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0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解剖(pāo) 崭新(zhǎn) 红装素裹(ɡuǒ) B、漩涡(xuán) 褴褛(lǚ) 深恶痛疾(è) C、睥睨(pì) 顷刻(qǐnɡ) 赫赫有名(hè) D、砧板(zhēn) 侍候(cì) 浮光掠影(liè)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给人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只有将那些知识全部贮存起来,日积月累,才会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 得更加 , 更加成熟,让你的思想真正 起来。
A、浸润 完善 独立 B、浸湿 完备 确立 C、浸润 完备 独立 D、浸湿 完善 确立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他们是上班族,是退休党员,是学生,是退役军人,是返乡人员……②面对疫情,他们有了—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③他们积极开展“献爱心”,传递温暖和力量。④或许,我们看不清被口罩遮住的那—张张面孔,但我们知道,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9年6月3日,我校开展了以¨读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汇报活动。在汇报活动中,我以突出的表现夺得全校第一名。在我三四岁时,父母给我准备了《三字经》《弟子规》等让我读¨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书¨父母读书,我也模仿着读。就这样,我也爱上了读书。上学后,老师告诉我读书要心无旁骛,要锲而不舍。一篇篇优美诗文让我心驰神往,它们是那么有灵性,是那么有魅力¨
A、《 》 。 ? ! B、“ ” 。 ? 。 C、《 》 , , 。 D、“ ” 。 , !5. 下面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C、“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冯唐自比,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朝廷的愤懑之意。 D、结尾写“射天狼”,表达了词人驰骋沙场杀敌建功的壮志,抒发了自己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二、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对抗病毒,我国宋代就有了“疫苗”
为了防控疫情,我国已开始大规模的接种新冠疫苗。接种了疫苗,疫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疫苗和疫苗接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的,并在治病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对抗天花病毒的“时苗”,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时称“痘苗”。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病。人们用物理方法(如捣碎、研磨)处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制成最原始的疫苗。
①明代发明了更为安全的“熟苗”。 ②“时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毒性也很大,“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只八存。”③无法确保对被接种者全部有效,且风险较高。④所以在明代隆庆年间,人们又发明了比“时苗”更为安全的“熟苗”接种之法。⑤所谓“熟苗”,指的是以接种发出来的痘作为种苗,经过“养苗”“选炼”,连续种7代后火毒汰尽,再用来给健康的人接种,这样就非常安全了。
在隆庆年之前,明朝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致死率竟然高达80%以上。正是这场天花的大流行,促成了熟苗种痘法的推广。明代医生在大规模接种痘苗的过程中,通过正反方面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明了“熟苗”接种法。《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就是说用“熟苗”接种,八九千人中不能救治的仅有二三十人。显示出这种接种技术对预防天花的安全高效。
18世纪初,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被引入欧洲。英国医师爱德华·金纳创造了第一个生物制品——牛痘疫苗。19世纪巴斯德制作出更加有效的现代疫苗,给人接种达到预防目的。虽然大规模的现代疫苗制剂是由西方发明普及的,但疫苗和接种疫苗最初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我们祖先发明的。
(选自《科普时报》嵇立平,有改动)
(1)、下面不能说明“疫苗和疫苗接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的”的一项是( )A、北宋时期就发明了对抗天花病毒的“时苗”,当时称“痘苗”。 B、明代发明了更为安全的“熟苗”。 经过“养苗”“选炼”,连续种7代后火毒汰尽,再用来给健康的人接种,这样就非常安全了。 C、明代医生在大规模接种痘苗的过程中,通过正反方面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明了“熟苗”接种法。 D、19世纪巴斯德制作出更加有效的现代疫苗,给人接种达到预防目的。(2)、下面对第三段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②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方法,说明“时苗”有疗效,但毒性也比较大。 B、第③运用摹状貌的方法,把“时苗”的毒性之大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C、第④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人们从未停止对安全可靠疫苗的追求。 D、第⑤运用作诠释的方法,说明了“熟苗”的具体内容。(3)、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隆庆年之前,明朝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致死率竟然高达80%以上。”这句话中“80%以上”,说明了这场天花瘟疫致死率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B、本文介绍的内容,按照北宋到明代,再到18世纪……进行说明,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C、本文主要说明,现代疫苗确实出现在欧洲,但疫苗和接种疫苗最初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我们祖先发明的,并在治病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D、本文题目《对抗病毒,我国宋代就有了“疫苗”》,态度鲜明,强调了我国有悠久的对抗病毒历史,充满了自豪感。7. 阅读洪振秋《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完成各题。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春风拂面之际,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倚在高高的墙头上,藏匿于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在青石板的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④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它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⑤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清纷繁的花事。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⑥中国人很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频次渐多,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的春色;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把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米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
