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轮专题复习:酸和碱(中等难度)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2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中正确的图像个数有 ( )
①图甲,在一定量Fe(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②图乙,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且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③图丙,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④图丁,向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2. 如图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象,a点溶液的微观粒子图形是( )A、 B、 C、 D、3. 基本仪器的操作规范很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稀释浓硫酸 C、使用测电笔 D、滴加溶液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四种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 B、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气体 C、用氢氧化钠处理酸性污水 D、电解氢氧化钠制取金属钠5.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MgO B、H2SO4 C、Ca(OH)2 D、Na2CO36. 现有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0~a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BaCl2+Na2CO3=2NaCl+B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有气体产生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7. 氧化氢(HCl)的水溶液是盐酸,溴化氢(Br)的水溶液是氢溴酸,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溴化氢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的操作和相关现象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溴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 B、溴化氢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C、若将紫色石蕊溶液改为酚酞溶液,可看到蓝色喷泉 D、试管内液体的pH<78. 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取液弃渣 D、装袋保存9. 不同的烯烃分子在相互反应时会发生“交换舞佯”,反应时,不同的烯烃分子间经过“交换,后生成了新物质,其过程可用如图表示,这种不同烯烃间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烯烃分子间发生了(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10. 下列实验操作中,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该溶液为碱溶液
B
向某白色粉末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C
在久置烧碱样品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样品没有变质
D
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
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Fe的活动性强于Cu
A、A B、B C、C D、D11. 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Mg→MgSO4 B、Fe2O3→FeCl3 C、CaCO3→CO2 D、BaCl2→BaSO412.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酸过量),依次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最终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氧化铜、碳酸钠、稀盐酸 B、硫酸钠、氯化钡、稀硝酸 C、硝酸银、氯化钠、稀硝酸 D、氯化镁、氢氧化钠、稀盐酸13. 某稀溶液溶质可能是NaNO3、HCl、H2SO4、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H2SO4和HCl B、一定有H2SO4、CuCl2 , 一定没有HCl C、一定有HCl、CuCl2、NaNO3 D、一定有HCl和CuCl2 , 一定没有H2SO4 , 可能有NaNO314.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方便,工业上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2 B、CH3COOH C、稀盐酸 D、NaHCO315.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B、碳酸钙、甲烷、乙醇均属于有机物 C、氧化铜、生石灰、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 D、合金、塑料、合成纤维均属于合成材料1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变蓝色
检验水的存在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
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除铁锈
D
氢氢化钠固体能潮解
干燥二氧化碳
A、A B、B C、C D、D17. 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可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C、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离子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将浓盐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浓硫酸的稀释 C、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 D、收集CO219. 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即不能做的事情。下列“禁忌”与相关的科学解释对应的是( )选项
禁忌
原理解释
A
用锡壶装醋酸
活动性顺序:Sn<H
B
煤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电火花会点燃混合气体,气体爆炸
C
用稀HCl除铁锈时,浸泡太久
6HCl+2Fe=2FeCl3+3H2↑
D
浓硫酸洒在手上,直接用水冲洗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A、A B、B C、C D、D20. 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制备KMnO4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①
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K2MnO4中锰元素显+7价 B、KMnO4属于盐类物质 C、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制法中K2MnO4是主要原料二、填空题
-
21. 学了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1)、若想实现①,需要加入的试剂是。(2)、②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写出③的实验现象。22. 实验室里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测其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操作:(1)、上述中“操作Ⅰ”的名称是。(2)、加少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以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有。(3)、滴加酚酞试剂后,溶液呈红色,能否说明白色粉末中是否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并说明理由。2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氢氧化钠溶液(2)、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3)、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武式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CO2+X=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24. 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连接的物质表示能相互反应)。(1)、在图中空白方框中可填写指示剂或 (填物质类别);(2)、验证反应①,可以选择 (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反应;A、Na2SO4 B、KNO3 C、Ba(OH)2 D、NaOH(3)、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填粒子符号)。25. 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 ;(2)、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3)、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6. 根据图下回答问题:(1)、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3)、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取样,加入CuO粉末 B、取样,滴加NaOH溶液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27. 