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练习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 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 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2. 已知反应CuCl2+2NaOH=Cu(OH)2↓+2NaCl。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的溶液pH=7 B、N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一种溶质 C、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g D、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3.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铁,向右盘的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后,指针偏向右盘 B、由于消耗的硫酸质量相等,实验结束后,指针不偏转 C、实验结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可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6.4g的铁 D、实验结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6.4g的镁4. 将1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下列物质中不能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Na2CO3 B、CuCl2 C、CO2 D、Ba(NO3)25.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pH试纸检验酸牛奶是否变质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D、用紫甘蓝和酒精溶液制酸碱指示剂6. 将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A、共生成0.1mol氧化钙 B、燃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盐酸越少 C、共生成0.1mol二氧化碳 D、燃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7. 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C、反应物一定有酸 D、生成物一定有盐8. 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使用的试剂是( )A、Ba(NO3)2 B、BaCl2 C、Ba(OH)2 D、NaCl9.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C、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10.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
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
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 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11.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只要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都是酸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化物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离子是带电粒子,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D、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12. 向酸性Cu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13.下列叙述与如图所示图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图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图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图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图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1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的挥发 B、酒精的燃烧 C、矿石的粉碎 D、铁丝的弯曲15. 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加入洗涤剂的热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B、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pH为3和pH为12的两瓶无标签溶液16.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化肥,已知可能是(NH4)2SO4、NH4Cl、CO(NH2)2、K2SO4 . 现各取少许进行鉴别,下列物质中能将上述肥料一次性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A、蒸馏水 B、Ba(OH)2溶液 C、稀盐酸 D、Ba(NO3)2溶液17. 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装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将等质量的MgCO3和Na2CO3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 B、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完全反应 C、若反应后Na2CO3有剩余,天平一定平衡 D、若天平不平衡,两种碳酸盐一定都没有剩余18. 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和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A、小于7 B、等于7 C、大于7 D、不确定19. 下列各组溶液中,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 )A、NaOH 酚酞 Na2CO3 KCl B、KCl Ca(OH)2 HCl NaNO3 C、FeCl3 NaOH MgSO4 KNO3 D、KOH 稀H2SO4 KCl 酚酞20. 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NaCl、Na2CO3、KNO3、HCl B、Na2SO4、K2CO3、KNO3、Ba(NO3)2 C、CuSO4、NaOH、NaCl、Ba(NO3)2 D、FeCl3、NaOH、KCl、Na2SO4二、填空题
-
21.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在工业上,制取氯气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 (“物理”或“化学“)变化.(2)、步骤②若要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可选择的操作方法是 , 在实验室中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在步骤③中的作用是 .(3)、请写出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4)、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 (Ca(OH)2)反应来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 ,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 (填元素符号).
23. 有一种固体混合物质M,其中只可能含有Na2CO3、NaNO3、Na2SO4、Cu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操作①取少量M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操作②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仍为无色.
(1)M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2)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向操作①后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加溶液AgNO3溶液,一定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固体混合物A是由Mg、CuO、Na2SO4、Na2CO3、BaCl2、Ba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推断:
(1)气体B是 .
(2)固体A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3)滤液D中一定有含有的溶质是 .
(4)固体A的组成可能有 种.
25.小明测得石灰石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pH为2,也适量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测得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处溶液中的两种溶质是 (写化学式);
(2)AB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 .
26.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 (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2装置分别进行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 . 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填标号).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三、实验探究题
-
27. 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分,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1)、【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金属铜;
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2)、【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图:【问题与讨论】
⑴步骤②包括溶解、过滤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⑵C的化学式为 , D的化学式为 , 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填化学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 说明样品中含有 , 则证明猜想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成立。
28.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猜想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第2组
产生白色沉淀,则猜想(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两套裝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摘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摘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⑴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⑵若乙装置中胶头摘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29. 对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查阅资料)Ca(OH)2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该小组称取10.0g干燥剂样品于控温电加热器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C中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实验数据记录)充分反应后,产物被完全吸收,A装置增重0.9g,B装置增重2.2g
(分析与结论)该包干燥剂的成分有(填化学式),其中Ca(OH)2的质量为g。
(反思与拓展)
①停止加热后,需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②若没有C装置,会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小的成分是。(填物质名称)。
30. 炎热的夏天,碳酸饮料有助于解渴消暑。某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将250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
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5NaOH溶液5mL;倒转饮料和轻轻振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
③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取100mL待测液置于装置B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K,打开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④打开开关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C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0.394g。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NaOH溶液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 装置D的目的是 ,(2)、步骤④中若是洗涤不干净会使结果偏:(3)、若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g/mL,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为g/L(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忽略不计)31. 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 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 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
I.小吕方案: 利用 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 CO2 , 通过测定生成 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1)、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2)、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3)、II.小周方案: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已知: NaHCO3+ NaOH ==Na2CO3+H2O)
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 I之前,需判断所加 BaCl2溶液是否过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包括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32. 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m1、m2;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装置E的作用;(4)、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用相关字母表示)。四、解答题
-
33. 小明买了一瓶钙片,但说明书某些地方模糊不清,于是拿到实验室做了探究:取2片钙片样品研磨后放在烧杯里,加入50g盐酸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溶液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1)、将钙片研磨的目的是。(2)、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 g。(3)、试通过计算求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34.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选填“A”、“B”或“A和B”)(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 ▲ (选填序号)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5. 往 200 克含有稀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 pH 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分析计算:
(1)、a→b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到 c 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3)、c→d 段溶液的 pH 大于 7 的原因是。36. 向 25g 的Ba(OH)2 溶液中先后滴加质量分数为 8%的 CuSO4 和质量分数为 9.8%的 H2SO4 溶液,滴加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a 点对应溶液 pH7。(填“>”“=”或“<”)(2)、取 c 点对应的溶液滴加 NaOH 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通过计算确定m值。(4)、原 Ba(OH)2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7. 将100克不纯的BaCl2粉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化学反应)加入到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46.6克白色沉淀(不含原杂质)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溶液,请计算:(1)、不纯的BaCl2粉末中BaCl2的质量分数?(2)、原来的Na2SO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