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地球运动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更替 B、板块运动 C、四季更替 D、月相变化2. 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 D、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夹角3.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A、24小时 B、7天 C、30天 D、365天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 )A、自转运动 B、公转运动 C、星空变化 D、季节更替5. 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 B、b C、c D、d6.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图中能正确表示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所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A、a 段 B、b 段 C、c 段 D、d 段7. 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A、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 C、杭州昼长夜短 D、杭州处于冬季8.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下列现象与上述现象原因一致的是( )A、昼夜交替 B、四季更替 C、阴晴圆缺 D、一年太阳高度角变化9. 在同一个地方的晚上,连续数小时观察天空,会发现( )A、星空是静止不动的 B、巨大的星空绕着一根轴自西向东旋转 C、星星不断地从东方的地平线没入 D、星星不断地从西方的地平线没入10. 如图为小明观察到的甲、乙两颗星星的相对位置,造成两颗星星位置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天气变化 D、地形差异11. 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12. 如图所示的太阳光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日出东山 B、日落西山 C、夜幕深沉 D、烈日当空13. 读宁波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两分两至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正午太阳光线。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长的是( )A、春分② B、夏至① C、秋分② D、冬至③14.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A、春分到秋分 B、秋分到次年春分 C、冬至到次年夏至 D、夏至到冬至15. 下列选项中,一年里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极圈16. 下列节日中,宁波地区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六一儿童节 B、五一劳动节 C、七一建党节 D、正月十五元宵节17. 从北半球的春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运动过程是( )A、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B、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 C、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 D、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18. 图甲是张先生在某观察站于当地时间6月15日12时开始至次日12时,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图乙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6月15日~16日,该观察站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等长 B、极昼 C、昼变短,夜变长 D、昼短夜长(2)、照片拍摄期间,地球处于图乙中公转轨道的(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19. 如图为太阳光照图,四图中宁波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20. 如图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昼夜等分 C、南半球昼长夜短 D、宁波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二、填空题
-
21.(1)、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绕地轴旋转的方向是。(2)、假如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3)、假如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那么。(4)、假如地球反方向自转,那么你将看到。22. 昼夜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近乎圆球的 , 它本身不 , 而太阳是一个发光体。当地球绕着地轴旋转时,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就被照亮,这半边地方就是;背着太阳的一半的地方见不到太阳光,就处在。就是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23. 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等;地球公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等。24.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我们放暑假的时候,正是南半球的(季节)。25. 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 , 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A.日本
B.英国
C.巴西
D.美国
2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是以地球极为中心的投影图。(2)、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位于晨线上的是。(3)、下列选项中与本题“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成因一样的现象是 。A、冬去春来,杭州的天气逐渐变暖 B、从冬至日至春分日,可观察到杭州的楼影长度变短 C、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D、在杭州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27. 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2月17日返回地球着陆内蒙古,请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上A、B、C、D四个位置时地球正处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填空:(1)、当日地球位置接近(填序号)。(2)、当天宁波市昼夜长短的情况是。(3)、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填字母)。28.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11日在海南博鳌顺利举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年会举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____。A、A~B段 B、B~C段 C、A~B段 D、B~C段(2)、论坛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①宁波昼短夜长
②宁波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
③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
④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9. 如图所示,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 , 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在 , 北半球昼最 , 夜最 , 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 , 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 , 由南向北,昼长时间逐渐变;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 , 全球昼夜等长;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在 , 北半球昼最 , 夜最 , 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 , 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 , 由南向北,昼长时间逐渐变。30.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正午太阳直射点以南地区日影方向向;太阳直射点以北地区日影方向向。三、解答题
-
31. 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32. 读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球位于D处时,日期是前后;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2)、地球位于(填字母)处时,北极圈以北到处有极昼现象。(3)、地球由D处运行到B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方向是(选填“向南”或“向北”)。(4)、地球公转至处时,我国的白昼最长。(5)、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可能在(填字母)处。(6)、由图可以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相对于公转轨道平面是倾斜的,它指向。(7)、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33. 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小时。(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有一直不能被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现象。34. 如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两分”“两至”四个节气,A、B、C、D分别表示“两分”“两至”四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回答:(1)、写出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节气名称:a , b , c , d。
(2)、地球公转至d处时间是月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是季。(3)、地球公转至d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选填“最大”或“最小”);白昼(选填“最长”或“最短”)。(4)、地球从春分日位置运行至夏至日位置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表示。(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6)、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35. 读地球公转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图2)回答问题:(1)、地球公转到甲处和丙处相比,杭州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填“相同”或“不同”)。(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3)、今天是5月7日,地球运行的位置在图1中之间。(4)、请你在图3中画出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太阳光照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太阳光线)。四、实验探究题
-
36.
据图回答:
(1)、图中右半侧属于 (填“昼”或“夜”)半球。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某地,则B处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2)、图中A、B、C、D四地中,处于晨昏圈上的是 , 处于深夜的是 。正处于昏线的是 , 那是因为 。37. 如图甲是小施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1)、A图是在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3)、按上述理论设计,宁波的楼间距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南的楼间距。(4)、根据实验,判断宁波地区物体影子最短时我国的节气是。(5)、在宁波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图中的____。A、B、
C、
D、
3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了季节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许多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的现象,并由此推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⑴提出问题:哪些现象是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的?
⑵建立假设:
①现象一:两幢南北分列的高层公寓,前面一幢楼往往把后面的部分楼层的正午太阳光遮挡住。
假设一:被遮挡住阳光的楼层多少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
②现象二:学校旗杆的影子,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杆影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假设二:。
⑶寻找证据:
为了证明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找到相关证据,我们应该如何去测量呢?。
①证据一: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多少与前面一幢楼的日影长短有关,日影越长,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正午阳光的楼层越多。太阳高度越小,楼的日影越长。如果夏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较少甚至没有,说明楼的日影短,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大;如果冬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楼层较多,说明楼的日影长,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小。
②证据二: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⑷得出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在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⑸交流成果。
39.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3)、图2为北半球某楼房夏至和冬至两天的正午时刻太阳照射示意图,其中表示夏至目的是(甲或乙),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甲或乙)的光照情况。40.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点光源的高度(厘米)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Z(厘米)
30
15
10
7.5
5
(1)、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的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Z的变化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处的水平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Z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