△t1的值为 .
(2)试绘出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图 .
(3)根据所绘曲线分析,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10mL时,溶液温度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是 .
(4)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20%的盐酸进行滴加,结合对上述曲线的分析,大胆猜想新曲线最高点的位置(不考虑溶液密度和比热容的变化及热量散失等影响因素).
横坐标及猜想理由: ;
纵坐标及猜想理由: .
28. 实验室有一瓶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展开了系列探究。【实验操作】用试管取6毫升氢氧化钡溶液,往试管中加入6毫升稀盐酸,等分成两份。
(1)、【实验证明】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2)、【继续探究】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发现变红色,溶液呈酸性,这不能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讨论后,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对照实验方案,将步骤补充完整。①将另一份混合液加入甲试管中;
②乙试管中加入3mL同浓度稀盐酸和3mL蒸馏水;
③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且足量的锌,并迅速套上气球。
能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的现象是。
(3)、从微观上分析: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29. 小明在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接着,他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红色褪去.【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一致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溶液外)一定有;
【设计方案】小红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硫酸,并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样,滴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有硫酸
方案2
取样,滴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
有硫酸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仔细研究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后,认为方案1无法验证小红猜想的正确性,理由是;
【拓展迁移】大家讨论后,按正确方案进行操作,确认了溶液中有硫酸存在,由此可知,在分析化学反应结束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到生成物外,还有考虑到。
30. 小金用三个方案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已知:①氯化钠溶液显中性②氯化铜易溶于水。请回答:(1)、方案一: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2)、方案二: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没有明显现象,则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认为方案二可以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吗?理由是。3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酸和碱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1)、实验 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在图甲中,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2)、实验 2: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①往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请 判断 A 点时溶液的酸碱性为性。
②若改为将等量稀盐酸往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反应过程中最高温度远高于图乙中的最高值。请做出合理解释。。
32. 在一次实验中,老师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现象,科学小组的同学针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X.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X;猜想二:有X和HCl; 猜想三:有X和NaOH;
【实验探究】
(1)、小书同学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不成立.(2)、小兴同学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认为猜想二成立.小梁同学认为小兴同学的判断不科学,理由是。(3)、小云同学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断定猜想二成立.【实验拓展】小炬同学使用了与碳酸钠不同类别的药品,也设计了一种方案验证猜想二成立。她的方案是: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则证明猜想二成立。(要求填写出药品名称以及出现的现象)
33. 为了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资料】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或水蒸气变蓝色,空气中有水蒸气。
【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取甲、乙、丙三支洁净的试管,向甲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酸和无水硫酸铜,向乙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向丙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酸、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并将试管内的试剂充分混合。
【实验反思】
(1)、实验前,小科通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该实验设计存在不严谨的地方,你认为应当对实验作如何改进?。(2)、经过改进后,通过实验中现象,表明无水乙酸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产生了 水。
(3)、整理实验器材时,小科发现丙试管底部有发热现象,猜想无水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但小雪对小科的猜想提出了反驳,她反驳的依据是。
34.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1)、甲同学取 10mL 10%的 NaOH 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 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本实验选用 10%的NaOH 溶液而不选用 NaOH 固体的原因是。(2)、乙同学按乙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3)、丙同学按丙图实验,可以根据现象也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的。35. 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酸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在烧杯中加入约 5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全部变成无色。
【提出问题】反应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吗?
【作出猜想】大家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 NaCl;
猜想二:含有 NaCl 和 NaOH;
猜想三:含有 NaCl 和 HCl。
(1)、针对猜想,大家讨论后认为有一种猜想不合理,指出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及判断理由。(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同学们利用烧杯中的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用镊子夹取一片 pH 试纸, 浸入烧杯的溶液里,片刻后取出,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用试管取样品溶液约 1mL,滴加AgNO3 溶液
用试管取样品溶液约1mL,滴加Na2CO3 溶液
实验现象
pH=2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 HCl
溶液中有 HCl
【评价与反思】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实验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36. 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下: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测得溶液温度t/℃
15.2
19.6
22.0
26.0
28.2
26.7
25.7
24.7
23.7
22.9
(1)、试绘出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2)、根据曲线讨论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①根据酸碱反应的表格数据描述温度随着稀盐酸量增加的关系
②猜想温度变化的原因并加以解释
(3)、反思若某同学提出“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与10%盐酸反应,以探究酸碱反应是否放热”,此提议是否合理?为什么?
37.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老师们在课堂上欲带领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应.(1)、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李海提出可以通过测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得出结论,请描述测量溶液pH的方法 .(3)、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查阅资料发现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刘梅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这一方案立即被同学认为不完善,你认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 . 大家一起讨论了实验改进方案,大家都认为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 , 随后大家根据科学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温度随滴加稀硫酸溶液体积变化情况记录如下表:稀硫酸溶液体积(mL)
0
2
4
5
6
7
8
9
10
温度 (℃)
20
20.5
24
24.8
25.2
24.3
23.6
21
20
分析以上数据,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是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 .
(如果你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你将得到4分奖励,但本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请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法一:;方法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