⑦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不流俗,不谄媚,不张扬,却志向远大,生机勃勃,寓微小于浩荡之中。青苔的生存环境是很恶劣的,虽然是“白日不到处”,却是历尽千磨万难,凭着坚忍坚强,冲破困境,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她虽然看似弱不禁风,却凭着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力。春光因为她们的点缀,显得如此明媚无比;百花有了她们的衬托,更为明艳动人;人世间因为有了她们,更为生机盎然。
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⑨我是江南人,我爱着家乡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蔓延到墙顶上。我爱着回乡路上青石板夹缝里的青苔,她们一点点,一丛丛,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哧哧地笑着,撑起满眼的绿意。
⑩没有青苔的世界,是寂寞的。
(选自《人民日报·副刊》2019年05月18日,有删减)
(1)、文章第②至④段主要写了青苔具有怎样的特点?(2)、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3)、联系全文,分析题目“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中“绿意”的含义。(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篇写“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勃勃生机”,接着写青苔“微不足道”“细小低微”,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B、文章中的“江水绿如蓝”和白居易词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重点不一样:前者是强调青苔的繁茂,后者是强调江水的澄澈。 C、文章用词生动贴切。如描写父亲在春雨来临前“拾漏”后,“掏”“填”“黏附”“塞”等词语准确地表现出对青苔的重视。 D、文章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作者对青苔的情感,暗线是对青苔的描写。 E、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构思精巧,语言含蓄隽永,富有表现力。三、课内阅读
-
8. 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后面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奔走效劳 C、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毛:毛发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2)、下面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 B、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受任于败军之际 D、不求闻达于诸侯(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观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B、选文第③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是劝勉刘禅亲近贤臣,听取 “兴德之言”。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南方已定”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选文第①②两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多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四、句子默写
-
9.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3)、 ,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五、课外阅读
-
10. 阅读
东坡在儋耳①。因试笔,尝自书云:“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②中,中国③在少海④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⑤盆水于地,芥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⑦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此纸。”
(注释)①儋耳:地名,今海南省儋县,苏轼曾被贬于此。②大瀛海:指大海。③中国:指中原地区。④少海:小海。⑤覆:倾倒。⑥芥:小草。⑦方轨八达:四通八达。方轨,两车并行。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蚁即径去 径:
见其类,出涕曰 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
(3)、结合原文内容,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六、综合性学习
-
11. 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纸质阅读中的文学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找到归宿。在良好阅读习惯的引领下,新区某中学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开展以“走进阅读新时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发现,微信阅读具有快精短的特点,并呈现了短视频、纯干货、附带背景音乐等不拘一格、多元化呈现方式的格局。整体而言,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旧是主体。
(材料二)
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认为,儿童阅读、学术阅读和经典阅读还是应该坚持纸质书。“我主张儿童阅读不要从微信阅读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微信阅读容易分散其注意力,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学术性著作和经典性著作,也应该坚持纸本阅读,“只有纸质书阅读才会引领你不受干扰,一面看,一面思考。”
(材料三)
2020年和2019年国民阅读情况统计图表
(1)、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微信阅读的特点和不足。(2)、根据(材料三)所给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七、填空题
-
12. 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作品
人物
文段
《西游记》
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①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
《红星照耀中国》
自从当了红军总司令以来,②的衣、食、住、行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
《》
王冕
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放牛倦了,王冕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
《朝花夕拾》
还记得有一回④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一个血管,指着,向我说道……
八、名著阅读
-
13. 《水浒传》中,“义”的内涵非常丰富,请结合下面的思维导图,任选两个你认为最讲“义”的英雄人物(宋江除外),仿照示例,根据小说情节或细节,简要写出他(她)身上的“义”举。
示例: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平田虎征方腊,是为国效力为君尽心的忠义。
①
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