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27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40小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 1.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 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
  • 2. 西周后期,周厉王打破王室与诸侯共享的传统,要求诸侯上交山林川泽的所有物产;同时打破传统的听政程序,禁止国人议论、监督王政。最终,诸侯拒交贡赋,国人暴动,厉王“流于彘”。这反映了(    )
    A、“天下一家”观念的消亡 B、王权强化受制于传统体制 C、“礼崩乐坏”局面的形成 D、土地国有制逐步走向解体
  • 3.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召大臣公子宋去却故意不给他吃。公子宋伸指向盛甲鱼的鼎里蘸了点汤,尝了尝就走了。郑灵公大怒,欲杀公子宋,后来反而被其弑杀。这反映出,当时(    )
    A、天子权威受到挑战 B、礼乐制度已经动摇 C、宗法制度走向崩溃 D、诸侯之间矛盾尖锐
  • 4. 诸子百家对人性话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战国时期,有56处之多。春秋时期则较少涉及,甚至“孔子不言性”。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开始了哲学本源的探讨 B、社会转型更为剧烈 C、周天子权威进一步削弱 D、战争规模影响更大
  • 5.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职能细化,各负其责
  • 6. 秦统一六国前,当官为吏,一般须先有爵位,爵位往往靠军功获得。而秦始皇二十八年的琅邪台刻石所列名单中王绾、李斯等只有官名而未见爵称。刻石所列名单把列侯、伦侯置于丞相之前。据此推断(    )
    A、琅琊台刻石并不是可信史料 B、秦统一前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C、秦始皇调整了治国为政策 D、秦统一后重视爵位得到扭转
  • 7. 下表为西汉时期王国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王国数量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0国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17国

    汉景帝十六年

    前144年

    25国

    A、推行“推恩令”的条件更加成熟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郡国并行制下汉朝疆域不断扩大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 8. 汉武帝时代最为久远的文化政策,就是确定了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独尊儒术”使儒学由私学转化为官学,学术与政治融为一体。儒学的官学化的表现主要体现在(    )
    A、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B、儒学与选士制度相结合 C、论证专制和尊卑等级的合理性 D、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9. 所谓土断,就是把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政下的庚戌土断(公元364年)。据此可知,土断制度(    )
    A、推动门阀政治的形成 B、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D、缓和了国家与世族的矛盾
  • 10.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宋书》(南朝)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 B、江南经济的持续开发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家庭手工业发展迅速
  • 11.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割据,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宰相裴度亲莅郾城县回曲镇(今裴城镇)督战,唐邓州节度使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该事件说明唐朝(    )
    A、长期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即将结束 B、如此平叛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节度使的设置是其割据亡国的根源 D、为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教训
  • 12. 唐代安史之乱前,君主或宰相直接任命许多临时派遣官执行各种使命,如节度使、盐铁使等。安史之乱以后,这种使职差遣迅速发展,而原来的主管官员和机构的职权反而被逐渐剥夺。这一做法(    )
    A、破坏了中央集权的原则 B、标志着官僚制度的成熟 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调整了中枢的运行机制
  • 13.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推行“输籍之法”:由中央制定户等及纳税标准,各州县官长以此核定每户的征课并载入定簿,“凡民间课输,皆籍其数,使州县长吏不得以走弄出没”。这表明,输籍法(    )
    A、是对均田制度的重大调整 B、改变了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 C、有利于防止地方官营私舞弊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 14. 自贞观十七年始,不管是官阶低于还是高于三品者均要加带“同中书门下三品”称号,方可参预政事堂会议。唐高宗时,又规定外司四品以下的官员入相,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从此,更多负实际行政职责的低级官员进入了政事堂。这一变革(    )
    A、使君相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B、完善了政事堂的集议制度 C、加剧了士族与庶族间的矛盾 D、适应了科举制发展的需要
  • 15. 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

