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南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0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1982年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在1993年5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包括3个基本陈列厅和1个临时展厅,展出文物逾400件。此博物馆呈现的是(    )

    A、约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的浙江地区新石器文化面貌 B、约公元前8000年至前7000年的浙江地区新石器文化面貌 C、约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的浙江地区旧石器文化面貌 D、约公元前8000年至前7000年的浙江地区旧石器文化面貌
  • 2. 社科院版《中国通史》记载:“鲁国(今山东曲阜),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原来商朝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奄国也是周公东征的主要讨伐对象之一。鲁国的受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此材料说明(    )
    A、分封制的对象是宗亲和功臣 B、分封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 C、西周只在商朝故地进行分封 D、周公创立了西周的分封制度
  • 3.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最主要的措施是(    )
    A、鼓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承认土地私有 D、建立县制
  • 4. 《汉书·沟洫志》记载:“蜀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与材料有关的是(    )
    A、治理黄河 B、开凿灵渠 C、修筑都江堰 D、开凿大运河
  • 5.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中说“人竭力想规划和控制事件的发展,第一次想恢复或创立一些称心的条件,思想家在盘算人们怎样才能够最好地生活在一块,怎样才能最好地对他们加以管理和统治,这是一个革新的时代,”这一“革新的时代”就是被中外思想家、史学家盛赞的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时代”,就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期最能佐证卡尔•雅斯贝尔斯这一观点的历史现象是(    )
    A、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B、百家争鸣 C、争霸战争 D、焚书坑儒
  • 6.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分崩离析。之后,历经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漩涡之中。这一时期社会的两大特征表现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政权分立与经济发展 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7. 《昙花王朝》写道:“当东都洛阳还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工地的时候,杨广又征发河南、淮北一百多万人赶赴规划中的运河航线。大运河工程分成数段……被征发的民工有一半死在运河工地上。结果上千里长、四十步宽的河道在一百七十一天内就修成了,隋朝又创造了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这说明(    )

    ①当时国家经济繁荣    ②隋炀帝滥用民力,非常残暴

    ③隋文帝完成国家统一后,开通大运河    ④隋朝开凿大运河主要是为了解决南粮北运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 8.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唯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其可得乎?”太宗旨在强调(    )
    A、国家最重要的是老百姓 B、社会安定利于农业发展 C、统治者要任用贤人,虚心纳谏 D、务农要因地制宜
  • 9. 宋朝,一个繁华盛世的王朝,同时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以下关于宋朝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有(    )

    ①宋太祖重文轻武,并极力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②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徽商、晋商等大商帮的形成

    ③海外贸易发达,商船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④城市中几乎可以到处开铺设店     ⑤金政权最终灭亡了南宋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10.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促进了雅典的民主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1. 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该历史事件(    )
    A、主要目的是提高清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相关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地区的了解和往来 D、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亚非海上交通线
  • 12. 戴逸先生曾说:“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雍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下列哪一现象可以为此结论提供证据(    )

    ①清朝时期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部门增多了

    ②闭关锁国政策下,中国看不到世界的变化,逐渐落伍了

    ③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封建专制制度走向没落的缩影

    ④文字狱的兴起,思想禁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A、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13.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关于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的发展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时期有战国时期秦国、三国时期魏国、唐朝

