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卷(一)(适用于浙江部分地区)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27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提到:“朱元璋继承了历代皇权走向独裁的趋势,对官僚机构大加改革,使其更加得心应手,忠实可靠地为皇家服务。”使朱元璋走向独裁的改革措施是( )           
    A、设立六部 B、设立军机处 C、废丞相 D、修筑长城
  • 2.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录取。这段文字反映了( )
    A、科举制已僵化 B、科举制被废除 C、文字狱的禁锢 D、民族矛盾尖锐
  • 3. 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直接原因是( )
    A、明朝国力的衰退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西方列强的侵略 D、八股取士的影响
  • 4.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英国 B、美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 5. 某一著作刊行后,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等,均是在其著作启示下著成。下列对这一著作评价最恰当的是( )
    A、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药物学著作 C、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D、明代末年一部极其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 6. 下列图片选自同一部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织布

    农耕

    炼水银、朱砂

    A、徐光启 B、宋应星 C、李时珍 D、沈括
  • 7. 它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以一重或多重关堡和烽燧为支撑点,构成了一个从(明朝)中央政权到基层单位以及守城戍卒的完整的、纵深的防御体系。“它”是指( )
    A、大运河 B、长城 C、紫禁城 D、都江堰
  • 8. 下面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代《皇都积胜图》(局部),它再现了明中后期北京城的繁盛情况。明代北京城建筑中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 )

    A、鼓楼 B、太庙 C、天地坛 D、紫禁城
  • 9.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同样,明清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A、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 10. 《水浒传》是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的小说,它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刻画了性格、经历不同的各种反抗者的英雄形象。下面的故事出自这一小说的是( )           
    A、火烧赤壁 B、三打白骨精 C、武松打虎 D、黛玉葬花
  • 11. 民国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这样评价李自成:“他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他的主要事迹不包括( )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建立了“大顺”政权 C、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D、为了抗击清军而起义
  • 12. 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时对某目内容的整理,该目的标题应该为( )

    A、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B、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C、清朝对台湾的治理 D、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 13. 观察表格,哪一项不是导致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 )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A、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B、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 14.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这种现象( )
    A、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 B、得益于阶级矛盾的消除 C、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导致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 15. 明清时期,美洲作物的传人引发了中国人舌尖上的革命。下列农作物是印第安,人在明朝带给中国的礼物是( )
    A、葡萄 B、胡桃 C、占城稻 D、甘薯
  • 16.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人烟稀少)”,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交融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地主兼并土地,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 17. 张华去北京旅游,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中,看到了一排不起眼的平房,导游告诉大家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膨胀的产物,张华一下子就知道了它其实就是( )
    A、太和殿 B、坤宁宫 C、军机处 D、乾清宫
  • 18.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人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 )
    A、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 B、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D、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
  • 19. 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 20. 叶圣陶在其《昆曲》一文中写道:“昆曲跟平剧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然而后者比较适合于市民,而士大夫阶级已无法挽救他们的没落,昆曲恐将不免于淘汰。”作者认为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
    A、昆曲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B、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 C、昆曲脱离了广大民众 D、各种地方戏曲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讲话

    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南方日报》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朝是哪位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个洲?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3)、以史实说明清朝前期中国对外贸易衰退的原因,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请你说出一条深刻的教训。   
  • 2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团结一心抗击外来侵略,加强边疆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塵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戚继光《韬钤深处》

    材料二: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明]郑成功《复台》

    材料三: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队反击沙俄军队入侵的一次重要战争。此战的胜利,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的计划,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表现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屈服于外国侵略反抗的英勇精神。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是中俄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此战的胜利为中俄边界条约的签订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一、二分别表现了两位民族英雄的什么历史功绩?   
    (2)、材料一、二展现了两位民族英雄怎样的精神品质?   
    (3)、根据材料三,中俄雅克萨之战后,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以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   
    (4)、分析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谈谈如何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   
  • 23. 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朝代

    措施

    评价

    明朝

    明太祖时期

    如明太祖废①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设立②,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

    加强君主专制

    明成祖时期

    设立③

    清朝

    ④时期设立军机处

    (1)、在研究加强专制统治方面,我们选择了两个朝代,请帮我们把所缺内容完成。

    ;②;③;④

    (2)、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3)、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儿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   
  • 24. 微商是明清时代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商帮。他们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代以徽商为代表的客帮商人,他们以巨大的商业资本,经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并介入生产领域、支配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还经营典当等金融行业,谋取高额利润。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大致用于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等的费用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左右。其中多数人回乡购地,也有落户经商之地,息商归田。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

    ——摘自电视纪录片《徽州》解说词

    (1)、材料一反映出徽商的主要经营活动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说明阻碍徽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   
    (3)、结合材料三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   
    (4)、微商和晋商的兴盛与衰落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