    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 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 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
  • 16. 魏晋时期的绘画,在画面造型及线条的处理上,往往追求一种空灵通透的境界,体现出一种超然物表的审美品格,流露出一种虚灵的风致和气韵。这表明当时(    )
    A、时代思潮影响了艺术创作 B、三教合一催生新绘画风格 C、绘画创作呈现出繁荣局面 D、文人画艺术风格逐渐成型
  • 17. 宋仁宗被视为懂得“自守之道”明君之一,曾言道:“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谏官见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据此可知,宋仁宗的“自守之道”从根本上反映了(    )
    A、相权过重严重威胁皇权 B、三省六部机制运行更加成熟 C、经济发展冲击君主专制 D、统治集团内部利益的一致性
  • 18. 据统计,北宋自建隆二年(961年)到宣和六年(1124年),河北路的雄州(今雄安新区)共52人次出任知州,其中武臣49人次,文臣2人次,1人身份不详。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北宋时期(    )
    A、改变了重文抑武的旧制 B、选人用人制度尚待完善 C、以武抑文加强地方控制 D、重视边疆治理的实效性
  • 19. 辽建国后,皇帝按春夏秋冬四季外出游猎,朝中官员随行,并于游猎地区设置行帐,名为“捺钵”。其中夏捺钵在永安山或炭山,与南北面诸大臣会议国事;冬捺钵在永州东南,与南北面大臣议国事及接受外使朝贺。捺钵制度(    )
    A、说明辽帝国保留了草原习俗 B、说明辽朝中央集权制尚未稳固 C、反映出辽代并没有固定的都城 D、纯粹是皇帝游乐、休闲的需要
  • 20. 元朝时,专用以传递紧急文书的邮驿叫急递铺。每十里或十五里设一铺,毎铺设置铺丁五人。铺丁一昼夜行四百里,加急则为五百里,徒步奔驰,辗转传递军政机要文书。急递铺的设立(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不利于地方的自主发展 C、完善了中央行政体制 D、保证了政务信息的畅通
  • 21. 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当时(    )
    A、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B、商业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 C、南市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 22. 宋末元初的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年关时节,临安城(杭州)中“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之类,为市甚盛”。这反映出,当时(    )
    A、临安是最繁华的商业都市 B、城市的商业功能开始显现 C、商品经营与民俗文化结合 D、市镇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
  • 23. 北宋皇祜四年,全国疫病流行。宋仁宗发布诏令,询问政令传达和执行的情况,并规定凡是有关州县疫情的公文及臣僚奏疏直达于上。受国家的重视,医学家、儒士文人编撰方书之风盛行,这些方书著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宗教人士和社会民众在国家瘟疫救治体系中也发挥了辅助作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    )
    A、北宋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社会力量承担防疫主体责任 C、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宋代的儒学注重社会责任感
  • 24. 苏轼论画时常常提及“意”“理”等概念,认为“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黄庭坚论画时也尤其关注“画外”,强调“修心”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反映出心学价值体系的确立 B、得益于儒学发展路径的调整 C、改变了宋代绘画题材的内容 D、推动了理学世俗倾向的形成
  • 25. 明代从仁宗(年号洪熙)到世宗(年号嘉靖)之际,阁臣以“正君为功”,对皇帝的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和培养;勤于进谏,向皇帝反映政治实情,使皇帝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作为皇帝与部院之间的中介,发挥协调政务等功能。这说明阁臣(    )
    A、牵制了其他机构的权力 B、成为中央一级行政长官 C、发挥了巩固皇权的作用 D、对皇权起了制约的作用
  • 26. 清初将长城以内的汉地划分为十八行省,基本沿用明朝旧制,在东北、外蒙古和新疆则设置了五个将军辖区,由中央委派重臣兼管军政民政,在西藏、青海则设置办事大臣兼管当地事务,在蒙古采取其民族的盟旗制度并定期会盟,西南则广设土司。这些做法(    )
    A、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B、表明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C、大大加强了当时中央集 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27. 明洪武二十六年,在全国赋税收入中,粮食近2000万石,而钱钞仅46000锭,占赋税的比重不到1%。明中期后,银两成为主要的财政核算单位。到清康熙中期,实物赋税与货币赋税的比例已达1:2。这反映出明清时 (    )
    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B、货币发行制度出现重大调整 C、财政收入支出已经基本实现货币化 D、赋税征收与经济结构特征存在反差
  • 28.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乾隆时期(1711-1799)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乾隆目的没有达到(    )
    A、说明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作用 B、反映出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C、反映了传统天朝上国观念的根深蒂固 D、是因为中国专制制度已达到顶峰
  • 29. 清代,山东省清平县,“农忙之际,农村工市所在,多有其人于每日极早麋集村外道旁,携带应用锄镰以待雇用,其工资有低昂,由劳资双方于趁市时协商之。”以上材料表明当时(   )
    A、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市场体系 B、雇佣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发展 C、原有土地生产关系基本瓦解 D、手工作坊劳动对象有所扩展
  • 30.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这里“黯然失色”的主要原因是(    )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新的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 C、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不安 D、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 31. 1862年,英国公使照会清政府:“两国始终不和之缘,总由各省督抚于外国交涉事件,并无尽心守约之理”“各大吏向不存秉公尽约之意,转以条约准行之处,多方推卸,设法阻挠”,要求皇帝明降谕旨“敢有相违者,立予重处”。这表明(    )
    A、  清政府官员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B、地方官致力于摆脱列强条约束缚 C、英国意图进一步落实在华特权 D、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
  • 32. 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
    A、使列强侵略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 D、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 33. 票号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导致票号大量撤庄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导致局势紧张 B、五口通商加剧经济竞争 C、关税协定冲击国内生产 D、太平天国引发社会动荡
  • 34. 奕䜣在请求筹建同文馆的奏章中写道:“臣等伏思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赀聘请中国人讲解文义,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奕䜣上疏的目的是(    )
    A、促进教育发展提升民众素质 B、学习西方科技推动社会转型 C、发展民族工业抵御外国侵略 D、了解外国情形维护国家权益
  • 35.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 36. 有学者指出:由于义和团运动盛期的民族信仰狂热和“剿灭洋鬼”的狂热都是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之上,所以它们不仅在运动失败之后急遽瓦解,而且更进一步普遍堕落为极端的恐洋或崇洋。这反映了(    )
    A、“扶清灭洋”违背现代化潮流 B、义和团运动助长盲目崇外心理 C、仇外心理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D、国民心态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
  • 37. 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十分推崇黄帝,称其为“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中国民族开国之始祖”。其意图是(    )
    A、探源国史以树立文化自信 B、尊汉排满以推翻清朝统治 C、核定地价以实现民享民有 D、结束专制制度以实现民治
  • 38. 1913年1月3日《时事新报》报道:北京城里“会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星期之日,湖广会馆、织云会所等处无不开会,有身兼数会者匆匆画到即去,谓吾尚数会须赴也”。这反映了(    )
    A、  广大民众政治意识全面觉醒 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 39. 下表是1912—1928年清华学生赴美留学所学专业人数统计表,该表反映了(    )

