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1年中考社会法治模拟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试卷更新日期:2021-05-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本大题有10 小题 , 每小题2 分 ,共 共20 分 。)

  • 1. 下图是某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箭头为当前车辆的行进方向。从路口左转后,车辆的行进方向是( )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 2. 以下诗句与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蕴含的地理原理一致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D、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 3. 下图是某国的轮廓图,下列对该国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位于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洲

    ②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③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④有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4. 《三国演义》中有“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由此告诉我们( )
    A、演义小说是学习历史的最佳途径 B、完全不能相信杜撰的一系列演义小说 C、只能相信史书中记载的人物事件 D、要通过不同途径对历史事件加以印证
  • 5. 下图中①②③④所处朝代与歌谣传唱的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废黜百家尊儒术,推恩削弱王实力 ②三省六部兼科举,两制首创现盛世

    ③仿效汉制治天下,行省制度传后世 ④废除丞相设内阁,厂卫机构强皇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下图为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图,它有助于我们理解(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后果 B、美国挑起世界大战的原因 C、一战爆发及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原因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各国的影响
  • 7. 下图出土文物“商鞅铜方量”,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措施是( )

    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郡县制
  • 8.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椒江区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聚“椒”党史 红色足迹》专栏,重温椒江(旧海门)波澜壮阔的红色历程。右图为第 5 期的内容节选,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

    1926年6月设立海门国民党区属分部。1.慈幼院小学分部,负责人将微笑(共产党员)。2.印山小学分部,负责人王萼交。3.东山中学分部,负责人孙一影

    A、海门国共两党合作携手国民革命 B、建立党基层组织致力解放全台州 C、海门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 D、中国共产党组织海门小组成立
  • 9. 2021 年是辛亥革命 110 周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广义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毛泽东这样评价是因为该条约的颁布( )
    A、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B、标志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C、标志着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统治
  • 10. 以下为抗日战争简表。表中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消灭日军

    消灭伪军

    军民伤亡

    经济损失(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

    150多万人

    118万人

    3500多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①对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起决定作用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广泛支持和帮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 3 3 小题,共 0 30 分)

  • 11. 【科学分析 共抗灾情 】2020 年 W 市遭遇了十年一遇的旱情,让我们来抗击灾情,献计献策 。

    材料一:截止 12 月 30 日,中心水库蓄水量不足 20%,其他山塘水库平均蓄水率不足 30%,农田受旱,全市用水形势非常严峻。

    《W 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之抗旱等级划分标准

    抗旱等级

    等级划分标准

    Ⅰ级

    ①中心水库蓄水量降至正常库容的 15~11%以下;②全市农田受旱面积达 70%以上。

    Ⅱ级

    ①中央水库蓄水量降至正常库容的 20~15%; ②全市农田受旱面积达 70~50%。

    Ⅲ级

    ①中央水库蓄水量降至正常库容的 30~20%;②全市农田受旱面积达 50~30%。

    Ⅳ级

    ①中央水库蓄水量降至正常库容的 40~30%;②全市农田受旱面积达 30~20%。

    材料二:

    材料三:

    (1)、【新闻发布】根据材料一,W 市应发布哪一等级的抗旱应急响应?
    (2)、【溯源探因】材料二表明 W 市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并分析 W 市 2020 年秋冬季旱情出现的主要原因。
    (3)、【找寻对策】为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现设想增建水库容量来增强抗旱能力。请你在上图 4 个大坝拟选址( )中确定一个最佳的水库大坝位置(填序号),并请说明选择的理由。
  • 12. 【勿忘国耻 走向复兴】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 120 年前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独立和复兴的光辉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材料三 :“(1978 年)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 1980 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要永远铭记。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图 1 “丧权辱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请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一例印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3)、请结合史实对材料三划线内容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从“丧权辱国”到“理直气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13. 【丝路起点 文明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出现过“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商贸盛况。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商贾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他们不仅带来一船又一船商贸货物,还留下一处又一处历史古迹。

    材料一: “泉州南音”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原音乐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来的。泉州在宋代就是著名的东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学士,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呈现出“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

    材料二 :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曾与 3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向西方提供了丝绸、瓷器等,中国也接受了许多西方文明要素……

    ——改编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1)、从左图可知泉州市与我国哪个省隔海相望?
    (2)、根据左图,从地理位置和经济重心角度,分析泉州出现“涨海声中万国商”商贸盛况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分析泉州文化发展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