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2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行为或特点最先发展的是(  )

    A、使用工具 B、两足行走 C、大脑发达 D、使用语言
  • 2. 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说法错误的是(   )
    A、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B、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金丝猴 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遗传和变异外,还有多种其他因素的作用
  • 3. 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  )

    ①能人阶段②南方古猿阶段③智人阶段④直立人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4. 下面是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C、胎儿的性别,决定于怀孕的那一刻,与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种类有关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
  • 5. 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春期生殖器官开始形成 B、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子宫 D、婴儿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 6. 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下列正确的是( )

    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C、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D、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 7.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的是(  )
    A、身高突增 B、大脑发育最快,内心世界逐渐复杂 C、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 8. 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 9.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 B、“我长大了,不用你们操心,少管我” C、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 10. 下列几组物质中,即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
    A、糖类、脂肪、维生素 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水、无机盐
  • 11.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B1

     钙

     铁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骨质疏松症

    贫血症

    A、A B、B C、C D、D
  • 12. 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 13. 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前,各准备一些食物,甲准备一些葡萄糖,乙准备一些牛肉干,丙准备一些水果,丁准备一些蛋糕,这四位同学准备的食物能最快地补充能量的是(    )
    A、 B、 C、 D、
  • 14. 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 15.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 16.

    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 17. 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 18. 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 19.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和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逐渐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 20. 有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它们都不是胰液,甲乙两种消化液都能消化淀粉,而丙、丁两种消化液均不能消化淀粉,但丙的消化液能使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在甲、乙两种消化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丁后,丁可使消化液消化脂肪,而不能促进甲消化液消化脂肪.则这四种消化液分别是(  )
    A、唾液、肠液、胃液、胆汁 B、唾液、胃液、肠液、胆汁 C、唾液、胆汁、肠液、胃液 D、肠液、唾液、胃液、胆汁
  • 21. 李昊吃西瓜时把西瓜籽也吞进了肚里,这粒瓜籽会在体内经过怎样的一段旅程(  )

    A、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 22. 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针对下列特定的人群,哪种饮食方案不合理(   )

    A、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 B、坏血症患者要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 C、运动员要补充鸡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 D、糖尿病患者排出了大量的糖类,要补充糖类含量高的食物
  • 23. 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 24. 据报道:一个男婴由于出生后一直服用一种几乎不含蛋白质的劣质奶粉,出现了头大、嘴小、脸肿等症状。下列结合此案例对人体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一直服用不含蛋白质的奶粉,会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B、蛋白质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分解后,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婴儿冲服奶粉后,其中的水、维生素和无机盐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吸收利用 D、购买带包装的食品,不仅要关注其生产日期、保质期,还要注意是否有“QS”图标
  • 25. 为了给居民提供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做到合理营养,中国营养学会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平衡膳食宝塔”提倡人们摄取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B、宝塔中a层食物最多是为了保证人体能量的供应 C、适量摄入b层食物可预防坏血病但对治疗无作用 D、生长发育关键期的青少年每天应多吃c、d层食物

二、综合题

  • 26. 下图一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正面),图二是人胚胎发育的某一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女性从青春期开始乳房发育,每月基本上会来月经。与这些生理现象关系密切的是图一中的结构①分泌的 , 该结构能产生卵细胞。
    (2)、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后,缓慢地移动到③中,最终附着在③的内膜上,其内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生活在③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⑤、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⑤经母体排出。
    (3)、成熟的胎儿和⑤从母体的④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 27. 下面图一位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 , 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3] 内。
    (2)、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D] , 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 , 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5] , 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
  • 28. 下图是我国营养学家建议居民一日三餐对各类食物的摄取比例,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每日摄取食物相对较多的是 , 这类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它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的重要供能物质。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它主要从第[]类和第[]类食物中获得。
    (3)、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原因可能是对第[]类食物摄入量不足。
    (4)、每日摄取量最少的是第[①]类食物,该类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液的辅助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 29.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其操作过程如表所示: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mL

    0mL

    搅拌,放入37℃的温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

    2

    馒头碎屑

    0mL

    2mL

    搅拌,放入37℃的温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

    3

    馒头块

    2mL

    0mL

    不搅拌,放入37℃的温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
    (2)、通过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对照实验,可以证明的作用。1号试管的现象是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又设置了4号试管,前置条件与1号试管相同,之后放在0℃的水中,请你判断4号试管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