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5、6节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 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m3的值为21.6 D、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 2.

    小科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只滴加3滴溶液。除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 B、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 C、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 D、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
  • 3.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方同学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現象。其中依据图像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 ,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 , 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 4.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KNO3 BaCl2 B、Na2CO3 NaOH C、Zn Ba(NO3)2 D、MgCO3 NaNO3
  • 5.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FeCl3 , NaCl,KCl B、Na2SO4 , NaCl,BaCl2 , KNO3 C、Na2SO4 , BaCl2 , Na2CO3 , HCl D、Na2CO3 , H2SO4 , HCl,KCl
  • 6.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表示产生气体的过程 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图1中o→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表示
  • 7. 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ICl=BaCl2+2H2O
  • 8.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的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图丙表示往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图丁表示往稀盐酸和CuCl2混合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
  • 9.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向HCl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中加一定质量的水,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氯化钠晶体 D、等质量的氧化镁和碳酸镁分别跟稀硫酸反应
  • 10. 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溶液为红色 B、③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是氢氧化钠 C、④中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 Na+ Ca2+ H+ D、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观察到沉淀消失,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同时产生大量气泡
  • 11.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小应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表示生产气体过程 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图1中o→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表示
  • 12.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①NaCl、BaCl2、CuSO4、NaOH、NH4NO3②Ba(NO3)2、NaCl、Na2SO4、H2SO4、HCl

    ③NaOH、FeCl3、MgSO4、BaCl2、KCl ④AgNO3、HCl、K2CO3、NaCl、BaCl2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 13. 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发生了一个反应 B、c点沉淀的成分为一种 C、m=2.33 D、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
  • 14. 向一定量的 Na2CO3 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发现开始没产生气泡,盐酸加到一定程度才产生气泡。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A、a:Cl;  b:K+;     c: CO32 ;  d: HCO3   B、a:Na+;b: CO32 ;c: HCO3 ;d:Cl C、a:Na+;b: CO32 ;c:Cl;    d: HCO3   D、a:Na+;b: HCO3 ;c:Cl    ;d: CO32
  • 15. 将a%的氢氧化钾溶液b克和b%的硫酸溶液a克混合,下列物质不能与这种混合液发生反应的是(  )
    A、氧化铜粉末 B、盐酸 C、氢氧化钠固体 D、氯化钡溶液
  • 16.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 CuSO4 溶液显蓝色是由 Cu2+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将 CuSO4 溶液加水稀释 B、观察 Cu( NO3)2 溶液 C、观察 Na2SO4 D、向 CuSO4 溶液中滴加足量 NaOH 溶液
  • 17.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或区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鉴别铁粉和石墨粉时,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的为铁粉 B、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两瓶气体,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燃烧更旺的为氧气 C、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证明该物质是碳酸盐   D、稀盐酸与稀硫酸的鉴别可用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 。
  • 18. 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溶液,需要100克8%的KOH溶液,若改用100克8%的NaOH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为(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 19. 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下列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20.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

    A、图①: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B、图②: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生成水的质量与加进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图 C、图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图④: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

二、填空题

  • 21. 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m=
    (2)、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 22.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盐酸和硫酸都是常见的酸,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可观察到的现象,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性.浓硫酸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都相同 ②它们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③它们的溶液都能吸收二氧化碳 ④它们的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⑤它们的溶液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⑥它们都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只用一种溶液,就可将氯化钠、氯化铵、碳酸钠三种盐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该溶液是(填溶质的化学式).
  • 23. 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

  • 24.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原理是 (写化学方程式),可选用如图1的装置 (填序号)制CO2 . 设计B装置时使用仪器a的目的是

    (2)在反应装置的残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pH变化如图2所示(提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 bc段溶液pH一直为7的理由是 .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 25.

    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 ,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稀HCl  B.酚酞试液  C.CaCl2   D.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

    (4)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H2SO4 B.BaCl2 C.CuSO4 D.Na2C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 

  • 26.

     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为补血剂,铁红(Fe2O3)可作为颜料.制备FeCO3和Fe2O3的一种流程如下:

    (1)、反应Ⅰ需控制温度在35℃以下,原因可能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FeCO3浊液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同时释放出CO2 , 则与FeCO3反应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4)、FeCO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Fe2O3时,也会生成FeO.现煅烧23.2kg的FeCO3 , 得到Fe2O3和FeO的混合15.84kg,则Fe2O3的质量为  kg.