    ②介绍农业生产的相关书籍是:《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本草纲目》

    ③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主要有:唐朝的曲辕犁、筒车

    ④我国农业引进的作物有:粟、占城稻、玉米、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

    ⑤南方的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是在宋代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
  • 14. 诞生在十七世纪中国的某部著作中,记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锌技术。作者在编撰过程中非常重视调查、实验,虚心向农夫、工匠请教,并亲自实践。该书共18卷,附有插图123幅,是保存我国科技史资料最丰富的一部书。材料中的作者及其著作应该是(    )
    A、司马迁与《史记》 B、祖冲之与《大明历》 C、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D、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 15. 1834年,英国官员要求直接与清朝官员接洽通商遭拒绝,双方发生冲突,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中国军民则包围广州城外英商住处。事后,许多英国商人联名上书英王,要求派一支“有充分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与中国政府交涉”,以求取更多的通商特权。伦敦、曼彻斯特等地的资本家团体也频繁发出战争叫嚣,催促英国政府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由此可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拒绝与英国政府直接接洽 B、英国兵舰袭击清军炮台 C、英国谋求中国市场的企图受阻 D、清政府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
  • 16.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全面学习西方卓有成效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D、部分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 17.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请问对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这场战争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的封建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先后进行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③对中国的民族工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④以魏源、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为维新变法奠定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8. 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它见证了近代青岛沦为殖民地的过程——德国派海军提督狄特立克斯率4艘巡洋舰抵胶洲湾,强行登陆。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一再训令山东巡抚李秉衡、总兵章高元:断不可先行开炮。章高元遵从清廷指令,未作任何抵抗,率兵撤离青岛。德军兵不血刃占领青岛。此事件的背景是(    )

    A、太平天国运动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B、《马关条约》签订,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C、义和团反帝斗争,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 D、《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9.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写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对此,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评价:“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以下最能体现“它是政治史上的里程碑和分水岭”的是(    )
    A、辛亥革命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完成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 2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毛泽东“自行其是”的行为是(    )
    A、成立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建立革命军队,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C、领导工人运动,夺取中心城市 D、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21. “红军在所经过的许多地区,帮助各民族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了革命武装,而且留下许多红军干部和战士与他们一起战斗。仅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红色政权,著名的就有黔边南腰界土家、苗汉各族苏维埃,大凉山彝、汉人民联合政府——宁县革命委员会,茂县回族苏维埃,陕甘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等。这些民族自治政府有许多都建立了革命武装,在红军走后仍然坚持斗争。”上述材料说明长征(    )
    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C、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 22. 下面材料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蒋委员长钧鉴: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容再有疏失,敬恳.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规复失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卫国救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

    A、九一八事变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 23. 台儿庄纪念馆中有这样两则资料: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胜利。”日本军方公认战役的失败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提出要“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促使国共“两党分裂”。这些资料说明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国民党军队将士不惜牺牲 B、后方同胞全力支援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八路军的支援配合
  • 24.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指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责献行列中,中国占据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值得世人永远铭记,如果没有中国在远东战场牵制并消耗日军绝对主力,日本军国主义者很可能实现与德国法西斯的会师,进而落实其控制世界的疯狂企图,中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太平洋、东南亚等多个战场的重大战投,为同盟国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也印证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贡献的赞许,”材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C、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D、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 25. “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人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边区 B、《双十协定》签订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 26.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荣氏企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之一。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经营福新面粉公司起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氏兄弟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的面粉和棉纱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荣氏企业陷入困境。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水平。从这段叙述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荣氏企业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③日本的侵略对荣氏企业造成很大冲击

    ④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重回巅峰时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 27. 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C、土地改革的实行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 28.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探索是( )
    A、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开始建立经济特区 C、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9. “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从与中共指导思想关系来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关系来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与中共与国家事业关系来看,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里提到的“理论”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0.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是指(    )
    A、中国终于如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大会的通过 D、中国申奥成功
  • 31.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着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民主制,就政体渊源来讲,都可以追溯到近代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如果再往上追溯,那就是希腊了。”上述材料的含义是(    )
    A、古希腊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之源 B、古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古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古希腊民主政治沿用至今
  • 32. 下列关于10-12世纪西欧城市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②十一二世纪,西欧有的城市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

    ③西欧城市比中国宋代城市的规模大得多

    ④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3. 美国1787年宪法签署后,富兰克林激动地说:“现在我最终于高兴地明白了,这是一轮喷薄东升的旭日,而不是轮沉沉西下的落日。”富兰克林认为1787年宪法是“旭日”,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信息的原因是由于(    )

    ①这是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宪法给予妇女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③宪法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34. 法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说:“在欧洲,法国的传播、英国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都在导致同样的后果,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这一演变”是指(    )
    A、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变 B、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 C、由备受殖民压迫向独立自主转变 D、由闭关锁国向对外开放转变
  • 35. 很多美国历史学者认为,这次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材料旨在说明南北战争(    )
    A、使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解放了广大的黑人奴隶并消除了种族隔阂 C、为美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D、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 36. 1916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睚眦,于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联袂投入战争,唯恐或后。”这说明:(    )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②意大利曾保持中立

