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明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0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首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A、奴隶制早期国家建立 B、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C、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D、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 2.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张骞通西域
  • 3. 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祖冲之
  • 4. 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

    A、蜀、吴、魏 B、魏、蜀、吴 C、魏、吴、蜀 D、吴、魏、蜀
  • 5.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

    A、隋朝建立 B、隋灭陈,完成统一 C、隋炀帝登基 D、开凿大运河
  • 6. 下表所示,反映的史实是(    )

    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

    叛军指挥官

    安䘵山、史思明等

    结果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响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朝灭亡 D、黄巾起义
  • 7. 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8.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

    ②轻视阶段(1840~1905)……

    ④赞赏阶段(1937~1945)……

    ⑥敌对时期(1949~▲)。

    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下列哪一次侵华战争(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

    辛亥革命

    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流行

    C

    北伐战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

    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胜利

    A、A       B、B       C、C       D、D
  • 10. 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道:“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淞沪会战
  • 11.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2.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13. 在我国古代时期,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一历史重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是(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 14. 从十五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但其内容的一脉相承性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指导思想就是各时期领导人的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 D、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
  • 15. 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那里”是(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 16. 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革史称(    )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17. 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 18. 列宁曾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开始作战略上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安排得更稳妥。”材料中的“退却”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 19. 2015年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十四周年。近日,一度被美国判断为“由攻转守”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大举反扑,相继攻占伊拉克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和叙利亚古城台德穆尔。“基地”组织长期以来以伊斯兰教为旗帜,向欧美国家实施“圣战”。你认为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出现“基地”组织的是(    )
    A、 美国 B、阿拉伯国家 C、英国 D、德国
  • 20. 2020年,“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人我们的生活,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这种便捷的跨地区互认方式有赖于(    )
    A、  航天技术的运用 B、信息技术的发展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生物技术的进步

二、综合题

  • 21.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探究一:制度篇

    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3)、探究二:经济篇

    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农耕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4)、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请列举典型一例来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大变革。
    (5)、探究三: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宋、元时期创新的文学体裁和我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6)、根据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22. 2021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就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举办党史图片展览。

    材料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菏泽市某中学举办了专题展览,以下为其中的两幅作品。

    材料二:同学们还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并作了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活动二:开展党史知识竞赛。

    材料三:90年前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登上历史舞台。这支今天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型军队,曾在国民党军队疯狂围追堵截下,被迫踏上九死一生的长征路,战略转移至陕北。在陕北延安……美国记者斯诺在与红军将士接触后,被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深深打动,断定这支军队具备战胜一切对手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兴国之光”。

    ——摘自2017年7月26日新华社《人民军队90年作风优良启示录》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座城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诞生的意义?
    (2)、请你将材料二中三幅图片与符合其特征的图片说明搭配正确?
    (3)、根据材料三,归纳这支军队是“兴国之光”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5)、同学们根据以上研究性学习活动,畅谈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想与认识,请你也谈一谈?
  • 23. 《大国法则》的部分内容摘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思想解放)

    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制度创新)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请写出17—19世纪美、俄、日三国,为实现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而进行的政治革命或改革各一例?

    (3)、(民主法制)

    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以世界近代史上的英、法两国为例,分别写出反映上述思想的法律性文献各一例?

    (4)、(领袖引航)

    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1861年的俄国和美国均面临着艰难抉择,请写出当时两国的“引路人”?

    (5)、(历史启示)

    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中国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