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液化气燃烧 B、玻璃破碎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
2. 常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3. 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 B、不锈钢 C、棉花 D、瓷碗
-
4. 储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A、
B、
C、
D、
-
5.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蔬菜 B、馒头 C、牛肉 D、猪油
-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高钙奶粉 C、蒸馏水 D、加铁酱油
-
7. 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 B、KCl C、 D、
-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液体体积 B、
引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
9.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 B、微粒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断运动 D、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
10. 学习化学的目的,不是一定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应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C、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11. 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冰糖 C、面粉 D、泥土
-
12. 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锇元素的相关信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锇的原子序数是76 B、锇的元素符号是Os C、锇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
-
13.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在超市、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人们常使用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 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则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
14. 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食物
食醋
菠萝汁
牛奶
鸡蛋清
pH
A、食醋 B、菠萝汁 C、牛奶 D、鸡蛋清 -
15.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
16. 云南盛产野生菌,误食有毒的野生菌会使人中毒,某些有毒野生菌中含有一种麦角甾醇类毒素(化学式为C29H46O),下列关于该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9:46
-
17.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
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B、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因此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19.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的NaOH
B
除去CaO中的
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过滤
C
区别固体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取等质量固体,分别溶于同温、同体积的水中,测定温度变化
D
区分甲烷、一氧化碳、氢气
分别点燃后,观察火焰颜色
A、A B、B C、C D、D -
20. 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①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要检验其纯度
②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③不同的酸溶液都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④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锌元素;
②镁离子;
③2个氢原子;
④3个二氧化硫分子;
⑤氢氧根离子;
⑥标出“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填字母序号 。(1)、a二氧化碳 b食盐 c碳酸氢钠 d石墨
①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是;
②可用于灭火的是;
③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 填玻璃仪器名称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化学式为。(4)、如图1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
②若将甲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 。
③将 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 。
-
24.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铜导线
(2)、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 填字母 。A在干燥的空气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浸没在植物油中
(3)、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主要成分是 可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还有等 写出一条即可 。(5)、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
三、计算题
-
25. 某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硫酸,未经处理,会造成污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废水中硫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取2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200克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除硫酸外其他物质均不参与反应 ,经过滤得到 溶液。试计算: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1)、充分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g。(2)、求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温馨提示:
四、推断题
-
26.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是黑色固体,H是金属单质;煅烧石灰石得到E;可用F与D配制波尔多液作农药。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俗称是 , C的化学式为。(2)、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由 的化学方程式。(4)、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五、实验题
-
27. 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 , b。(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该试管中溶液的pH 填“ ”、“ ”或“ ” 。(3)、实验室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完毕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 , 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六、科学探究题
-
28.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1)、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猜想三:。
(3)、(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4)、(反思与拓展)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
a 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