    年份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1912

    2

    6

    2

    0

    1915

    5

    12

    0

    3

    1924

    7

    21

    2

    2

    1928

    8

    10

    2

    2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的指引 B、近代中国教育兴起的必然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 D、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转变
  • 40. 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  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近代中国交通呈现半殖民地色彩 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二、材料分析题(共计60分)

  • 41. 材料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周朝就有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盟府。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取缔私人藏书。汉代朝廷设的图书馆称“秘阁”“秘府”,设专职官员管理。唐代,像魏征这样的大臣都出任过“图书馆长”之类的职务,专门负责搜集收买天下之书,并组织人抄写备份。民间私人图书馆也开始出现。宋代,太宗建立崇文院,专作藏书之地,后来又另设书库,叫秘书阁。明清之际,印刷术的发展使得国家藏书得到空前发展。除官方图书馆,民间图书馆也广泛存在。汉代藏书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内容。从唐代开始,正式确定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中国古代图书馆无论公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处于名副其实的“藏书楼”阶段。

    ——摘编自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

    材料二    我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图书馆是广雅书院(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创办)的藏书楼——冠冕楼。它的藏书除传统的经史子集丛书外,当时流行的西政丛书、西学大成、各国交涉公法等汉译西书均有收藏。冠冕楼设掌书生二人,专门管理藏书,同时又有便利读者的阅览规则及措施。还编印藏书目录,以便检目借阅。为方便院生夜间阅览,在住宿的斋院附近另设小书楼。藏书有复本的也供院外士人借阅。近代性质的图书馆在戊戌前后组创的各种学会中首先普及开来。它们大多是由会员捐款,购买中外经世有用之书,藏于公所,供会内同仁借阅。会外有志读书者,可以出资租书阅读,也可由保人介绍在会内阅览。

    ——摘编自张晓《辛亥革命前的近代图书馆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图书馆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图书馆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 42. 材料一    汉王朝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隋唐两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政区域,对南部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除设置宣慰司、安抚司等机构外,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土官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如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措施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 43.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出现了“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方式,集资者之间签订的契约,是中国最早的股票雏形。19世纪70年代,受西方有价证券及其交易的影响,上海轮船招商局成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的股份制企业,其发行的股票成为近代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1882年,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首开了中国有组织的华商证券市场的先河。1895年以后,随着一大批近代企业和银行的创立,华商股票的发行量大幅度增加。近代中国的证券交易,缺乏相应的规范交易规则,成交的价格往往视外商证券行情而定,投机现象明显。

    ——据《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等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愚”“穷”“弱”“私”,是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或崩溃。因此,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

    ——摘编自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兴起的历史背景,简要评价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