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基础 (优生加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2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向固体a中滴加过量的盐酸,实验现象为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B、溶液B中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 C、X可能是Na2SO4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2. 某同学实验时,用氢气还原16g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4.4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有1.6g水生成 B、有1.4g铜生成 C、实际用去氢气的质量大于0.2g D、有80%的氧化铜参加反应3.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 Y 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镁一定过量 C、锌一定过量 D、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 试题卷 Ⅱ4. 我市某化工厂用废钢铁和稀硫酸生产硫酸亚铁。在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废钢铁,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 C、 D、5.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1 B、物质甲与丁质量比为14:85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6. 为测定某含有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的组成,现取2.9g该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测得生成铁的质量为2.1g,则混合物中氧化亚铁的质量可能为( )A、0.7g B、1.1g C、1.5g D、1.9g7. 在杠杆的两端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图所示),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
①反应结束后,烧杯甲中的溶液质量大; ②反应结束后,烧杯乙中的溶液质量大;
③拿掉烧杯后,要使杠杆重新平衡,支点应向A 端移动;
④拿掉烧杯后,要使杠杆重新平衡,支点应向B 端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可能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同时含有甲烷和氢气 C、不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 )①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②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③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和铁粉
④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盐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和H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将混合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各步均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A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体积明显减小;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4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A中石灰水不变浑浊,所以气体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 B、装置C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所以可以去掉装置C以简化实验方案 C、后续装置的目的是阻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E中,干扰CO的检验 D、该混合气体成分可能是CH4 和CO11.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14g。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C、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7.6g D、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铜6.4g12. 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a≥813. 将a%的氢氧化钠溶液b克和b%的硫酸溶液a克混合,充分反应后,下列物质不能与这种混合液发生反应的是( )A、铁粉 B、氯化铁溶液 C、盐酸 D、氯化钡溶液14.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AlCl3+ 3NaOH = Al(OH)3↓+ 3NaCl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NaAlO2易溶于水。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15.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遂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oa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C、c点溶液的pH>7 D、x值为10.616.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铁,向右盘的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后,指针偏向右盘 B、由于消耗的硫酸质量相等,实验结束后,指针不偏转 C、实验结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可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6.4g的铁 D、实验结束后,欲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6.4g的镁17. 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1:m2=3:7 B、m1﹣△M1<m2﹣△M2 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18. 下图表示Fe、Zn、Mg、Al分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m)与所用的金属质量(M)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9. 向一定质量的 Mg(NO3)2、AgNO3 和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mg 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mg。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 )①滤渣的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 ②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③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 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一定变成蓝色 ④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忽略过滤等操作的影响) 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⑥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 可能有气泡产生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20.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混合物 10g,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固体变为 9.04g,再将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干燥得到 1.59g 黑色固体。求 10g 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7.1% B、17.75% C、35.5% D、42.6%二、填空题
-
21. 将12.9克 NaCl和 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 CaCl2 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3
m
9
10
10
求:
(1)、表格中m的数值是。(2)、溶液中 Na2CO3 完全反应是在第次实验。(3)、固体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4)、请画出上述过程溶液中 NaCl 质量的变化图。22. 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杂质可能是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往溶液中通入CO2 ,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二:取14.0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产生28.7g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2)、根据上述两个实验可判断杂质中一定没有 , 一定有 。23. 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橡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4.7%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比约是。24.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某碱式碳酸铜晶体【Cu2(OH)2CO3·2H2O】投一定量入水中,后往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1)、请预测一开始滴入盐酸(填“是”、“否”)会产生气泡。(2)、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沉淀质量、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如图1:当加入60 mL盐酸时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若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100g 8%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总质量为。25. 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反应③是物质E与氧气、水发生的一个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试剂甲可能的化学式:。(2)、试剂乙中一定含有的离子:。(3)、写出化学变化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26. 小柯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1)、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2)、反应后所得溶液与原硝酸银溶液的质量相比,质量(填“变大”,“变小”,“无法确定”)(3)、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2+2NaBr=2NaCl+Br2 , 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以判断非金属单质S、Cl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27. 镁、铝、锌的混合物40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蒸发水后得到136g固体,则反应过程中放出氢气的质量为g。28. 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足量的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①步得到的沉淀成分(2)、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3)、这包粉末中一定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29. 质量相等的四种物质①H2O2、②KMnO4、③KClO3、④H2O,完全分解后所制得氧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序号,下同);四种金属①Zn、②Mg、③Al、④Fe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金属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30. 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已略去)。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属于氧化物,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B的化学式为 , D→E的化学方程式为 , C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解答题
