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生产玻璃、水泥和陶瓷,均需用石灰石作原料 B、二氧化硫可做漂白剂、防腐剂,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C、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D、“超轻海绵”使用的石墨烯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 如果敞口放置下列各物质,其中不会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的是( )A、亚硫酸钠 B、氢硫酸 C、浓硫酸 D、硫酸亚铁3.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铁片与稀 反应 B、 与 的反应 C、红热的碳与水蒸气反应 D、 与 反应4. 关于氨气和氨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水中滴入酚酞变红色,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 (除水外) C、在 的氨水中含N原子的数目为 D、 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被 氧化5. 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内部能量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由实验现象可知反应: 一定为吸热反应 D、该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装置6.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X和Z,发生反应 ,反应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7. a、b、c三个容器,分别发生合成氨反应,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表:a
b
c
反应速率
则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 B、 C、 D、8. 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9. 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气体(杂质)
方法
A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通过饱和食盐水
C
通过碱石灰固体
D
通过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A、A B、B C、C D、D10. 下列有关硫酸、硝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作干燥剂 B、浓硫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体现氧化性 C、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 D、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 固体,铜粉溶解11.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通入 溶液中 B、 通入的 溶液中 C、 通入 溶液中 D、 通入 溶液中12. 由粗 制备纯的 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属于酸性氧化物 B、二氧化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Ⅲ,应该在坩埚中进行 D、步骤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3. 用浓度为 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升高温度 B、换用 硫酸溶液 C、改用等质量的锌粉 D、滴加较多量硫酸铜14. 用下列装置及药品制备相应气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制备
制备
收集
制备
A、A B、B C、C D、D15.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反应方程式为 B、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装置工作时,溶液中的 向铁极移动 D、装置工作时每转移 电子,将消耗16. 亚硝酰氯( )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由 与 反应制取 的反应为: 。对该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D、若恒温、恒容,不能根据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来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17. 硫酸盐(含 )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I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B、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C、过程III的反应没有电子转移 D、雾霾微颗粒中既含有硫酸盐,也含有亚硝酸盐(或硝酸盐)18. 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烧瓶中固体X可以是 或 B、工业上,若出现液氨泄漏,喷洒稀盐酸比喷洒水处理效果好 C、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烧瓶c口,试纸变红,说明 已经集满 D、关闭a,封闭c,打开b,引发喷泉实验,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如图2,则C点时喷泉最剧烈19. 纸电池为轻型、高效的新型能源存储带来希望之光。一种碱性纸电池如图所示,薄层纸片的两面分别附着锌和二氧化锰,电池总反应: ,[已知 中 的化合价为+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薄层纸片的作用为载体和传导体 B、该新型电池工作时,电子由 沿内电路流回 C、 为正极材料,电极反应式为 D、每转移 电子,负极材料质量增加17g20. 将 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 )的混合物,这些气体恰好能 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只含 和 的盐溶液,其中 的物质的量为( )A、 B、 C、 D、二、综合题
-
2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实验室中 制取、收集、吸收,以及 的还原性探究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1)、I. 的收集和吸收
若用图甲装置,排空气法收集 ,气体应从口进入(选填“A”或“B)。
(2)、已知 难溶于 。图乙、丙、丁、戊四种装置中,不能用来吸收 的是。(3)、II. 的还原性探究利用下列装置,进行 还原 的反应。
已知: 与 反应的生成物为 和难溶于水的气体X,且X不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
写出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C(填序号,每个装置只用一次)。(5)、实验结束时,应首先(填序号)。①熄灭A装置的酒精灯 ②熄灭B装置的酒精灯
(6)、若称取1.6克 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X的体积为 (已折算为标准状况),通过计算推测B中 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1)、 与 均能发生反应,如图为 与 发生反应生成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完成转化I、II(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② 和 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可用(填“A”或“B)表示。
(2)、科研人员设想用如图所示装置生产硫酸。①a电极反应式为 , b是极,生产过程中 向(填“a”或“b”)电极域运动。
②该小组同学反思原电池的原理,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填字母)。
A.原电池反应的过程中可能没有电子发生转移
B.原电池装置一定需要2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
C.负极电极材料不一定参加电极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以拆开在两极发生
23. 焦亚硫酸钠( )常用作食品漂白剂。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反应II包含 等多步反应。
(1)、反应I进行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2)、 灼烧前粉碎,目的是。(3)、已知 与稀硫酸反应放出 ,其离子方程式为。(4)、副产品X的化学式是 , 在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物质是。(5)、为了减少产品 中杂质含量,需控制反应Ⅱ中气体与固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 检验产品中含有碳酸钠杂质所需试剂(填编号)。①澄清石灰水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③氢氧化钠 ④酸性高锰酸 ⑤稀硫酸
24.(1)、I.在如图所示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X和2molY,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状态未知): 2X(?)+Y(?)⇌aZ(g)。起始时容器的体积为VL,达到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且容器的体积仍然为VL。
请回答下列问题:
a=;X的状态为(填“气态”或“非气态)
(2)、平衡时Y的转化率=(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编号)a.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b.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Y,同时生成amolZ
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d.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4)、II.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碘钟”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 )/mol·L-1
0.040
0.040
0.080
x
0.040
88.0
44.0
22.0
44.0
t1
已知:“碘钟”实验化学方程式为 ,用 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反应速率,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则表中 的浓度x= , 显色时间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