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第5节 科学探究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试卷更新日期:2021-07-0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这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水分 B、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C、设置丙的目的是排除乙中的大量微生物可能来自于水 D、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为自养生物2. 课间,小科发现同桌趴在桌上,满脸通红。小王说他可能发烧了,提出用体温计测量。对于“提出用体温计测量”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方案 D、收集证据3. 下列有关科学观察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多次观察和记录水沸腾前后的现象,目的是便于总结出水在沸腾前后表现出的规律 B、木工为了判断一根木条的边沿是否为直线,可以借助直尺进行判断,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C、科学观察可以在经过精密计算后进行,如2021年5月26日11:19我们有机会观察月全食 D、为了更加便于观察手指的指纹,可以将放大镜适当靠近指纹,使指纹被放大得更大些4. 先在烧杯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如图所示,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动。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D、探究结论: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5. 在探究蜗牛是否有视觉时,小明先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再用书本遮在它上面,使其一半身体处于阴暗中,观察是否都爬向阴暗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 B、 C、 D、6.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晓平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晓平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检验假设7. 小明为了选一个弹性比较好的篮球参加测试,他依次将几只篮球举过头顶并静止释放,观察篮球反弹的高度进行选择。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猜想和假设 B、制订探究方案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解释、检验与评价8. 每年的7月下旬至9月是吃西瓜的最佳时间。我们在购买西瓜时,习惯用手指来弹西瓜,根据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如右图所示。“用手指弹西瓜”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9. 用金属框可以拉出一个肥皂泡。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验证假设10. 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11. 在练习掷实心球时,小嘉发现每次虽然用最大的力量掷实心球,可是实心球抛出距离并不一样,小嘉猜想可能是实心球脱离手时的方向不相同导致的,请对以上现象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和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 )A、做抛物运动的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抛出角度是否有关 B、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初速度是否有关 C、做抛物运动时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跟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D、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12.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的过程.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 )A、琴纳对天花和牛痘的研究 B、小嘉探究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 C、小嘉探究使凹陷乒乓球复原的方法和原理 D、科学家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项目
组别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
蝌蚪数A组 河水 500 mL 22 ℃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 mL 10 ℃ 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14. 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丙三组,在25℃左右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丙组种子煮熟后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萌发,乙和丙两组不萌发 B、该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 C、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水分 D、此探究实验可以在5℃条件下进行15. 如图,利用“曲颈瓶”进行如下实验:①甲、乙两瓶内装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②接着,将仍然保鲜的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丙,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乙瓶内的肉汤能“仍然保鲜” B、“曲颈瓶”内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C、使肉汤变质的是寄生细菌 D、出芽生殖使细菌大量繁殖二、填空题
-
16. 为探究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在发育过程中提供有机养分能否弥补因干旱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某研究人员选择多株相似且具有花芽的玉米植株,随机分成等量的三组,进行如表中所示的实验处理。实验的第八天雌花开花,对这些玉米同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实验期间,定时测量子房的淀粉含量,以此反映子房发育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情况,所得结果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注:甲组每日浇水200mL,可使玉米生长所需水分处于充足状态;人工辅助授粉后再同时给予三组玉米植株充足的水分条件)
组别
甲
乙
丙
每日浇水量(mL)
200
50
50
每日茎部注入蔗糖溶液量(mL)
0
0
30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A、在缺水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 B、在水分充足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因授粉而快速上升 C、在缺水状态下,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可使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 D、在缺水状态下,授粉前的子房内淀粉含量可由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得到补充(2)、人工辅助授粉后同时给予正常的水分条件,但乙、丙子房内的淀粉含量仍不能正常增加,由此可推断,会严重影响种子的后续发育。17. 小明同学所用的计算器开关打开时,没有发现有数字显示出来,不能用了,请你提出两种可能的原因:①;②。针对你提出的可能原因,请你分别说明应采取的解决办法:①;②。
18. 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 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
组别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S)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
20.25
(1)、B组实验的作用是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19. 阅读材料,将问题答案的字母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A.暑假,甲和乙两位同学在海滩上玩耍,白天觉得沙子很烫而海水较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B.甲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C.乙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D.甲与乙分别取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相同的杯子、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移去加热器,分别记下相同时间内它们降低的温度。
E.甲与乙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以上叙述中:
(1)、属于提出问题的是:。(2)、属于建立假设的是:。(3)、属于描述科学实验过程的是: 。(4)、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20. 人的指甲是在不断长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较难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留较长时间);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21. 请你仿照例子,针对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1)、例:鱼在水中游动。问题:鱼为什么会在水中游动?