三、实验探究题

  • 27. 无标签试剂瓶中的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者是硫化亚铜。查资料可知:硫化铜(CuS)和硫化亚铜(Cu2S)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2CuS+3O2 __ 2CuO+2SO2   Cu2S+O2 __ CuO+SO2(没配平)
    (1)、请写出配平后的Cu2S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如要确定灼烧的Cu2S是否完全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2)、根据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某同学仅用天平、酒精灯、坩埚、三角架等常用仪器(无其它试剂),通过三个实验步骤鉴别出某黑色固体是硫化铜还是硫化亚铜。他的实验步骤一: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

    请写出后两个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二:

    实验步骤三:

  • 28.

    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老师拿出在“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回收的氯化钠溶液,请同学们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并给试剂瓶贴上标签。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利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1)、蒸发结晶法:取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将其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如图一),得到食盐晶体。

    多次测量计算所需的各个物理量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蒸发皿的质量

    蒸发皿的质量+食盐溶液的质量

    蒸发皿的质量+食盐晶体的质量

    28.8克

    48.8克

    30.7克

    计算用该方法测得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化学沉淀法:取20克氯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然后用胶头滴管向其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边滴边搅拌(如图二),反应完全时,共消耗硝酸银溶液34.2克。计算用该方法测得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

    通过上述测量,请你在标签上填上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写出你选填这一数据的理由。

  • 29. 长期呼吸PM2,5超标的空气,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危害。PM2.5中的颗粒成分复杂,硝酸盐颗粒和硫酸盐颗粒(主要以硝酸铵和硫酸氨的形式存在)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小明想用化学方法大致测定PM2.5中硝酸铵和硫酸氨的含量高低,他将采集PM2.5的滤膜用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洗涤,将洗涤液分为等量的V1 , V2两份。
    (1)、先往洗涤液V1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得到硫酸钡沉淀M克。洗涤液V1中硫酸氨的质量是多少克?(列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S-32; O-16; Ba-137)
    (2)、再往洗涤液V2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并加热,收集到氨气N克。(不考虑氨气溶解)

    已知:NH4NO3+NaOH Δ__ NaNO3+H2O+NH3↑;

    (NH42SO4+2NaOH Δ__ Na2SO4+2H2O+2NH3

    若要知道洗涤液V2中硝酸铵的质量,下一步计算需要先求出的质量。

  • 30. 实验室里有两瓶久置未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每瓶原先各存放 8 克氢氧化钠,为检验其是否变质,小科设计了下列实验对其中一瓶的成分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1)、写出用 pH 试纸测定滤液 pH 的方法:
    (2)、在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3)、小科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瓶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小明想知道另一瓶中氢氧化钠是否也变质了,他将瓶中固体全部倒入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 100 克,充分反应后测定溶液的 pH 恰好为 7。通过计算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请

    判断其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31.

    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了碳酸钙外,无其它盐类。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

    (1)、

    取2.5g水垢按图甲中的A装置高温加热充分反应(已知),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装置,实验后发现C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了0.88g。 ①写出C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B装置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 性。 ③该水垢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实验,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 。

  • 32. 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
    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
    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漏斗、玻璃棒、烧杯      C.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2)、

    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3)、

    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四、解答题

  • 33. 为了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50克滤液于烧杯中,天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滤液X的pH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
    (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m2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34.

    实验后的废液一般需回收处理,不能直接倒入排污管。小科实验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氧氧化钠的混合废液10.22g,他向废液中缓缓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与滴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溶液总质量为20g。溶于水的气体忽略不计,则



    (1)、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溶液的pH为

    (2)、图中m= g。

    (3)、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回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 35. 复方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酸剂药物,口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等症状。复方碳酸氢钠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他成分不含氯离子,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 HCl = NaCl + H2O+CO2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以下实验:先将复方碳酸氢钠片制成粉末, 取 10 克分多次放入盛有 100 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出加入的粉末质量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两者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实验后,兴趣小组又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到 , 说明上述实验结束时稀盐酸过量。
    (3)、计算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4)、计算 10 克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 36. 为了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 X 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 50 克滤液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硫酸镁溶液 20 克,接着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滤液 X 的 pH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CD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液 X 中含有的溶质是
    (4)、滴加入 30 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 m2 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37. 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

    据图回答:

    (1)、整个反应过程中,离子个数不变。
    (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3)、m1的值为
    (4)、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