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2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放松,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 B、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D、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符号↑:表示在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 B、配平时可以改动化学式右下角表示的小数字 C、符号△:表示点燃 D、化学方程式中的等号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数相等3. 对下列物质构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化合物4.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过滤 B、
量取液体 C、
测定溶液pH D、
稀释浓硫酸
5.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 B、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稀盐酸去除铁钉锈渍有气泡产生 D、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缺锌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能补锌 B、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 C、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钾化肥,分别取少量,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D、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7.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 )A、丙<丁<甲<乙 B、乙<甲<丁<丙 C、丁<甲<乙<丙 D、丙< 乙<甲<丁8. 2018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丙是有机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CO2 + 3H2 CH3OH + H2O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CuCl2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锌粒,过滤
C
Fe2O3固体(CuO)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D
NaOH溶液[C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10. 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二、填空题
-
11.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
②硝酸钾溶液中的阴离子
(2)、生活中常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和。(3)、木材着火,用水浇灭,其原理主要是。(4)、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5)、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2NaOH+Cl2=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6)、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填溶质名称)来止痒.1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P点表示的含义为。(2)、t1℃时,6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再加g甲物质,溶液仍然饱和。(3)、t2℃时,甲溶液中有少量丙,要提纯甲,用结晶法。(4)、将t2℃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三、综合题
-
13. 已知A、B、C、D、X、Y、Z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X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的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D所属类别相同,D俗称烧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是 , D的化学名称是(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C;A与B14. 结合下图仪器,完成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⑤⑥⑦⑧,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填名称)。(3)、蒸发结晶食盐,除用到①②⑧⑨,还需用到图中的仪器有(填序号)。(4)、下列有关蒸发结晶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A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当水分完全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D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防止破损
15. 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分组实验。(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都呈中性。
(1)、第I组实验:探究酸和碱的反应。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振荡后,再逐滴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pH<7.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2)、第Ⅱ组实验:为了探究一瓶忘记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提出猜想)
猜想1:溶质是氢氧化钠;猜想2:溶质是(填化学式);猜想3:溶质是碳酸钠。
(3)、(设计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猜想3成立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交流讨论)老师问:“若向少量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猜想3一定成立吗?”同学们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3不一定成立,原因是。
四、计算题
-
16. 实验室中稀硫酸因标签破损,需测定其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稀硫酸样品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1)、图中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