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2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面是牛同学归纳整理形近字、多音字的作业,其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诓骗kuāng/门框kuāng 掸子dǎn/殚精竭虑dān B、呢喃ní/拘泥nì 离间jiàn/间不容发jiān C、驰骋chěng/聘请pìng 连翘qiáo/翘首以待qiáo D、狡黠jié/拮据jié 禁锢gù/根深蒂固gù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萧索 分岐 格物致知 妇孺皆知 B、锱铢 决别 人声鼎沸 眼花潦乱 C、作缉 赃物 分崩离析 寻章摘句 D、辐射 蜗行 轻歌曼舞 李代桃僵3. 下列对名著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曾大闹天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曾在神父的面团,上撒烟灰,这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他们反抗的性格。 B、鲁迅的《五猖会》等文章和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以旧社会为大背景,或揭露当时的不合理现象,或反映底层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 C、同是与“科学”相关的读物,《海底两万里》以丰富的想象和惊险的情节表现了勇敢的开拓精神;《昆虫记》则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作者对生命、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D、从《傅雷家书》和《艾青诗选》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其中艾青的诗泥土气息浓郁,情感热烈;而傅雷的家书则是言简意赅,温情洋溢。
二、基础知识综合
-
4. 牛年新春的脚步渐渐远去,牛年春晚的亮点依旧为大众所乐道。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_______。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大幅度融合前沿科技手段,为观众带来巨大的视听震撼,让人(A)叹为观止。此外,舞蹈节目数量为历届之最。舞蹈节目(B)百花齐放、美美与共。中国古典舞、少数民族民俗舞、现当代舞等舞蹈大幅度创新,创意十足。语言类节目如相声、小品等捕捉社会进步的(C)微不足道之处,在喜庆氛围里歌颂真善美,在其乐融融中打动人。值得一提的还有,晚会突出中国元素、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和世界多彩文明之美,舞台布置(D)美轮美奂 , 为广大观众呈上美的盛宴。
(材料二)
春晚结束后,九年级(1)班牛同学在日记本上写道:
“万民欢歌辞鼠岁,__________迎牛年”。今年的春晚嘉宾阵容非常豪华。许多流量明星纷纷上阵,为观众奉上精彩的节目。A.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小品相声类的搞笑节目,观看的时候根本没时间上厕所,生怕错过了哪个有趣的“包袱”。最令我惊叹的是,在舞台上默契互动的明星们居然不在同一个晚会现场,而三人同台毫无违和感。B.春晚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科技文化的新魅力,还给观众带来视听新感受。C.我想,春晚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它是严格筛选和排练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多一点欢笑。D.观看了牛年春节晚会节目后,让我获益良多,每一个节目背后的努力都能彰显春节的意义。
(1)、材料一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材料二中,划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在材料一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恰当,逻辑合理。(4)、“万民欢歌辞鼠岁,迎牛年”。请把材料二段首的春联补充完整。(5)、鲁迅先生曾经在《自嘲》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适逢牛年,习近平主席也曾提到“孺子牛”。古往今来,有哪些人称得上“孺子牛”?请结合现实举一例,说说你对“孺子牛”的理解。三、句子默写
-
5. 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微君之躬,?(《诗经·式微》)
②一上高城万里愁,。(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 ,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④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⑤ ,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⑥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2)、牛同学一家在微信群里开展以“云”为关键字的诗词“飞花令”比赛。请在下面的表格里帮牛同学补充含有“云”字的诗句。飞花令
诗句
作者
题目
① , 。
李白
《渡荆门送别》
② , 。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四、课内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衣食所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公问其故 扶苏以数谏故 C、惧有伏焉 且焉置土石 D、再而衰 主人日再食(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说明他对统治者和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判断。 B、身为国君,鲁庄公却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可见其“鄙”,但他还不算是昏君。 C、本文略写强鲁胜弱齐的“三战三鼓”,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非凡才能。 D、“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具体表现出鲁庄公的轻率寡谋,鲁庄公的形象是曹刿形象的反衬。五、课外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生而眇者①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②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③ , 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节选自苏轼《日喻》)
【注释】①眇(miǎo)者:盲人。②扪(mén):摸。③揣侖:揣,摸索;龠(yuè),管乐的一种,形状像笛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或告之曰
②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2)、这则短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六、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天接云涛连哓雾”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词人化用《逍遥游》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七、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挖土”归来,嫦娥五号闯过了几道关?
①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带着中国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月球样本,稳稳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宣告了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②不过,荣耀归来的道路并非坦途。你可知道嫦娥五号回家迈过了几道坎?
