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章末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1-06-0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关于人类的进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现代的黑猩猩将来也可以进化为人类 B、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唯一本质区别 C、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D、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 2. 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

    ①制造工具      ②使用工具③有复杂的语言  ④直立行走⑤大脑具有语言中枢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 3. 化石证据表明,有的物种只存活了短暂的时期就绝灭了。下列哪种说法最准确(  )
    A、它们的生活环境太恶劣 B、这些生物体缺乏可遗传的变异 C、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弱 D、这些生物体需要的食物太多
  • 4. 枯叶蝶飞行过程中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这在生物学上叫拟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进化过程中,天敌对枯叶蝶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作用 B、枯叶蝶为了应对敌害产生了拟态的变异 C、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产生的后代不一定是适应环境的 D、枯叶蝶拟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5. 用△、□、☆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下图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出现的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B、☆→□→△ C、△→☆→□ D、☆→△→□
  • 6.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 7. 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B、鸟的细长嘴型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特别产生的有利变异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D、嘴型厚短的鸟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 8. 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至今仍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命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 B、处于越小的生物分类单位之下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C、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构成的差异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越小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没有化石
  • 9. 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作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夜蛾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其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蝙蝠的卵有硬壳,硬壳能起到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 C、蝙蝠的捕食对夜蛾发生复杂飞行模式的变异起了选择作用 D、仿生设备雷达是人们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研制发明的
  • 10. 冬天的雷鸟羽毛颜色和雪地颜色很相似,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分析,这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雪把羽毛染白的结果 D、不适应环境的表现
  • 11. 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时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D、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 12. 请根据科学家推测的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对下列四步排序正确的是(   )

    ①形成原始生命     ②形成大分子有机物

    ③形成小分子有机物    ④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 13.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最先会用火和身穿兽皮衣的分别是(   )
    A、南方古猿、直立人 B、智人、直立人 C、能人、智人 D、直立人、智人
  • 14. 下列对各种现象的解释中,与达尔文进化理论一致的是(   )
    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伸长造成的 B、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C、狼和鹿两者进行相互选择,结果都能迅速奔跑 D、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性
  • 15. 农业害虫猖獗,但大量使用农药后害虫又产生了抗药性,其原因是(  )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选择的结果 B、害虫本身对农药具有抵抗力 C、农药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的结果 D、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 16.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B、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C、自然选择学说观点认为,变异是定向的 D、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 17. 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森林古猿 B、黑猩猩 C、长臂猿 D、南方古猿
  • 18. 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所做的化学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哪一步? (   )
    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 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 C、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 19. 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农药使害虫产生了定向的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D、曲线a~c的变化说明,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个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20. 生物学习中,常用曲线图分析生命活动过程,揭示生命活动规律。下列对曲线图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具有抵抗青霉素特性的细菌数量在C点远多于A点 B、甲图中,曲线A→C的变化是由于使用青霉素促使细菌产生了抵抗青霉素特性的有利变异的结果 C、乙图中,地衣和黑化蛾的数量变化,是外界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D、观察乙图可知,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减少,地衣的生存环境改变,其数量逐渐增多,黑化蛾因而更易被天敌发现,频率降低
  • 21. 有关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是化石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D、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 22.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真核到原核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低等到高等
  • 23. 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的认识中一定错误的是(  )

    ①自生论 ②腐草为萤 ③腐肉生蛆 ④神创论 ⑤宇宙起源论 ⑥化学演化说

    A、①②③④ B、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⑥
  • 24.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C、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   D、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 25. 依据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颈鹿长期食高处树叶,使颈越伸越长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桦尺蛾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它们的体色产生了定向的深色变异 D、在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二、连线题

  • 26. 将下列人类进化各阶段的名称与他们的特征匹配起来。

    南方古猿 A脑容量增至1300—1500mL

    直立人       B制造和使用工具

    智人         C两足直立行走,只能使用工具

    能人          D用火,会使用语言

三、综合题

  • 27. 请根据材料I、材料II回答问题:

    I、达尔文发现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经常刮暴风,岛上的花草树木大都生得低矮。这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的,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的。经过比较发现无翅或者翅小的昆虫数目要远远大于翅发达的昆虫。

    II、下图是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

    请回答:

    (1)、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翅非常发达的,一类是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的,这是一种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2)、这些昆虫与海风之间相互斗争的关系叫作
    (3)、在生存斗争中,适者、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
    (4)、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填图中字母),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物生成简单的是完全有可能的。
    (5)、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填“需氧型”或“不需氧型”)。
    (6)、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 28.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 (填序号)。

    (2)、从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知(填序号)是人类的祖先,称为。在此阶段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3)、图一中②具备
           A.直立行走的能力                            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D.使用火的能力           E.使用语言的能力

    (4)、人猿分界的标志是

    (5)、图二中表示人手的是(填编号),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形状相似。

    (6)、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7)、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
  • 29.
    (1)、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项目/数据/类型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请结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桦尺蛾本身就存在着深色的和浅色的之分,这是一种现象。
    ②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的结果。
    ③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是 , 而选择是的。
    ④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2)、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下面,让我们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新冠病毒致命性的进化趋向进行分析。

    ①早在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即发文报道,新冠病毒已通过变异产生了S和L两个亚型。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②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

    ③致命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一种更容易生存?哪一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命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命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

    ④由上述分析可以做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趋势,感染率会呈逐渐趋势。

  • 30. 资料分析

    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研究人员对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度达到98. 8%,其基因组的大部分可排序区域几乎没有区别。  

    资料二:2005年9月,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在刚果国家公园的一处沼泽地捕获到大猩猩使用工具的现场镜头:一只被科学家称为利亚的雌性猩猩在过河时使用树枝测量水深。当时利亚打算趟过一个看起来并不深的小水塘,但是它下水后刚走了几步就发现水已经没到了它的腰部。于是利亚返回岸上,从一棵枯树上拽下一段长树枝,它拿着树枝当尺子再次走进水中,一边走一边测量前方的深度,直到前进了9米多远才返回。  

    (1)、资料一进一步证明了人类和有着共同的“”——森林古猿。 
    (2)、资料二说明具有的能力。  
    (3)、大猩猩和黑猩猩都属于。   
    (4)、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相区别的特点有___________(多选)。
    A、直立行走 B、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C、足有五趾   D、语言 E、两眼生在前方 F、大脑发达
    (5)、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是
  • 31. 色素c是一种具有104~1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细胞色素c进行比较,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下表是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比较,数字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响尾蛇

    氨基酸差别(个)

    0

    1

    11

    13

    14

    生物名称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螺旋菌

     

    氨基酸差别(个)

    21

    35

    44

    45

     
    (1)、分析上表可以推断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2)、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鸡所属动物类群是由表中所属动物类群进化来的。
    (3)、螺旋菌与表中其他生物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银杏和小麦结构上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4)、若将表中的黑猩猩、猕猴,狗归为一类,将鸡,响尾蛇、金枪鱼归为一类,则分类依据是
    (5)、金枪鱼的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生物学观点。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这是长期的结果。
    (6)、将狗和响尾蛇一起从5℃的环境移至25℃的环境中,其细胞中耗氧量变化曲线分别是(    )。
    A、 B、 C、 D、
  • 32. 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生命的的特征是:
    (2)、图中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是 , 它和图中①及蚯蚓都属于动物。
    (3)、植物类群⑤和水杉比桫椤高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繁殖后代的方式)。
    (4)、标号②代表的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发育为
    (5)、进化树上标出的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蕨类植物是;保护大熊猫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6)、观察进化树,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生物是
    (7)、植物类群从③到⑤,细胞数目由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结构上来看生物进化遵循的进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