①雨后出现彩虹。
问题:?
②秋天,有些树开始落叶了,有些树却终年常绿。
问题:?
(2)、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
①种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易发芽。
问题:?
②湿衣服在有风的环境中易干。
问题:?
22. 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 10m、500m 和 1000m 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主要指海拔)和遗传(指不同海拔的植株)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⑴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 500m、1000m 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 10m 处。
⑵收集数据:要测量第二年秋天。
⑶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试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 10m 处的野菊株高。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 10m 处的野菊株高。
23.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合作交流、评估”等。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张勤同学交流了下面的疑问:如图所示,如果将两个一次性纸杯的杯口向上轻轻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平面用力吹气,里面的纸杯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丁强同学回答:“可能向上跳出,可能压得更紧,也可能静止不动”,丁强同学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要素,其他同学将张勤的疑问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里面纸杯向上跳出,这又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要素(以上两空均选填题中给定的要素编号)。24. 戴口罩是防止雾霾颗粒物进入人体的一种有效措施,市场上口罩品种繁多。为探究口罩的防护功能,小敏在三只如图丙所示瓶内装少量激光打印粉,将 A,B,C 三种口罩分别在瓶口系紧,外面覆盖一张餐巾纸,通过打气筒打气,使粉末飞扬。实验结果如图丁,则防护功能最好的口罩为。25.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A),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B)。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C)。(1)、上文中 A 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2)、本实验结果(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3)、步骤 B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方法。26.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 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27. 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呈鱼形,身上有鳍,体长3米,背呈浅蓝色,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⑴提出问题:?
⑵建立假设:Ⅰ: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Ⅱ: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
⑶获取证据:
村民甲的证据:Ⅰ;Ⅱ。
村民乙的证据:Ⅰ;Ⅱ。
⑷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
28. 李刚家里买了一个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测,为验证它,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他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①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 ℃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②第二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仍为t ℃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2/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温度,共测3次;③第三次把保温瓶内装满初温为t ℃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从三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实验可知,他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由于影响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的因素除了开水的质量外,保温瓶的型号,开水的 , 环境的温度,观察的都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因此,这些因素应加以控制,应观察的量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开水的。
29. 一天,小明在炉子旁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中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有什么现象呢?是磁性变强,还是磁性变弱?小明猜想,可能会变强吧。那么究竟怎样呢?小明设计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大头针。这时小明应观察的变化,若他看到的现象是大头针落下,他得出的结论是。30. 科学是研究各种 , 并寻找它们的学问。每个小小的疑问,都可能引发科学发现。牛顿好奇苹果落地而发现了;好奇水的沸腾发明了。三、实验探究题
-
31. 人们常用过滤效率来评判口罩的优劣,过滤效率是指口罩跟阻截病毒等微小颗粒的百分率,数值越大阻截效果越好。小明同学利用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各取50只)的过滤效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口罩种类
N95口罩
一次性医用口罩
普通防尘口罩
棉布口罩
过滤效率(%)
98
90
50
20
(1)、本实验的变量是;(2)、表中的过滤效率是每种口罩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3)、小明拆开一只全新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将其中间层靠近轻小的纸屑,发现纸屑被吸引。这说明这种口罩利用了的科学原理,提高了过滤效率。32.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 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材料
物体质量(kg)
下落高度(m)
下落时间(s)
1
铁球
1
20
1.96
2
铁球
1
30
2.47
3
铅球
1
20
1.96
4
铅球
2
20
1.96
(1)、为了验证猜想一,比较实验序号1和3,得到的结论是:(2)、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者下落时间(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3)、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 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 )A、同时落地 B、铁片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羽毛先落地,铁片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