③近地轨道航天器再入返回大气层时,速度通常为每秒约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而嫦娥五号从月球风驰电掣般向地球飞来,速度接近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
④每秒3公里多的速度差,带来的力道大不相同。假如嫦娥五号冲劲过猛,一头撞向地球,整个任务都将前功尽弃。要避免这种风险,首先要解决速度的问题。
⑤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科研人员在反复学习和研究美、苏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航天器实际情况,决定借助地球大气层这个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天然屏障。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
⑥“就像在太空中打水漂一样,返回器先是高速进入大气层,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然后再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气层,返回地面,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孟占峰介绍说。
⑦嫦娥五号能否成功打出一个漂亮的“水漂”,关键在于气动技术研究工作的全面性和正确性。五院总体部设计师李齐介绍,相比近地轨道航天器返回,嫦娥五号面临的气动问题更加复杂,再入热环境条件更为严酷,对气动数据的精准度要求更为苛刻。
⑧首先,高速再入会导致复杂流动效应影响增大,各种复杂流动效应将对返回器气动力、热特性产生巨大影响。其次,由于跳跃式再入,烧蚀、燃料消耗等各种因素,使得二次再入地球大气的外形适应不确定性增加。第三,由于轻小型化要求,嫦娥五号返回器尺寸比国内外任何一种半弹道式再入飞行器都要小很多。尺寸的减小、质量的降低,可能导致返回器飞行稳定性下降,对气动特性预估准确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⑨此外,相比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返回舱,本次任务中返回器面临的热环境要恶劣得多。由于高温效应,必须要考虑高温辐射加热影响,而这是近地轨道航天器分析再入热环境时不需要考虑的。
⑩面对重重考验,五院总体部气动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最终,他们提出了适用于轻小型跳跃式高速再入返回器的气动外形设计方法、基于时变估计偏差的配平质心盒设计方法,以及适用于高速再入返回器的气动力偏差计算方法,完成了适用于第二宇宙速度再入的高空跨流域气动特性计算方法研究等。
⑪高温是嫦娥五号返回途中的另一道难关。
⑫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董彦芝介绍说,如果返回器再入的速度提高一倍,再入热量将提高8至9倍。
⑬为此,五院总体部防热结构设计团队从33种新研材料中筛选出了7种防热材料,完成了防热材料的布局和局部防热结构设计,实现了我国防热结构设计由近地轨道再入到深空轨道再入的跨越。
⑭同时他们提出了三维传热烧蚀分析方法,采用整体变厚度、变密度,分区域、偏轴设计方案,突破了轻量化设计关键技术,并利用一维烧蚀分析和三维温度场分析相结合的数值分析方法,实现了用局部烧蚀试验代替整器烧蚀试验,为任务成功奠定了基础。
⑮在返回大气层对抗烧蚀环境之前,嫦娥五号在飞行过程中还有大热耗散热需求。隔热与散热,听起来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⑯然而五院总体部热控设计师们攻克了异构式环路热管热控技术,相当于给返回器增加了可调节热导的“热开关”,有效解决了返回器再入大气前的大热耗散热、热导调节和再入过程中热阻断的难题。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链接一)
中国探月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工程方案
中文名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
嫦娥一号目标
绕月飞行并进行对其探测
外文名
Chang e project
嫦娥二号目标
嫦娥一号的改进型
别名
嫦娥工程
嫦娥三号目标
在月面进行软着陆
起始时间
2004年3月1日
嫦娥四号目标
嫦娥三号的备份型
起始时间
2004年3月1日
嫦娥四号目标.
嫦娥三号的备份型
阶段区分
3个阶段
嫦娥五号目标
采样返回
首席工程师
欧阳自远
嫦娥七号目标
模拟载人登月
(摘编自:百度百科)
(链接二)
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五号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三步走(绕、落、回)”进入收官阶段。人类此前几次无人月球采样任务,由于无法掌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技术,采用的都是月面起飞直接返回地球的方案;嫦娥五号则采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技术。这种以无人交会对接的方式来进行月表样品的采集返回,在世界历史上还是首次。过去苏联进行过无人的月球采样返回,他们没有使用交会对接的方式,每次采集的样品都不多,其中1976年的月球24号从月球携返170克样本,这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后一次从月球采回样品。美国的阿波罗载人探月,因为有人,所以在样品采集上便利很多。他们实施了6次载人探月任务,共采集到382公斤。我们虽是两公斤,但以无人的方式来实施,所以技术难度更大。
(摘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嫦娥五号”设计研究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为减缓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的第二宇宙速度,缩短着陆轨道距离,中国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返回方式一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 B、嫦娥五号返回面临复杂的气动问题,高速再入会导致复杂流动效应影响增大,各种复杂流动效应将对返回器气动力等产生巨大影响。 C、五院总体部防热结构设计团队从33种新研材料中筛选出7种具备散热、防热的材料,完成了防热材料的布局和局部防热结构设计。 D、嫦娥五号的设计团队用三维传热烧蚀分析方法,有效解决了返回器再入大气前的大热耗散热、热导调节和再入过程中热阻断的难题。(2)、下列有关于人类探月活动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探月有“绕”“落”“回”三步走之说,嫦娥一号和二号主要完成第一步“绕”的任务。 B、嫦娥五号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在原基础上又进了一步,进入了收官阶段。 C、过去苏联和美国在进行月球样品的采集时,由于受技术限制,他们每次采集的样品都不多。 D、中国采用了无人交会对接的方式来进行月表样品的采集返回,开创了人类探月历史的先河。(3)、请判断下面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就像在太空中打水漂一样,返回器先是高速进入大气层,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然后再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气层,返回地面,整个过程环环相扣。
