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专题复习 专题三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13 类型:一轮复习

一、材料分析题。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曾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称李鸿章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

    材料二:民间盛传着对李鸿章的看法,说李鸿章是一个腐败的宰相。还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材料三:李鸿章曾自嘲他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对李鸿章的看法。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对李鸿章的评价有何依据?
    (3)、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三中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评价历史人物的认识。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与此同时,聚集于洋务企业中的成百成千雇佣工人体现了近代中国新的社会力量……洋务运动的发展,本身会呼唤人才……出现了一批专攻军事和工艺的专门学堂。旧式书院也开设了一部分西学课程,以其顺乎潮流的变化表现了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变化。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面对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中国人民不仅表现了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而且开始了救亡图存、促进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探索。从林则徐、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他们代表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开出了一剂又一剂救国方案,其方案内容有异,实施手段有别,但目标是相同的。

    (1)、请举出一例材料一中的“洋务工业”。
    (2)、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材料二中人物共同的目标是什么?请选择一位写出其方案和实践活动。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小皇帝不敌老太后,维新政府无疾而终,它的结果预示了大清命运。科技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双重挫败,第二次社会转型前途漫漫。

    材料二: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丧、君主复辟、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就广度和深度而言,这场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1)、材料一中“一个阶段”和“另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指什么?这两个阶段的“文明转型”分别呈现怎样的特点?
    (2)、材料二中“这场变革”指什么事件?与1911年的变革相比,这场变革在“深度”上有何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说说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经验或教训。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则徐精选……传教士和商人,搜集各种报刊,看看外国人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和他们怎样看待当时的中国……他在寄呈道光译报材料时又说:“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材料二: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文章《变法通议》……均发表于《时务报》。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时务报》颇受读者欢迎,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

    材料三:政治上革命今已如愿以偿矣,后当竭力从事于社会上革命。社会革命比政治革命愈属重大,且非兵力所能援助,必须以和平手段从事。中国现有无数荒野地段,未经开垦,故社会革命事业比诸欧、美各国较易达到目的。

    (1)、据材料一,林则徐翻译外国报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根本目的和中国近代的哪场探索活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2)、据材料二,概括《时务报》对戊戌变法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时务报》能够“数月间行销万余份”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在推动政治近代化的同时,还推动了中国哪些方面的近代化?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报刊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1月,孙中山写下了《上李鸿章书》,集中了孙中山关于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以图中国富强的革新主张。同年6月,孙中山由上海赴天津,渴望能见到李鸿章,倾诉自己的救国主张,但并未如愿。与此同时,孙中山在天津看到了清政府官员的腐败,这促使其思想发生了转变。

    材料二: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发表改组国民党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通过新党纲、新党章,将中国国民党改组为包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材料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不幸病逝。他在遗嘱里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思想发生的两次转变,并分别说明这两次思想变化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所期待的“革命成功”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孙中山革命思想转变的因素。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中日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摘编自廖保平《辛亥百年: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即“近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编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据材料一,概括列强的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变化。
    (2)、据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据材料三,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综合上述探究用史实证明这个观点并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不断试错的认识。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这一时期所设工厂分别是:1910年986家,1911年787家,1912年1 502家,1913年1 378家,1914年1 123家。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

    材料二:《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后,陈独秀发表文章就反对孔教问题与康有为展开了争论。1918年1月,《新青年》改版,改为白话文并使用新式标点,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开展。鲁迅在该刊发表的《狂人日记》展现了文学革命的成就。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材料三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上海工人罢工游行

                                                      时受到热烈欢迎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以示意图的形式展示材料三反映的事件与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在联系,并说明理由。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中国近代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材料二: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赔付大量战争赔款,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1895年至1911年,短短的6年时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从战前的153家发展到800家,资本额从3 803万元跃升至16 578万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实业,袁世凯当政时期,尽管在政治上倒行逆施,但是在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北洋政府颁布的主要经济法规有76项之多,内容涉及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如著名的《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矿业条例》《森林法》等。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征……但与此同时,伴随着民族工业不断发展,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也加快推进。

    (1)、材料一能直接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中两种不同类型企业的内在联系。
    (2)、据材料二指出从甲午战后到袁世凯执政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同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还有哪些有利国内因素。
    (3)、从政治、思想两个方面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图2:1895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材料二: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材料三:1902年中国共有近代学堂35 787所,1912年增至82 272所;学生则从1 006 743人增至2 933 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

    (1)、与材料一中两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产生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废除科举制的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新式学堂的不断增多产生的影响。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2年……第一批共30名中国幼童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这批幼童多半学习了工矿、铁路、电报和军工等学科,后来其中一部分人悄悄剪掉了辫子,渐渐地开始改穿西装,参加体育运动。这引起了时任清政府留学生监督陈兰彬、吴子登的不满,他们秘密上奏朝廷,说留学生不遵守封建礼教……1881年,清政府以留学生沾染“外洋风俗”、“抛荒中学”等为由,将留学生调回国内。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后,“何以学习西方后仍然失败”的困惑萦绕在中国仁人志士的心头。东渡扶桑、自发留学日本的学生多达万余。1905年,陈天华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邹容于1902年秋,到达东京,入同文书院,始撰《革命军》初稿;同时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

    材料三: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疾呼:“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以俄为师”,即向苏俄学习被视为留学生们的共同选择。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的三个时期我国留学生出国学习的内容有何不同。这反映了我国近代化探索的什么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学生活动推动了近代史上哪些重要事件。
    (3)、根据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