-
31. 实验室有一瓶由碳酸钠与氯化钠组成的均匀混合物粉末,为了测定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让5克样品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结束后丙中共收集到220mL的液体,已知该环境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00克/升。( 资料: CO2 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不溶也不反应)(1)、若将丁装置放在乙中,则a导管应该与连接。 (选填“b”或“c”)(2)、求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3)、为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下列观点或操作合理的是 (可多选)A、反应结束后由于甲装置中残留了CO2会使得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将甲装置中的稀盐酸换为稀硫酸 C、计算气体体积时,减去分液漏斗所加入的稀盐酸溶液的体积32. 有些化学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但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可以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小明将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各10克混合,并用灵敏温度计测定同一室温下溶液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实验装置放置于隔热良好的环境),记录数据见下表。
编号
稀硫酸(%)
NaOH溶液(%)
温度变化/℃
1
9.8
4.0
3.8
2
9.8
8.0
7.6
3
9.8
12.0
7.6
4
19.6
16.0
15.2
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
(1)、实验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止水夹,打开活塞,若出现(现象),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求编号4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3)、打开止水夹,小明观察到U型管中出现液面左低右高,他认为NaOH溶液与稀硫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判断小明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3.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镁合金(已知其他杂质不溶于酸也不与稀硫酸反应),为了测定易拉罐铝镁合金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小明开展了如图甲的实验,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资料: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沉淀,可与氢氧化钠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氢氧化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1)、操作①表示的物质分离方法是。(2)、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为c克时,充分反应后,溶液乙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3)、根据实验数据,该易拉罐中铝元素和镁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mA和mB表示)。34. 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不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克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克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克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克
0
0
>0
>0
已知氯化钙溶液为中性,请回答:
(1)、向第一组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3克氯化钙粉末,溶液的质量会。(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判断第三组别中稀盐酸是否有剩余,请说明理由。(3)、求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4)、表中a的值为。35. 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小龙与小科利用该混合物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龙:利用如图装置,将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为了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在时开始收集气体。(2)、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三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稀盐酸质量(g)
100. 0
100. 0
100. 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 9
103. 8
105. 0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a
求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写出表中a的值为。四、实验探究题
-
36. 为了探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以及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所需器材和药品进行实验。(器材和药品:量筒、氯酸钾、二氧化锰若干克)。(1)、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20%来计算,现在要制取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60%气体,请 你写出实验步骤。(2)、以下该小组两位同学所做的实验记录:
小明同学是一次性先收集7瓶不同氧气体积分数的气体,然后逐一检验是否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结果记录,如表甲。
第1瓶
第2瓶
第3瓶
第4瓶
第5瓶
第6瓶
第7瓶
氧气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带火星木条
不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复燃
小王同学是先收集一瓶气体,检验它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分析后再依次收集下一瓶气体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乙:
第1瓶
第2瓶
第3瓶
第4瓶
第5瓶
氧气含量
60%
40%
30%
35%
32.5%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好?并说出你的依据。。
37. 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质量。已知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 是常见还原性气体 CO、H2 中的一种,请根据该组合装置判断 X 的化学式为 。(2)、若缺少 B 装置,将直接导致反应后 D 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3)、E 装置的作用是。(4)、已知反应前 CuO 和Cu2O 的总质量为 m1g,完全反应后 D 中 U 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m2g(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 Cu2O 的质量为g。38. 如图所示为气体X(纯净物)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在对A中氧化铜进行加热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X,其目的是。(2)、若实验中,观察到A中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无明显现象,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X为。(3)、查阅资料得知:①气体X与氧化铜反应处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②铜和氧化亚铜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③Cu2O + H2SO4=CuSO 4+ Cu +H2O。
小乐为了探究反应所得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取20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红色固体可能是氧化亚铜也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
步骤二
将步骤一反应所得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
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12g
20g红色固体中,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
39.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图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所经历的时间。(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选填“V1-V2”“V1-V3”或“V2-V3”)。40. 某气体可能是CO、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现在取2.0g该气体通过如下装置,A是初中常见的无色指示剂,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内的固体质量减少了1.6g。(各步反应均完全)[查阅资料]①浓硫酸既可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
②NH3+HCl=NH4Cl
③2NH3+3CuO 3Cu+N2+3H2O
[实验分析]
(1)、实验中A装置从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气体中有;B装置是利用了浓硫酸具有性。
(2)、小金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理由是;(3)、实验中D装置石灰水变浑浊,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5g白色固体。[实验结果]原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组成情况是。(算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