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南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人体心肌细胞吸收到氧气的直接液体是( )A、血浆 B、细胞外液 C、淋巴 D、组织液2. 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以下途径正确的是( )A、肌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B、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C、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血液→靶细胞 D、静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3. 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组织水肿,其主要原因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血浆渗透压升高 C、淋巴的渗透压升高 D、细胞内液自由水含量减少4.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履虫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进入到血液中会参与体液调节 C、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以相互交换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5.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血浆蛋白和抗体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Na+ 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 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C、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D、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虽然产生较多的乳酸,但不会引起血浆pH 明显下降6. 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 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 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是动态的,相对的,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7. 高温环境中劳动作业、口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会如何变化?应对措施是( )A、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 B、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 C、渗透压降低;补充生理盐水 D、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8.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③可以进入A,B,C B、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 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 D、B产生的废物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9.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分裂 C、激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种类完全不同 D、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10. 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口渴时尿量减少11. 下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 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速率1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 D、调查跳蝻(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13. 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干涸池塘阶段;②灌木阶段;③乔木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14.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决定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森林中的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 C、退耕还林能使群落的结构复杂化,经历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 D、在农业生产上,可依据群落的结构原理,合理搭配种植高矮不同农作物15.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16.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4、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1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17.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18. 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 B、若控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C、④中的物质属于神经递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胞吞 D、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19.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分析下列单子叶植物幼苗的生长状态(注:K暗箱中幼苗随暗箱旋转,L暗箱中幼苗能转而暗箱不旋转,G图切除的是画线的三角形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只有A、E B、幼苗向左弯曲生长的只有F、G C、幼苗向右弯曲生长的只有C、D、I、J D、幼苗不生长不弯曲的只有B、H、G20.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 H1N1 流感的有效手段 B、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 C、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浆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效应T 细胞直接吞噬病毒,进行细胞免疫21. 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作用强的原因是体内含有记忆细胞 C、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D、效应T细胞能使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裂解22. 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抗体一般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C、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都可成为人体的抗原 D、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23.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和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是指机体内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B、—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抗体的种类数是不相同的 C、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能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抗体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攻击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24.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A、吞噬细胞 B、皮肤 C、体液中的溶菌酶 D、淋巴因子25. 下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施用青鲜素抑制大蒜发芽 B、用赤霉素类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无须发芽就可产生α-淀粉酶 C、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喷洒乙烯利可促进果实的形成 D、用一定浓度的NA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生根26.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27.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多开花多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2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全部能量 B、当狼把兔子肉同化为自身有机物时,能量便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 C、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当物质循环进行时,能量流动早已开始了29. 下列关于一个地域的环境容纳量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长时期的稳定平衡密度 B、在该地域中,每部分的环境容纳量都是一样的 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增长速率最大,会呈现周期波动 D、种间关系不会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大小30.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中的动物只有后者具有分层现象 B、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 C、区分群落的类型首先要了解和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 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是森林阶段31.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缓解了种间竞争 C、其特性主要由水分决定 D、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32.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33. 下列各项信息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A、鸟类鸣叫 B、蜜蜂跳舞 C、植物开花 D、萤火虫发光3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 J (cm2·a) 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35.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比较,前者具有的特点是( )A、反复利用 B、单向流动 C、逐级递减 D、不能循环36. 中国是人口大国。下列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近几年“北上广”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其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增加 B、国家禁止通过技术手段鉴定胎儿性别,目的为防止人为干扰性别比例 C、目前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目的是调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 D、某地区的人口密度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共同作用的影响37.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B、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38. 甘草、五灵脂可作药材,橡胶树可提取橡胶,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成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这些都说明野生生物具有(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以上都正确39. 四川地震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大熊猫,把部分大熊猫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动物园进行饲养,该过程属于(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风景名胜区二、多选题
-
40. 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可能导致种群中个体数量发生改变,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1曲线用于指导防治害虫,在A点开始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B、若图2表示某湖泊的草鱼数量,则B点后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草鱼繁殖能力太强 C、图3中C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种群在种间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D、若图4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的数量,则D点后发生的变化可能是过度放牧所致
三、综合题
-
41. 如图1是维持人体稳态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的体温冷觉中枢在;在寒冷环境中,②的分泌量 , 产热量(大于、小于、等于)散热量。(2)、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c减少,激素c是。当垂体分泌的激素增多时,激素c的分泌量(增加、减少、不变)。(3)、当人紧张时,内脏神经兴奋,兴奋以形式向前传导,引起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肾上腺细胞,使体内b的分泌量增加,引起呼吸、心跳加快。(4)、如图2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由图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结合后,一方面使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合成。42. 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图甲表示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B、C两点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的生理作用效果,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试写出能体现其生理作用特点的生理现象(答一种)。(2)、从图乙可以看出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43. 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将主要物种绘制成食物网结构模式图(如图):(1)、该生态系统中至少有个种群,请举出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一对生物:。 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如果只考虑鼠、狐狸、鹰,当狐狸数量减少时,鹰的数量将会。(2)、假设E(20000 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000 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500 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 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 kJ,则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108kJ,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最大值为。(3)、图二曲线所示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年,种群数量下降的时间段是第年。(4)、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过程的真实写照。44. 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1)、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控制的温度条件是。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 , 也会引起这种微生物死亡。(2)、在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请用相关反应式表示:。(3)、参与泡菜制作的主要菌种为 , 而参与腐乳制作的主要菌种为。
四、填空题
-
45. 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如图是利用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每次划线前;冷却后从上一区开始划;首尾区不相连。
五、实验题
-
46. 下表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A组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0 g
1.0 g
15.0 g
B组
纤维
素粉
NaNO3
Na2HPO4·7H2O
KH2PO4
MgSO4·7H2O
KCl
酵母膏
水解
酪素
5 g
1 g
1.2 g
0.9 g
0.5 g
0.5 g
0.5 g
0.5 g
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
(1)、如果要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则需要选择上述哪种培养基? , 该培养基中的碳源主要是 , 能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原因是配置培养基配方的特点是。(2)、在分离尿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中可加入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可鉴定某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若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将会呈现。(3)、从功能上来看,上述两种培养基均属于 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A属于培养基。
-
-