(4)、“嫦娥五号”“挖土”归来,面临很多技术难题。请你简要概括出两个主要技术难题,并写出中国探月工程团队的解决方案。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冬天的味道
宫立
①不同的人,对冬天的感觉截然不同。梁实秋感叹“冬天实在是很可怕”,钱歌川却大声呼喊“我爱冬天”。茅盾虽然“对于一年四季无所偏憎”,但在他看来,“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
②如果用一个字来描述北方的冬天,那当然非“冷”莫属。萧红在小说《呼兰河传》里所写的呼兰河的冬天那才真叫冷,“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小狗冻得夜夜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了”,“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怎一个冷字了得。
③南方的冬天与北方是不一样的,如于坚所言,“冬天这个词和正在眼前的具体事物无关,它甚至和棉袄、围巾这些北方的抢手货无关”。冬天的北方,“土地梆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颤;雀儿们晒太阳时,羽毛乍开好像绒球,紧挤在一起,彼此借着体温”,路上“冻得通红的鼻尖,迎着冷冽的风”的行人只感觉到“面颊和耳朵边儿像要冻裂似的疼痛”。而此时的云南“一片苍绿”,“无论是叶子阔大的树,还是叶子尖细的树,抑或叶子修长的树,都是绿的,只是由于气温不同,所以绿色有深有浅,有轻有重”,“从云南群山的某一座山峰往下望去,只见一片葱茏,这时已是十二月底,一点冷落的迹象也没有,偶尔地有些红叶、黄叶从这里那里冒出来,使山林的调子显得更为暖和。一直到三月份,这无边无际的绿色也不落去,它直接在树上转为了春天的嫩绿。”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南方冬天都不冷,只是冷的程度没有北方那么强烈罢了。南方的冬天是有些清冷的,在北方可以生炉子、烧暖气,而“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汪曾祺)。
④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都能把人烧焦,我们唯有敬而远之。冬天的太阳,却是我们所欢喜的,“空中融融地混合着金黄的阳光,把地上的一切,好像也照上一层欢笑的颜色”(缪崇群)。冬天晒晒太阳还是不错的,“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丰子恺)。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晒到太阳的。“晒不到太阳的人往往最能感受冬日阳光的可爱”,叶兆言有最为切身的感受,“我住在一楼,门前是两座高楼,巍然耸立好像大门牙。冬天一到,能见到的阳光,就是牙缝里透出来的一点点。难怪会有暗无天日这种形容。没太阳确实很痛苦。先是冷,负曝奇温胜若裘,房间里阴森森的,这是冬天里的冬天。其次心情压抑,老不见太阳,情绪恶劣得想吵架”。难怪郭枫情不自禁地呼喊,“那个老冬天,不晓得跑向哪儿?让他裹着一身阴寒去流浪吧!我们喜欢阳光。”
⑤寒冬腊月,不管天多冷,只要喝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心里就暖暖的。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沈从文)。不同的地方,腊八粥的原料、做法各有不同。冰心回忆小时候她母亲做的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老舍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沈从文在《腊入粥》中写道:“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腊八粥,并不都是甜的,周绍良还提到,“扬州地方,在腊八这天,除了烧煮甜腊八粥外,还有用青菜、胡萝卜、豆腐、雪里蕻、黄花、木耳切丝炒熟合于白米煮成了的粥中,谓之咸腊八粥”。
⑥冬天的吃食,除了腊八粥,还有很多可以品尝的。冬天,最让朱自清念念不忘的是热腾腾的白煮豆腐,“‘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冬天,汪曾祺的老家江苏高邮也吃豆腐,不过是冻豆腐,“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莱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
⑦对穆旦而言,“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寒冷,寒冷, 尽量束缚了手脚,潺潺的小河用冰封住口舌,盛夏的蝉鸣和蛙声都沉寂,大地一笔勾销它笑闹的蓬勃”,穆旦“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田,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8日16版,有删改)
(1)、下面是牛同学对上文段落大意的梳理,请你认真阅读上文,帮他完成下表。段落
①
②③
④
⑤⑥
⑦
文意
对冬天的感觉
A
B
C
冬天的乐趣
(2)、文章中引用的修辞手法随处可见,试分析首段中引用的好处。(3)、文章以“冬天的味道”为题,却大篇幅描写冬天的景物,这样写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看法。(4)、阅读文中画线句,请结合你接触到的汪曾祺作品,分析汪曾祺的语言具有怎样的风格。(5)、请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这句话的理解。八、作文
-
11. 请以《侧耳倾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九、填空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