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瑶海区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3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
    (1)、 ,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旧更替之意,表现了诗人不惧挫折、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手法将个人前途同国家命运相连,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语句是:“。”

二、名著阅读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A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A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A奈何得没了些气力。A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A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以上文段选自长篇小说《》,作者是
    (2)、选文中的人物A是(填人名),他的绰号是
    (3)、请根据选文,补充目录:横海郡柴进留宾,
    (4)、选文中一系列动词的使用非常具有表现力,请结合具体的词语简要分析。

    (5)、请概括列举出这部小说中关于人物A的其它两个故事情节。

三、综合性学习

  • 3. 自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瑶海区以“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凝聚抗击疫情力量”为主线,引导市民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为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强大精神力量。新宇同学在班级群里发起了几项活动,请你参与。
    (1)、新宇同学向大家发出倡议,可倡议书中出现了三处错误,请帮助修改。

    倡议书

    同学们: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大家身体健康,我倡议:

    1 积极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知识。

    2 自觉按照科学指引做好防护工作,及时劝导亲属、朋友尊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

    3 积极主动配合做好交通出入口体温检测和健康登记。

    同学们,能否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决于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期待“春天”的到来!

    倡议人:新宇

    2020年2月15日

    ①倡议书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②倡议书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划线句子有语病,可以修改为:

    (2)、新宇创作了一首抗疫诗歌,末句最后三个字琢磨不定!请你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并解释该句诗的意思。

    抗疫

    瘟神作祟起江城,

    夺命病毒肆意行。

    号令如山凝众志,

    爱心似火………..

    最恰当的一项应该是(填选项),这句诗的意思是

    A.含真意           B.化寒冰           C.情谊深           D.齐出力

    (3)、新宇同学设计了一幅抗疫宣传海报,选用了中国结做为其中的一幅插图,请你说说他选用此插图的用意。

     

四、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每当听《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时,我都忍不住掉下眼泪,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母亲擀面时背影的画面。

        ②那年秋天,我出差到阿拉尔市,下午忙完工作,我便决定回趟老家看看母亲。

        ③一路上,西下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车窗上,鸟儿归巢的歌声欢快地敲进我的心房,公路两旁的金色胡杨,列队向车后飞奔而去。

        ④一声狗吠飘进车窗,眼里装满了熟悉而又陌生的乡色,走过熟悉的家家户户,终于看见母亲坐在家门口打盹的身影。“妈,我回来了。”声音不大,她好像没听见,依旧佝偻着背脊打盹。我走近了,脚步踩在泥地上“咔嚓”“咔嚓”地响,她似乎有所察觉,抬起头来,我又喊了一声“妈!”,声音终于钻进了她的耳朵。

        ⑤母亲那额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双善良的眼睛早已眯成了弯弯的月牙,苍老的嘴角露出灿烂的慈祥。母亲的皱纹笑了起来,她的声音笑了起来,她的动作也笑了起来。她那刻满沧桑的脸.上,挤进了许多微笑和嘘寒问暖。“快坐下,坐车很累了吧?”母亲像个孩子般兴奋起来,我便坐在沙发上。母亲问我晚饭想吃点啥,我说:“妈, 我想吃你擀的捞面条。”

        ⑥“我去洗洗手吧,一路上出汗多。”我刚要起身,母亲又赶忙示意我别动, “我给你端来,你别起来。”不等我回话,她已转身到屋后厨房里了。母亲端来水,递给我毛巾,转身又小跑着到厨房去了。我知道母亲在给我做捞面。

        ⑦捞面条是我童年难忘的主食之一。吃了无数次母亲做的捞面,但从没认真看过她擀面的样子。想到这里,我便轻轻来到厨房门外。许久未回来了,厨房里装的还是以前那种白炽灯,我站在离厨房不远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母亲蜷曲着身子,站在水池旁和面的背影。

        ⑧面团在前后滚动的擀面杖下,由崎岖粗糙变得慢慢平整,终于像一张纸一样平铺在案板上。就像从小到大我走过的路,多少荆棘坑洼,都被母亲用双手一一铺平。母亲那娴熟而又吃力的动作,还有那双粗糙的手和花白的头发,无不透露出母亲对这个家辛勤的付出。

        ⑨昏暗的灯光,映射出母亲瘦弱的背影,那佝偻的脊背,是为我们子女弯的,那双龟裂的糙手,也是为了这个家操劳的见证。心中一阵难受,泪珠在眼中打转,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口。我慌忙回到主屋,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的闸门,任泪水无声地洗面。

        ⑩不一会,母亲端着一大碗捞面走进来,我起身要去接,她说:“你别动,碗烫。”她把碗放在我面前,递给我筷子,催着我趁热赶紧吃。

        ⑪“还有调好的蒜泥汁,再放点醋,这样好吃些。”“多夹点菜,吃肉啊,那是我专门放面里的,快吃!”……

        ⑫我夹起一大块肉吃在嘴里,她这才算满意,站在一边看我吃面。我没有劝母亲去吃饭,因为我知道,我没吃完,她是不肯去的。

        ⑬一碗面吃完,汗水早已顺着脸颊淌下,这捞面的味道,一半在嘴里,香甜而纯正;另一半在心里,那是妈妈的味道,但有些酸楚。一小滴液体流进嘴角,涩涩的,咸咸的,不知道是汗,还是我眼角渗出的泪。