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1)、在家里,常可以选用厨房用品中的(选填“黄酒”、“苏打”或“食醋”)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迹。(2)、为了保证安全,点燃甲烷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3)、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工人常用2Al+Fe2O3=Al2O3+2Fe (条件高温)这一反应来焊接钢轨,该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28. 尿素[化学式为CO0(NH2)2]是常用的化肥,下图为制取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1)、向土壤中施加尿素,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填选项字母)。A、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B、使枝叶浓绿茂盛 C、增强抗倒伏能力(2)、写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29. 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① 汽油是易燃物品;②蜡烛燃烧;③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冰块熔化
30. 家庭生活中制作食品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受热至65℃以上迅速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请回答:①加热一段时间后,a、b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
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三、解答题
-
31. 在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中,同学们将含有ZnSO4、FeSO4、Cu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避免废液直接排放造成水污染,小明同学利用废液设计了如下回收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单质的实验。请回答:(1)、固体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2)、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3)、不计实验中的物质损失,要计算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除要称量回收的ZnSO4质量外,还必须称量实验过程中的量有。32. 酸和碱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某同学利用图1实验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阳过程,并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请回答下列问题:(1)、胶头滴管中A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2)、要配置50克15%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浓盐酸克。(3)、该兴趣小组同学推断出图3中V的值为12,他的理由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33. 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现取Wg样品(已充分干燥)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试分析计算回答:
(1)、P点对应的溶液溶质是。(2)、W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3)、在往烧杯内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有关溶液的各个量随盐酸质量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有。
34. 向100g稀H2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OA段无沉淀产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求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35. 碳酸氢钠是面点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小明同学研究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中NaHCO3与CO2之间量的关系。
(1)、理论计算:1.26gNaHCO3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2)、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1.26g NaHCO3粉末,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反应前
反应后
NaHCO3/g
锥形瓶+稀硫酸/g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1.26
24.59
25.36
四、实验探究题
-
36. Mg(OH)2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在温度达到380℃时分解吸收热量并释放出水,同时生成的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的表面阻止了进一步燃烧。某同学用氨水在实验室模拟制取 Mg(OH)2的过程: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氯化镁中加入氨水(氨水易挥发),生成Mg(OH)2 , 再通过结晶、过滤,得到Mg(OH)2晶体。为探究获得较高Mg(OH)2晶体转化率的条件,该同学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氯化镁溶液浓度/g•L﹣1
反应温度/℃
Mg(OH)2转化率/%
a
20
30
27.06
b
40
30
56.77
c
40
40
69.64
d
40
60
54.30
e
60
60
50.60
(1)、实验b和c的目的是。(2)、由实验数据可知,能够得到最多Mg(OH)2的条件是(填浓度和温度)(3)、在氯化镁溶液浓度都是40g•L﹣1的情况下,60℃时Mg(OH)2的转化率比40℃时低的原因是。37. 海水经过晾晒后得到粗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即得精盐。以下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1)、在苦卤制镁的过程中加入了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石灰乳是用生石灰制得的,请写出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 理由是。(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38. 小宁和小明同学学习完酸、碱、盐后发现: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OH- , 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小宁设计了,上图三个实验,请你、小宁和小明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震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后,震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了白色沉淀(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O32-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小明同学在和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
39. 将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小乐为了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下列两组实验:[实验一]小乐分别取C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波少许于2支试管中,按如下方案进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滴加适量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2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二]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将反应产生的CO2持续通入NaOH溶液中,用pH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结果如图乙所示。(Na2CO3、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⑴图甲所示实验中,用Na2CO3和稀H2SO4反应来制取CO2 , 而不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来制取,理由是。
出的HCl气体会影响pH的测定
⑵根据图乙所示曲线,写出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
40. 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含有少量NaCl)。某小组为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己略去)。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空气通入太快,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或“偏小”);(3)、装置A的作用是;(4)、若没有C装置,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