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10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在图中,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D、2. 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 )A、 B、 C、 D、3. 悬挂重物G的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倾斜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若力施加在A点,取小的力为FA , 若力施加在B点或C点,最小的力分别为FB、FC , 且AB=BO=OC。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忽略O点的位置变化)( )A、FC<G B、FB=G C、FA>G D、FB>FC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了重大的国家战略,如图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开闸泄洪的场景,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电站能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泄洪时,水奔涌而下,水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按照能源分类,水能属于一次能源 D、科技进步可以使水电站的能源利用率达到100%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就越多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多 C、功率小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低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6. 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质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的功率为0.3W B、弹簧测力计计数为6N C、物体A对地面有向左2N的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 , 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7. 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3.2N.g取10N/kg。在0~2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 B、机械提升动滑轮做的功0.2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拉力F的功率为0.64W8.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与物重 的关系,改变,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 与 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 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 2N B、当 =6N 时,机械效率约为 η=66.7% C、同一滑轮组 随 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 100% D、 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物体B的重力为40N,此时A正沿着水平桌面以0.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物体B以原速度匀速上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A、物体B匀速下降的速度是0.4m/s B、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80N C、物体B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物体B上绳子的拉力的功率为16W D、对A施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大小为160N10. 如图甲所示,奕奕用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A。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物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和绳子重力,已知在1s~2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 )A、重物A的重力为1200N B、动滑轮的重力为450N C、第2s内拉力F的功率为500W D、若将重物A的重力减小为900N,匀速提升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为75%
三、填空题
-
11. 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费力杠杆的有;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 (选填序号)
A.天平; B.切纸刀; C.理发剪刀; D.独轮车; E.定滑轮.
12. 如图所示,O为轻质杠杆AB的支点,A端挂重为G的物体,图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拉力有 , 且该拉力大于G(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13. 如图是一辆装满同种货物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做杠杆,支点是 点(填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 点,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 力(填“省”或“费”)。14. 如图所示,在绳子自由端拉力F作用下重为20N的物体沿水平面以0.01m/s的速度匀速行驶20s,受到的摩擦力为30N。拉力F=N,绳子自由端拉动的速度是m/s。(忽略绳子和滑轮的重力及滑轮间的摩擦)15. 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AO在F的作用下由如图所示位置绕O点转动30°,则线段(选填“AB”、“BC”或“OB”)表示力F的力臂;在克服杠杆自身重力匀速升高过程中,F的方向保持水平不变,则F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 如图所示为列车上出售食品的手推车.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B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写出字母);当后轮C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写出字母),此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17. 如图所示,杠杆的 A点挂边长为 2dm、密度为 ρ1=2kg/dm3 的正方体C,B点挂边长为 1dm正方体D,AO:OB=1:2,杠杆水平平衡时,D静止在空中,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1=1000Pa;将正方体D 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时(未接触到容器),杠杆平衡位置不变,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为 1400Pa,g取 10N/kg。则:物块D的重力是N,物块D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未知液体的密度为kg/m3。18.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处应挂与A处同样大小的钩码个数为个;如图乙所示,利用杠杆投掷石球,作用在A点的力方向时最小(选填“a”、“b”或“c”)。
19. 如图所示,站在水平面上的建筑工人竖直拉着绳,通过滑轮组将540N的重物在5s内匀速提升1m。已知工人重600N,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4m2 , 动滑轮重100N,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重物被匀速提升过程中,绳自由端的速度为m/s, 人对地面的压强为Pa。若用该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更重的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作图题
-
20. 如图甲所示为市民在公园锻炼上肢力量的画面.该器材相当于一根杠杆(杠杆自重不计),乙图为其简化图,锻炼时手在B点用力向上举手柄将A点的配重抬高,达到锻炼上肢的目的.请在乙图中画出动力臂L1 .21. 如图所示的曲棒ABC可绕A点的转轴转动,请画出要使曲棒ABC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时所需最小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
-
22. 图中,根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移动;(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_________;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如果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 (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4)、另一位同学用了如图丙的方法来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若每个钩码重为2N,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丙的竖直地拉着变成倾斜地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在如图丁所示的两种常用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选填“甲”或“乙”).23. 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的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长s/m
机械效率
1
较缓
10
0.2
5.5
1
36.4%
2
较陡
10
0.4
7.0
1
57.1%
3
最陡
10
0.6
8.5
1
(1)、表格中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选填“小明”或“小聪”)的猜想,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 , 机械效率越高;(2)、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①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
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③保持斜面的不变,改变斜面的 , 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④比较两次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六、计算题
-
24. 如图所示是一台起重机在长江边工作的示意图。现在用此起重机从水中把重1.5×104 N、体积为0.6 m3的物体M匀速提起。已知物体在水面下时,滑轮组的钢丝绳自由端拉力F为3 750 N,物体受到的拉力F′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不计摩擦和绳重,ρ水=1.0×103 kg/m3 , g取10 N/kg)。则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求:(1)、受到的浮力和拉力F′。(2)、重物在未出水前被提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动滑轮的重。25. 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M重为500N,OA:OB=2:3,每个滑轮重为2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以0.5m/速度匀速上升了5m.(杠杆与绳的自重摩擦均不计)求:(1)、物体M2的重力;(2)、拉力F的功率;(3)、物体M1对水平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