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第1节 土壤的成分(优生加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1-05-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形成土壤的正确过程是(   )

    ①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②岩石风化;③高等植物生长;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土壤形成;⑥低等植物着生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⑥①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③⑤⑥④②①
  • 2. 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提高土壤中的水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C、给植物提供食物   D、增加土壤中钾肥的含量
  • 3. 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 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 D、岩石只需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就能变成土壤
  • 4. 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    )


    A、有机物的含量 B、矿物质的含量  C、微生物的含量 D、空气和水分的含量
  • 5. 在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应充分干燥     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 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 D、土壤干燥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
  • 6. 某同学与父母去天目山旅游,游览时对青山绿树底下的“红土”很好奇,“红土”与嘉兴的“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采样后带了一块回家,并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      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   D、无机盐含量
  • 7. 在土壤生物中,不借助观察工具很难观察到的生物是(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三种都是

二、实验探究题

  • 8. 同学们准备测定校园某区域内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在该区域内选择相对干燥的地方,取长、宽、厚分别是5厘米的一块土壤,体积记作V0 , 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大烧杯中;

    ②分别沿烧杯壁缓慢地向2只烧杯内注水,开始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注入,当快要浸没土壤或铁块时,再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和铁块刚好浸没为止;

    ③记录向两个烧杯注入的水量:盛有土壤的烧杯注入水的体积记作V1;盛有铁块的烧杯注入水的体积记作V2 , 有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V0/厘米3

    V1/毫升

    V2/毫升

    1

    225

    200

    2

    3

    (1)、实验时要选取相对干燥的土壤,这是因为 , 实验效果明显。
    (2)、根据第1次实验可知,该土壤样品中的空气约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是 。
    (3)、为使实验更可靠,同学们准备开展多次实验以求得平均值,但每次实验需要重新取土壤样品。就如何选取土壤样品,同学们有下列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要在同一地方(上述区域内)取样;

    观点二:要在不同地方(上述区域外)取样。

    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 9. 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2)、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家中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设计合理吗?;理由是

  • 10. 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泥土中是否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A和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 11.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生物的活动过程中,完成了下列调查表格:

    观察时间

    2016年6月1日

    观察地点

    ××森林公园

    环境特点

    土壤温度24.1 ℃,比较疏松和湿润,光照强度一般,植物生长良好

    土壤生物

    蚯蚓:38条;蜗牛:21只;鼠妇:25只;小鼠:2只;蜘蛛:26只;马陆:5条;蜈蚣:2条;蝼蛄:8只

    样品简要分析

    蚯蚓、蜗牛、鼠妇等喜欢生活在较温暖、湿润、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同时它们的活动又可增加土壤的肥力和疏松程度(合理均可)

    (1)、根据上述调查表格,说明被调查土壤中的优势物种是      
    A、蚯蚓 B、小鼠 C、蜈蚣 D、蝼蛄
    (2)、对表中的记录分析可知:适宜蚯蚓生长的环境特点是
  • 12. 为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有何影响,某活动组的同学们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三: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问题,再评价实验方案:

    (1)、甲、乙两组要用相同树叶的原因是
    (2)、树叶要保持潮湿的原因是
    (3)、请评价以上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并说出理由: 
  • 13. 现今枯枝落叶已成为城市的常见垃圾。小科同学设计了一个关于落叶分解的实验。他选用悬铃木落叶为实验样本,将落叶剪成3厘米×3厘米大小,均匀分装在四个编号为1、2、3、4的2.5升无盖的可乐瓶中。实验所用的土壤都是校园绿化用土,实验过程中保持10~15 ℃的温度,每隔10天往1~3号瓶中各加水100毫升。2个月后将瓶中样本倒出,拣出所有直径大于0.5厘米的枯叶,洗净阴干后称重,结果如表:

    编号

    样本内容物称重/克

    2个月后落叶

    落叶外观

    1

    1500克土壤+80克落叶+300克鸽粪

    21.5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2

    1500克土壤+80克落叶+300克豆渣

    27.2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3

    1500克土壤+80克落叶

    41.2

    大部分枯黄色,有一定韧性

    4

    80克落叶

    63.8

    枯黄色,坚韧

    (1)、根据实验结果,号瓶分解落叶的速度最快。
    (2)、你认为鸽粪、豆渣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予以解释。
    (3)、请你简单分析4号瓶落叶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14. 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土地资源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人类的命根子,而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护好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可行的方法。

    (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

    (2)、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

    (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写出水土流失的两个危害: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至少两个建议:;    (合理均可)。

    (5)、保护土地资源不光是在保护农牧业,也是在保护很多动物的家园。在土壤里还生活着很多动物,如

  • 15.
    1. 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中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中的水。请回答:


    (1)、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         。

    (2)、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                。

    (3)、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         。

    (4)、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在15%~35%之间。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    。

  • 16.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含有机物”时,采用了下列三种方法得到干燥的土壤:①长期日晒;②在高温火焰上长时间烧烤;③恒温箱内烘干。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总结出以下规律:土壤在加热过程中,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在加热时会直接燃烧生成CO2和H2O,而大分子的有机物在加热时先炭化分解成碳,碳再燃烧生成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土壤中有一种大分子有机物(C6H12)n和一种小分子有机物C4H10。请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写出在加热过程中小分子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大分子有机物(C6H12)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该大分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同学们在取用题目中的三种干燥土壤样品放在细铁丝网上加热,发现使用其中一种土壤样品实验时,加热过程既无燃烧现象,又发现在加热前后质量保持不变,这种土壤样品可能采用题中三种方法中的 (填序号)。

三、综合说理题

  • 17. 猜想:假定你看到一块有缝隙的巨石,如果在几百年后,你又能观察到它,你预计能看到什么现象?请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