        ⑭母亲擀面时的场景,成了我永久的记忆。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母亲”二字刺痛我的神经,我便会想起母亲擀面时的背影。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
    (2)、文章第3自然段属于描写,作用是
    (3)、试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母亲的皱纹笑了起来,她的声音笑了起来,她的动作也笑了起来

    (4)、结合全文,试分析第⑨段中“我”为何会流出眼泪。
    (5)、请给选文拟个恰当的标题,井简述理由。
  • 5. 阅读

        材料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古以来,“家”对中华民族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一篇篇流传至今的诫子文章和家训家诰,大多是将个人的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等优秀品质与奉献牺牲、爱国主义等中华文化的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依靠这种家国同构、家国天下的共同意识和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才能历经数千年磨难而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孟母三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流传千古的家风建设故事不一而足,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努力成为贤才干将,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提供了最深厚最滋养的土壤。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风汇聚而成国风。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同样涌现出很多以家风家教为载体的感人事迹。钟南山院士出身医学世家,他的父亲对他说过:“一个人,要在世界上留下点东西,那他在世界上就不算白活了。”诚实、和蔼、执着,这些钟家优良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这位老者,在此次疫情中,他依然赤诚敬业、心念人民,始终冲在最前线。不仅如此,还有母亲曾在17年前抗击非典,女儿如今加入了援鄂医疗队;作为重症医学专家的父亲请缨奔赴武汉前线,不忘叮嘱儿子努力学习继续从医救人……家与国交融互通,个人与时代紧密相连,他们都将良好家风凝华为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汇聚力量共抗疫情;明天,我们将继续毫不动摇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前进。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陶侃曾在浙江海阳做县吏,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鱼鲊(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震动,更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的母亲大义凛然,主动励子从戎,精忠报国。她为了让儿子永远铭记大丈夫当“精忠报国”的训诚,用绣花针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义无反顾,屡建战功。后来岳飞成为一代有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英国网友@Gareth Pillips:中国的行动力鼓舞人心。我想象不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意志和能力,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医院。

        美国网友@Frankie Taylor:我敬佩那些冲上疫情防控一线、全力遏制疫情的大无畏的中国人,还有迅速启动全国疫情防控体系并建设专门收治医院的中国速度。

        印度网友@Naveed Dar:勤奋的中国人民团结互助,全社会上下一心、互相配合,强有力的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民众和救治患者。

    南非网友@Dean Olley: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勇气令人敬佩!面对突发疫情,中国政府反应迅速、行动果断。

        阿曼网友@Shaum Rein:长期来看,中国的恢复能力很强。中国人民总是非常团结,他们在疫情期间,仍旧能保持乐观,彼此互帮互助。中国人民的奉献精神和勇往直前感染着我。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疫情期间,某课题组对部分90后、00后青年就有关问题展开调查。下面是部分调查统计结果。

       

        图一:未参与到一线防控工作的青年,采用其他方式参与战疫的占比。

       

        图二:疫情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调查结果(社会责任感方面)

    (数据来源于新华网)

    (1)、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传至令的诫子文章和家训家诰,都将个人的优秀品质与中华交化的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 B、岳飞在母亲的鼓励下投身军旅,并屡建战功,成为有名的抗金英雄。 C、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表现出的行动力鼓舞人心,感动了许多海外网友。 D、近一半的受访者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了战疫。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仿照“孟母三迁”的形式,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分别补上四字短语作为论据。
    (3)、材料一的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概括材料四中“图二”所反映的信息。
    (5)、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概括。

五、对比阅读

  • 6. 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乙)齐宣王见颜斶 , 曰:“斶前!” 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日‘斶前’,亦曰‘王前’,可乎?” 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 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 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国策·颜斶说齐王》节选)

    (注释)①颜斶(chù):齐国隐士。②趋:小步快走向着对方,以示恭敬。③柳下季:即春秋鲁大夫展禽,字季,因食邑柳下,死后谥“惠”,故又称柳下惠。孟子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④垄:坟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臣知不如徐公美

    ②皆以于徐公

    期年之后

    ④宣王不

    ⑤王忿然作色曰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

    (3)、甲文中邹忌以家比国,得出“”的结论;乙文中颜斶引用秦国号令得出“”的结论。(用原文句子填空)
    (4)、结合甲乙两文,分析“不如使王为趋士”(即君主要礼贤下士)的原因。

六、作文

  • 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我成功路上的堡垒/给我翅膀让我可以翱翔/给我力量,是你让我变坚强/不怕受伤,因为有你在身旁”。学习生活中,家人的关爱,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又或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读过的某一本书,听过的一首歌,都可能会给我们无尽的鼓励,无穷的力量。

    请以“_______给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