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地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5-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垃圾分类投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废弃物,不能投入可回收物箱的是( )A、香蕉皮 B、废报纸 C、矿泉水瓶 D、铝质易拉罐
-
2.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
3. 下列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 B、塑料 C、玻璃 D、陶瓷
-
4. 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味精 C、白糖 D、食盐
-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D、铁丝
-
6. 铜可用于制造传统的炭火锅,下列性质与此用途无关的是( )A、熔点高 B、导热性好 C、延展性好 D、导电性好
-
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称量固体
D、过滤
-
8.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 B、NaOH C、H2O D、H2SO4
-
9.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
10.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
A、Cl2 B、2Cl2 C、2Cl D、2Cl- -
11. 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石灰石 B、硝酸铵 C、烧碱 D、食盐
-
12.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铝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为13 B、质子数为13 C、核外电子数为13 D、相对原子质量为13
-
13. 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变化 B、飘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干冰升华-分子种类改变 D、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
14. 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油的着火点 D、防止油溅出
-
15.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16. 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生石灰
-
17. 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A、涂油 B、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C、制成不锈钢 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
18. 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高楼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C、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D、档案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
1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小苏打用于制作糕点 C、氧化钙用作干燥剂 D、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
20.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自来水是干净、卫生的纯净物 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D、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节约水资源
-
21.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气体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aO固体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A、A B、B C、C D、D -
22. 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实验中要用到胶头滴管 C、量取水的体积为100mL D、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
-
23.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24. 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属于单质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甲酸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二、多选题
-
25. 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供给人体供呼吸 B、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未改变 C、实验1和实验2,是同一个反应 D、实验2,水分子没有变化
三、填空题
-
26. 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和天然气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1)、自然界存在的赤铁矿属于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废旧钢铁表面的铁锈(主要是氧化铁)可用盐酸除去,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8.(1)、H2O2分子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氧来乐”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其主要成分为过氧化氢,使用方便,无残留。“氧来乐”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定浓度的双氧水也适用于环境消毒。(2)、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消毒,其溶剂是。
-
29. 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防腐技术在不断发展。(1)、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肉类食品防腐剂。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我国规定肉灌肠中亚硝酸钠的最高添加标准为1000g食品含量不超过0.15g,以此计算,要生产3000g火腿肠,添加20g1.5%的亚硝酸钠溶液,是否超标(填“是”或“否”)。
四、科普阅读题
-
30.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麦片因营养丰富,成为很多人早餐的首选。超市某品牌的燕麦片成分表如图。为了验证这种麦片是否含“铁粉”,实验室进行了实验验证。
将这种麦片和蒸馏水倒入打浆机中打成浆后,转移到密封袋中。摇晃密封袋约30秒,将磁铁贴紧密封袋一侧吸附。此时在磁铁下方肉眼可见被磁铁吸出的黑色颗粒,对黑色颗粒进步探究,证明确实是铁单质。同样的方法对配料表中无含铁标注的麦片进行实验,无此现象。
还原铁就是铁单质,加在麦片里作为补铁营养强化剂,同时还起到干燥和保鲜作用,只要按国标规定的使用量(35mg/kg~80mg/kg)就是安全可靠的。
为什么有些麦片配料表中标注含铁,却没有吸出铁粉呢?这是因为添加铁含量的方式不仅可以是铁单质,还可以是“铁盐”,如焦磷酸铁等。铁盐溶解后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在人体内,铁主要以Fe2+的形式被吸收。由于我们摄入的食物中获得的铁主要以Fe3+的形式存在,这就需要一些物质将Fe3+还原为Fe2+ , 以促进铁离子的吸收。维生素C有利于铁元素的转化吸收。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缺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和发育,最大的影响是易患(填字母序号)。A佝偻病 B贫血症 C骨质疏松
(2)、燕麦片中的铁单质,在胃中(含有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燕麦片中加入铁粉还可以起到干燥和保鲜作用,原因是。(4)、Fe3+转化为Fe2+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5)、下列关于麦片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A食品添加剂只要按国标规定的使用量就是安全可靠的
B适量食用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
C所有燕麦片中添加的“铁”都是铁单质
D该燕麦片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五、流程题
-
31.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1)、操作①的名称为。(2)、沉淀B与试剂C发生中和反应,B中一定含的物质是(写化学式)。(3)、电解无水MgCl2生成Mg和氯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2.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1)、纯碱的化学式是。(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3)、在贝壳上滴加稀盐酸,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六、实验题
-
33. 实验室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1)、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选择装置B收集氧气的原因是。(3)、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是。(4)、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填序号)。
-
34. 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①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②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③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结合①和③,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3)、综合分析①② ③,说一下你对红磷着火点的认识。 -
35. 下图为化学小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所做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由上述实验能得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七、科学探究题
-
36. 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CO2的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⑴在上述装置中,持续缓慢通入一定量干燥的CO2气体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d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说明CO2具有性质。
⑵停止通CO2气体,在b处用酒精灯加热
化学方程式
-
37. 氢氧化钠是常见的化工品之一,也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必备的化学试剂。
同学们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图),溶液变成了红色,但是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为此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A: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溶液混合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猜想B: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一:
试管编号
1
2
配制NaOH溶液的蒸馏水
未煮沸的蒸馏水
煮沸的蒸馏水
NaOH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2.0
2.0
NaOH溶液体积(mL)
5
5
酚酞试液(滴)
5
5
有无液封
无植物油液封
有植物油液封
溶液变红色后红色褪去时间(min)
8~9
8~9
(解释、结论一)
(1)、①氢氧化钠溶液的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配制2%的氢氧化钠溶液时,用煮沸过的蒸馏水目的是。
③分析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二: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NaOH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8.0
5.0
3.0
2.0
1.0
0.5
NaOH溶液体积(mL)
5
5
X
5
5
5
酚酞溶液(滴)
5
5
5
5
5
5
溶液变红色后红色褪去时间(min)
0.4
2.0
5~6
8~9
12min后慢慢褪色,到30min,后变成无色
45min后慢慢褪色,直至2h后仍能看到淡红色
(解释、结论二)
①实验二的目的是
② X的数值是
③如果你是化学老师,做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的演示实验,为了保证本节课堂内实验现象相对稳定,你应该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氢氧化钠溶液。
(拓展)实验室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使用后忘了盖上盖子,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小敏取少量该试剂瓶内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她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你认为小敏的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八、计算题
-
38. 氢化钙(CaH2)固体可用于登山队员的能源提供剂,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CaH2+2H2O=Ca(OH)2+2H2↑,氢气供燃烧之需。(1)、氢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现有84g氢化钙与足量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