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5-3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都接有外置音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2. 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A、托里拆利实验 B、阿基米德实验 C、帕斯卡球实验 D、马德堡半球实验3. 热机工作时,内能被转化为( )A、核能 B、电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4. 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只有强弱,没有方向 B、磁场既有强弱,又有方向 C、磁场只有方向,没有强弱 D、磁场没有方向,没有强弱5. 如图所示电路的总电阻为10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R1的阻值可能为2欧 B、R2的阻值可能为5欧 C、R1的阻值可能为10欧 D、R2的阻值可能为20欧6. 甲、乙两车从相距14米的P、Q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作匀速直线运动,经过6秒两车相距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两车的s-t图( )A、一定是ab B、一定是ac C、可能是bc D、可能是ab
二、填空题
-
7. 在上海,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V。某电阻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3A,正常工作10秒钟通过它的电荷量为C;若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大为0.6A,则它的电阻值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8. 景区中,一辆新能源汽车在行驶时,驾驶员相对于汽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行车时,车上人员要系好安全带,是因为突然刹车时车内人员由于 , 会继续向前运动而造成伤害。某游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0米3 , 该游船所受浮力的大小为牛。9. 不计摩擦及滑轮重,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为20牛的物体A,则拉力F的大小为牛;若物体A被匀速提升了3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焦,物体A的重力势能(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R2的阻值均为30欧。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安。一段时间后,由于R1、R2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则这个电表是选填“V”、“A”或“A1”)表。请写出两个没有发生变化的电表的示数及对应的故障。11. 小华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4.5伏且保持不变、小灯标有“2.5V”字样。他按图(a)所示连接电路,将滑片P置于最右端,再把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某处。然后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片到甲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c)所示。继续向左移动滑片到乙位置时,小灯恰好正常发光;滑片从甲位置移至乙位置的过程中,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恰好是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的两倍。(1)、图(b)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 伏;电压表并联在的两端。(2)、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三、综合题
-
12. 在各种不同色光中,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光源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找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若他将光源放到光具座的“45”厘米刻度处时,通过移动光屏(选填“一定能”、“可能”或“一定不能”)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像。13. 汤姆生在1898年提出:带正电的物质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体之中,而带负电的电子则均匀镶嵌其中。汤姆生的这个原子模型我们称之为(选填字母)。
A.葡萄干蛋糕模型
B.行星模型
C.电子云模型
卢瑟福在1909年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带正电的氢原子核(又称α粒子)射向厚度为10-6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而平均 的α粒子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或被弹回。
从汤姆生提出的原子模型进行推理:在α粒子进入原子后,由于电子的质量只有α粒子的 ,它对α粒子的影响如同灰尘撞枪弹。而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α粒子穿过原子时受到各方向正电荷对它的斥力会相互平衡。
基于以上推理,对于“α粒子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或被弹回”的现象:均匀镶嵌的电子产生这一现象原因,均匀分布的正电荷产生这一现象原因。(均选填“是”或“不是”)因此,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理论(选填“能”或“不能”)解释上述现象。
四、作图题
-
14.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为6牛,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G。15.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五、计算题
-
16. 一杯质量为0.5千克的热水温度降低2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焦(千克·℃)]17. 杠杆平衡时,动力F1的大小为10牛,动力臂l1为0.2米,阻力臂l2为0.5米.求阻力F2的大小.18.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柱形容器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1)、若甲容器中盛有0.3米深的水,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2)、若乙容器中盛有2×10-3米3的某种液体,液体质量为1.8千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ρ液;(3)、若两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液体,下表中记录了从容器中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值。求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ρ甲: ρ乙。
抽出前
抽出后
ρ甲/帕
2450
980
ρ乙/帕
1960
980
19.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A”字样。(1)、若闭合开关S,电压表V示数为3V,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6A,求:①电阻R1的阻值;
②10秒内电流通过R1所做的电功W1;
(2)、若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值是定值电阻R1阻值的2倍,当电源电压为9V时,通过移动滑片能使电压表V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为 ;当电源电压改为12V时,通过移动滑片能使电压表V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仍然为 。请通过计算说明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值。六、实验题
-
20. 某小组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的规律以后,用如图所示口小底大的圆台形容器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他们在容器中倒入深度为h的水,用传感器测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容。实验时,他们每次抽出深度均为Δh的水,记录p水和p容的值,并计算了每次压强变化量Δp水和Δp容 , 把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h/米
/帕
/帕
/帕
/帕
1
0.50
4900.0
3333.0
2
0.45
4410.0
3154.0
490.0
179.0
3
0.40
3920.0
2949.5
490.0
204.5
4
0.35
3430.0
2717.8
490.0
231.7
5
0.30
2940.0
2457.2
490.0
260.6
6
0.25
2450.0
2166.0
490.0
291.2
7
0.20
1960.0
1842.5
490.0
323.5
(1)、分析比较表中p容和h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口小底大的圆台形容器中,。(2)、分析比较表中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口小底大的圆台形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成正比。(3)、分析比较表中Δp水和h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口小底大的圆台形容器中,每次抽出深度均为Δh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Δp水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选填“有关”或“无关”)。(4)、分析比较表中Δp容和h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口小底大的圆台形容器中,。(5)、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p水和p容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p水(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小于p容。(6)、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Δp水和Δp容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Δp水(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小于Δp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