    ③奥匈和塞尔维亚的矛盾是一战的主要原因 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37.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三者的相同之处有 (   )

    ①都是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出现的
    ②都是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
    ③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④都是大胆创新的结果⑤都巩固了新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38. 第二次大战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所以意图称霸世界的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政策表现的是(    )

    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约组织的建立    ④“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9.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反映了苏联模式(    )
    A、十分重视农业发展 B、完全放弃工业化道路 C、过度强调指令性计划 D、延续了余粮收集制
  • 40. 《大棋局》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馆出现。在战后头几十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材料意在说明(    )
    A、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B、美国已失去霸主地位 C、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D、世界局势正日趋紧张

二、综合题

  • 4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幢砖木结构的旧式石库门建筑沿街坐落。1921年7月23日晚,来自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从四面八方秘密地汇聚到这里,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用青春书写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怀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此踏上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奋斗征程。

    ——摘编自李南清《奋斗百年路》

    材料二: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

    材料四: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

    ——摘编自《党史系列——伟大转折》

    材料五:中国……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1)、材料一中“这里”是在哪座城市?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3)、材料三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年抗战中的作用。
    (4)、材料四中的“全会”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5)、材料五中提到的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写出你的认识。
  • 42.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共进,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摘编自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沿线国家和大洲通过无数的节点联结起来,这些节点促成了一个松散的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形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和共同体。

    ——摘编自狄伯杰《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三:世界一体化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它扩大了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个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这个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摘编自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四: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慧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墨家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中,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个洲?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形成了哪些经贸共同体?
    (3)、材料三中“这个体系”和“下一轮争夺”分别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最殷切的诉求”是什么?
    (5)、为实现全球的合作共赢及全球治理体系的进步,中国政府在多个国际场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现实意义。
  • 43. 欧洲文明历史悠久,对当今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仅靠野蛮,罗马人不会铸造出一个史无前例而又令后来者无法复制的庞大帝国。训练有素的军队,张弛有度的政治制度,为后世引以为傲的法律,堪称经典的建筑、史学与文学,服从和团结的内在精神……这一切使公元前27年后500年的西方世界归于罗马帝国的麾下,而这500年则影响了直到今天的2000年。

    ——摘编自《罗马帝国:熔铸而成的世界领袖》

    材料二:14世纪至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三: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即: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材料五: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联合。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古罗马征服世界的有力武器之一是法律,其中《十二铜表法》是杰出代表,它在罗马法制建设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和价值?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法在“政治革命”后,确立起什么制度?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最重要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出欧洲联盟建立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论述题

  • 44. 在当今国际形势中,中国和美国是影响世界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国家,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影响了国际关系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中美关系而言,由于杜鲁门政府在解放战争时期对蒋介石政权给予支持和援助,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两国之间实际上处于一种彼此敌视的状态。……及至朝鲜战争爆发,华盛顿决策层旋即改变了对全球冷战对抗局势的看法,决心通过战争对朝鲜半岛实施遏制战略。……朝鲜战争爆发及中国出兵朝鲜,导致美国重新评估中苏关系性质及中国的实力,美国开始视中国为其在远东的主要敌手,选择了对华遏制政策。

    ——摘编自邓峰《冷战初期东亚国际关系研究》

    材料二: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2018年3月23日,美国打响了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采取措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限制中国投资,并将相关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面对美国推行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狂潮,中国开始了反击,给出了第一步的反制措施,中美之间贸易战正式拉开。

    ——摘编自《环球时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发动对华贸易战,违反了WTO什么原则?你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战?
    (4)、2021年3月18日中美阿拉斯加高层会谈上,中共中央外办主任杨洁篪的讲话引得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杨洁篪讲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发展、为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作出不懈努力,而不像美国动辄动用武力,造成世界动荡、不安。……中美两国应当同亚太各国都发展良好关系,应该有共同的朋友,这才是21世纪的处世之道。台湾、香港、新疆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干涉中国内政行径,并将继续作出坚定回应。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最后受损的是自己。”

    请你结合中美关系的发展史实,以“我看中美关系”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