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中原名校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5-2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是(    )

    A、文明交流兼容并蓄 B、国际都市影响深远 C、华夏文明尽在河南 D、中原文明灿烂辉煌
  • 2.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材料强调了(    )
    A、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B、甲骨文是汉字之源 C、中国文字字体多变 D、中国文明领先世界
  • 3.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峄山刻石辞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上述现象得益于(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 C、严酷的法律制度 D、郡县制度
  • 4. 竹简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纸的出现和传播,迅速替代了传统的书写材料,文明获得空前的发展。由此可知(    )
    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 B、专制统治禁铜思想 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 D、纸张促进文化传播
  • 5.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以下陶俑的变化反映出(    )

    A、古代服饰的演变 B、北方民族的交融 C、少数民族的汉化 D、南北政权的对峙
  • 6.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文化受边疆民族影响较大,此外,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可自由结婚和离婚。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A、经济的繁荣 B、对外交往频繁 C、文学艺术兴盛 D、社会风气开放
  • 7.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时写的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若有与之不同的观点则无法通过考试。这一现象体现了(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儒家地位的提升 D、君主喜好的变化
  • 8. 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这一时期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屈辱与抗争 B、落后与探索 C、变法与图强 D、内忧与外患
  • 9.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袁世凯的万余天津小站新编精锐陆军在整场战争中并未参战,甚至隔岸观火。南方各省亦联合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条约,致使整场战争变成了北京的皇族势力与列强之间的较量。这说明(    )
    A、清政府开始丧失中央权威 B、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列强已经完全控制清政府 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0. 毛泽东认为:“须知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1941年,毛泽东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团结一致抗战到底 D、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 11. 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都兴奋不已,场面非常热烈。当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全场的代表都站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上述情景出现在(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八大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 12. 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有机整体。通过承包使用合同,把承包户应向国家上交的定购粮和集体经济组织提留的粮款等义务同承包土地的权利联系起来;把发包方应为承包方提供的各种服务明确起来。材料强调这次改革(    )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C、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D、把农民的权责利结合起来
  • 13. 1972年3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批准向中国出口价值约228万美元的卫星地面站装备。同年4月15日,中国春季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一次邀请了12家美国公司。这表明(    )
    A、 美国的霸权地位遭到削弱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14. 学者约翰塞尔蒙说:“当一个熟悉罗马法术语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的实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 这一现象说明(    )
    A、罗马法影响深远 B、罗马法是世界法律 C、英法德法律相同 D、欧洲法律长期未变
  • 15. 庄园产生之初,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12、13世纪,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已不断发生庄园自营地缩减、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 16. 马克思说,拿破仑已经明白,资产阶级政权的无阻碍发展和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都是这些国家的基本体现,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下列最能为此说法提供证据的是(    )
    A、通过政变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B、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革命成果 C、戎马沙场,建立了辽阔的法兰西帝国 D、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维护法国的利益
  • 17.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当时在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地主把“真正的解放”藏起来了。这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
    A、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使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 18. 1919年有人在《每周评论》上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此番言论揭露了巴黎和会实质上形成的新秩序是(    )
    A、 战后和平新秩序 B、新兴强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局面 C、美苏争霸新格局 D、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 19. 在二战结束后的十余年里,欧洲一直处于全面战略对抗之中。下图所展示的影响欧洲局势的两大集团是(    )

    A、英法俄三国协约与德奥意三国同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 C、轴心国集团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D、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七十七国集团
  • 20. “人们往往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一切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为力,自然界是一架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着的机器。这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当时是有进步作用的。”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牛顿 B、伏尔泰 C、达尔文 D、梵高

二、综合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建筑受伦理道德的影响,尤以儒家学说为主。儒家是重礼、崇孝、尚文的学派。首先在重礼的倡导下,对于一切建筑制造都要遵循礼法。不管是城市规划、宫殿庙宇抑或百姓住宅,都要受礼制的制约,因此形式上就要讲究对称、均齐、庄严。其次,在崇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慎终追远”,敬祀祖先,对陵墓建筑极为重视。王者生前的威风和死后的尊严都要于此体现。而至于宅居,则要求是“五世同堂”,形成了中国大家庭制度下的民居特色。

    材料二:在西方,神权和皇权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因而任何建筑活动都要受其制约。除了世俗建筑以外,皇帝的宫殿、陵墓以及庙宇成了主要的建筑物。中国古代建筑可以花几百年再现再生,但个体却少变化,相反,西方建筑则更注重个体的发展,都在个体的建筑上极尽心力,如天主教的哥特式建筑表现出神秘耸上和升腾之感,东正教堂丛群弯顶式建筑则又表现出教意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二,两幅图片中的建筑有什么共同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东西方建筑风格有哪些不同之处。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建筑的差异?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大钊从十月革命以来就不断组织和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和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中工人乃至农民广泛参与反抗帝国主义和军阀专制的自觉斗争,使得曾经幻想着通过思想文化改造实现和平富强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东方世界已无法阻挡来自庶民的社会主义革命;全球性的政治危机与革命风潮使得一部分五四学者看到了启蒙主义、民族主义的局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最终接过了新文化运动以来启蒙主义所承担的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成为中国人民创造新社会的理论依靠。

    ——摘编自《从启蒙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历史转向与内在动力》

    材料二: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曾想像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三:中共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并不总是积极从中国国情出发……长征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真正起步,当时中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思考。

    ——摘编自戴海东《长征中失联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创造新社会的理论依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选择的革命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思考”。
    (3)、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特区发展中不但要办出口加工业,也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不但要拓展出口贸易,还要在全国经济生活中发挥多方面的作用。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特区后指出:“除特区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材料二:全国两会上通过的《外商投资法》更是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外商投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规则,让对外商投资的管理走上了更法治化的轨道。从市场准入来看,中国在扩大外资准入方面大踏步前进。禁止和限制类项目大幅减少,重要领域实现大幅开放。

    材料三: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气,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而凝聚起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特区在开放之初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对外开放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要坚守哪些精神品质?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旦工业革命开始,不受行会限制或封建义务妨碍的、自由的流动劳动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工业革命发生及其随同的变化增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由于大量生产技术更加强的采用,世界若干地区的文化特征在食物、衣着、住房、娱乐及生活方式上,就趋于标准化。工业工人(无产阶级)学会了组织与谈判的技术。因此,民主的过程加速,因为工人要求对社会的管理有更多的发言权。

    (1)、图1所示文献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哪一政治体制?图2所示会议颁布了哪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图3所示文献反映了哪些进步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西方的近代化有何特点?

三、论述题

  • 25.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简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